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蒋高明 《绿叶》2013,(Z1):100-106
中国目前的农业方式并不落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中国应发展被长期忽视甚至被压制的生态农业,其思路是将被各个环节夺走的利益还给农民,在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推进城市化必须以农民为本,不要像英美那样大城市化,应发展低成本的就地城镇化,将村落发展成微型城市,整体提升几百万村庄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互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李育成  梅家永 《绿叶》2013,(1):115-120
近年来,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不断增长,而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等原因,部分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给被投资国造成了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在未来.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应强化企业责任意识,与被投资国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更好地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李丽平 《绿叶》2010,(4):101-107
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国家。中国如何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实践低碳经济,英国的具体做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第一,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第二.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第三.动员所有国家力量.采取综合手段,全面促进社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观点     
《绿叶》2013,(9):112-113
中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如再加上适度的合作化.搞就地城镇化,将大量人El稳定在广大的乡村或城镇,则对国家食物供应、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功莫大焉。建议国家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作为对照,同时建立现代农业包括生物技术的示范区,从而筛选符合中国特殊的农业模式.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梁晓声 《绿叶》2010,(1):109-112
活在当下却说从前好的中国人.不会很多。说现在好的中国人.当是最多的吧?只要一直生活在中国.并稍微客观一点。期盼将来的.是真正的爱国者——绝大多数的农民、工人,城市平民.中小知识分子和仍没被腐败收买的高级知识分子。而希望中国永远“现在化”的,是演戏的爱国者——现在之中国财富的最轻松容易的占有者.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攫取者。一个比“现在”现代起来的中国的将来是不可阻挡的——以现代理念对现在实行“修正主义”.不断挣脱“现在化”的羁绊。  相似文献   

6.
绿色增长的重点:传统产业绿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仔 《绿叶》2010,(3):34-37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继续处在大开发阶段.资源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展望“十二五”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应放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上.而不是抛开传统产业。低碳经济是产业绿色化的方向.在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应努力抢占制高点,构建创新链,做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观点     
《绿叶》2013,(5):115-116
中国发展乡村文化和农业将深切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对于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自己摧毁了曾经有着健康乡村和小城镇的美国,独立农民以及他们生活的小城镇曾经是美国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支柱,他们的消失已经深深伤害了美国的公共生活。我们希望中国避免走上消除农民的第一步。现行经济思维最糟糕的是对农业的影响,怀特海思想催生了另一种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8.
王振耀 《绿叶》2010,(1):182-185
2012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经济水平进入中等发达。但今天的中国福利水平还不及100年前的英国。填补福利空白的经济条件已具备.缓行久拖.潜伏着社会动荡的危险。未来三年.中国应迅速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普惠公正的国家福利体系——就业容量超过1000万人.服务对象惠及所有人群.财政资金超过5000亿.并且很快向10000亿发展。历史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发达国家的福利标准.是这一蓝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9.
薛艳艳 《绿叶》2010,(8):62-70
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中国已经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宣布了减排目标: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水平下降40%~45%。城市位于节能减碳目标分解的末端,这意味着城市应肩负着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责任,而世界城市的低碳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本文希望通过对几个国际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文件的追踪和分析.为中国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涌 《绿叶》2009,(10)
在经济金融化、信息全球化时代,通过一组概念设计,大量财富就能被他人卷走,其关键在于核心信息被他人掌握或窃取。三大评级机构控制中国资本市场定价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国内高端审计咨询业务、国际投行为国家战略企业周密服务——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最透明的国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可以强国,也可以弱国,还可以亡国。构建一个完善的经济信息安全战略防范体系,对于中国的发展既重要又紧迫。  相似文献   

11.
陈明 《绿叶》2010,(1):198-204
儒学应该而且能够为探索中国道路、塑造中华民族意识.建构中国现代国家形态做出贡献.但我们要对儒学本身进行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阐释与重建,既不能预设其理论本质将其封闭化.也不能预设其实践的有效性将其神化。今天儒学功能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民间具有深厚根基为前提。而这意味着它与社会生活的契合.意味着社会生活对它的选择、熔铸与再造。儒家与现代性是可以共生并存的,回到源头活水.到伦常日用中寻找理论生长点应该是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编辑手记     
《绿叶》2008,(4):112-114
中国要现代化,中国人要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这是中国、中国人的权利。怎么才能实现?这里边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上亿计进城打工的农民,在城里住不下来,他们没钱,需要国家给他们建低价房住,可惜,这没有成为国策。这样,大部分中国人留在农村,农村无法聚村并镇,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实现。相反,如果农村人口能够减少到现有的1/4,新农村将不再  相似文献   

13.
生物物种是否丰富.生态系统类型是否齐全.遗传物质的野生亲缘种类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中国既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更是生物多样性遭受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国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相似文献   

14.
《绿色视野》2015,(2):28-31
多年来,陈光辉积极探索"复合式循环农业种植模式",他认为能否实现林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一体化发展,对于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中国国土种植林草面积最大,种植林草的农民群体最多,发展绿色林草经济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草原大国,山区草原的面积是耕地的四倍之多;中  相似文献   

15.
王小广 《绿叶》2010,(3):38-43
在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情下,中国产业要想绿色,一定要围绕“紧凑化”进行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创造出节能型、紧凑型的产品.建立起节能型的工业体系。在中国的高速城市化中,城市摊大饼式地发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造成了不该有的污染。对于城市.效率是第一位的,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应是紧凑型城市。如何节能,怎样紧凑,日本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绿叶》2013,(7):57-66
通过农业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谈判力,获得合理的销售利润,是市场经济推行以来被公认的农业发展路径。然而,这一路径始终未能很好的实现其预期目标,很多农业合作社都退化到了徒有其表。但是,作为一种可行路径,"合作社"并没有被放弃,始终有人用自己的努力去实践和推动它。  相似文献   

17.
程恩富 《绿叶》2010,(1):143-148
经济全球化要求突破国家的界限,使生产要素在全球统一自觉配置,但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却要利用知识产权、金融、语言等霸权,来制造和扩大世界财富分配失衡和南北发展失衡。必须超越西方霸权,建立一种各国共同负责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公正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军事自卫化,最终用社会主义全球化取代资本主义全球化。为此.中国要认清自己的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18.
程存旺  孙永生  石嫣  温铁军 《绿叶》2012,(11):29-36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并列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中,彰显了生态文明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十八大之后的北京三农工作,应着重加强北京作为全国首善之区对二产化农业向三产化的"社会农业"做出方向性调整,改变1956年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和1996年提出农业产业化这两大追求GDP的传统战略,进一步结合国情市情和国内外转型经验,推动符合生态文明内涵的、市民农民相结合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实现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探讨乡村旅游中乡土景观的内涵、特性及演化发展,认为乡土景观的保护要着眼于乡土景观依存的内核乡村文化来开展,考虑乡村文化和时代文化变迁的影响,在认识并遵循乡土景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既不能静态搁置,也不能被博物馆化。乡土景观应被赋予自身适应变化环境的权利,才能实现乡土景观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育成  梅家永 《绿叶》2013,(Z1):115-120
近年来,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不断增长,而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等原因,部分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给被投资国造成了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在未来,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应强化企业责任意识,与被投资国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更好地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