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和气象卫星遥感监测资料与GIS技术结合,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3为依托,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在监测不同灾害时,能根据监测区的特性将监测区设置成不同的分区,并针对每一分区确定监测指标,快速、准确地实现监测区内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及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2.
江南水网地区中小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湖州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的空气污染浓度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探讨了江南水网地区气象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及污染现状对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将天气类型科学分类,分别建立了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的总体回归模型和分类回归模型.两种模型均可通过统计检验,分类统计模型较总体统计模型实际业务预报精度有所提高,最后采用DELPHI语言将预报流程制作了软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新疆年降水量空间插值精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仲嘉亮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1):43-46,57
以新疆具有完整资料的90个气象站点中的75个站点的基本地理信息和1995—2008年平均降水数据资料为基础,以ArcGIS为数据处理平台,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径向基函数法、普通克里格法、协克里格法对新疆降水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并通过没有参与插值的15个气象站点的实际降水量与插值结果进行相对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插值的4种算法中,普通克里格法(Kriging)的计算精度最高。利用最优的插值方法的栅格降水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多年降水资源信息系统,可快速计算研究区内任一地域单元中降水的总量及其空间变化,对降水资源模拟、工程规划、发展战略及决策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山丘陵地区大气稳定度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在低山丘陵地区的几次双向风标风速仪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采用σψ方法和Pasquill方法对当地大气稳定度等级进行了划分和讨论,并对此类地区大气稳定度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5.
选用敦煌、酒泉、河西走廊气象站2005年可吸人颗粒物PM10逐时浓度监测资料,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了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其中包括PM10平均浓度和各等级出现频率的逐月变化.揭示了河西走廊站PM10污染年变化趋势,并分析了PM如浓度与地面常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2年8月17—23日的太湖湖风加密观测实验结果,将湖岸3个常规气象站和湖面2个浮标站观测的风速和气温资料代入经典的湖风指数公式,通过Fisher二级判别法和历史拟合率最大法确定了太湖湖风指数的阈值为3.0。该结论为研究太湖湖风的发生频率及其对蓝藻水华全湖输移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析气象因子对大气中低分子醛酮类有机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大气中低分子醛酮类有机污染物进行采样监测,并同步观测气象条件,分析气象因子与大气中低分子醛酮类有机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常规气象因子(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对大气环境中醛酮类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Austal 2000应用于国内“烟塔合一”类项目大气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德国"烟塔合一"类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以及相关模式Austal 2000的应用方法,修正了气象参数以适合本地化应用。以天津某电厂为实例,将Austal 2000模式"烟塔合一"和烟囱排烟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本地化修改后,Austal 2000模式适用于国内有关项目大气预测评价,但从环境影响角度考虑,"烟塔合一"相对于高烟囱排放方式没有明显优势,应用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9.
通过精河县气象站近56年观测的降水、气温、日照总量数据,分析了近56年来精河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①精河流域的降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气温也呈明显上升的总趋势,年、代际有较大起伏;年日照总量呈下降趋势,表明阴雨天增多,反应了新疆气候逐步向暖湿气候转型.②精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特征比较明显;气温年际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不太明显;日照总量周期性震荡比较明显.③精河流域全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总量的相关程度并不高,随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降水升高日照总量降低.④气候的暖湿转型减少了研究区内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库尔勒市2006—2013年的PM10监测数据以及同期常规气象资料,使用非参数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方法分析了常规气象要素与PM10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M10浓度与各气象要素关系密切:气压较高时,PM10浓度易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当气温≥20℃时,温度越高PM10浓度超标天数越少,当气温20℃时,较高的气温则不利于PM10的稀释扩散;温度露点差越小,PM10的超标率越大;PM10浓度随风速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降水对PM10有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应用数值预报和统计预报相结合的集成预报技术建立的广西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指出该系统可根据影响大气污染物的天气系统类型修正预报结果,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建立的气象和环保部门的预报会商平台,使气象与环保部门实现了每天异地技术会商、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较低,只需终端用户具有拨号或专线上网或局域网联网功能;系统能用于多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对城市环境天气服务中的中小尺度短期(24h-48h)的天气预报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湍流(风)和大气稳定度(气温的垂直分布).在对流层里,当气温随高度递增时,称为逆温.逆温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风场和湍流结构,使近地层大气稳定,湍流受到抑制,扩散稀释十分缓慢,地面污染浓度升高.本文通过常州市区1984年至1987年气象、遥感和环境监测资料,着重分析冬秋季逆温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伊宁市2000年大气和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污染物与气象诸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染物与气象诸因子的关系较为明显,特别是与风速,相对湿度,气温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同时也得出伊宁市降水的净化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O3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为深入认知成都市O_3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基于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市区站点O_3、NO、NO_2、NO_x的逐时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气象站的气象数据逐时观测资料,据此对O3的季变化、日变化、"周末效应"、"节假日效应"进行了讨论,并对其浓度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O_3浓度季变化呈现明显夏高冬低的特征,浓度最大值出现在8月。O_3浓度日变化为单峰型,夏季峰值出现在15:00,冬季峰值出现在16:00。市区存在"周末效应",即周末O_3浓度总体比工作日高;"节假日效应"则表现出复杂多变性,受气象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O_3日平均浓度与NO、NO_2、NO_x、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与温度、风速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尾矿库渗滤液中污染物会对区域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拟建工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资料,建立三维数值预测模型并分析非正常工况下两种典型污染情景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特征污染物As的质量浓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大;防渗层破损和无防渗情况下污染晕沿地下水流方向最远运移距离在第100 d、1 000 d、7 884 d时分别为72 m、225 m、262 m和78 m、335 m、391 m。由于下游河流及周边泉点为区内地下水排泄主要途径,污染物经排泄进入下游河流将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故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所谓缺项就是指在环境监测(包括常规水质、大气)中,由于采样地点条件的临时变更,仪器设备突然出现故障。而使得有些分析项目无法报出数据,即分析项目缺数据。 缺项在基层的环境监测年报、季报和月报中经常出现。直接影响整个环境质量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此,本文用缺项分析和不考虑缺项两种方法,对资水益阳段1990年的环境监测年报数据(表1)进行一次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夏季近地面臭氧污染气象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2016年7月成都市8个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NO_2的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国家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成都市夏季臭氧、NO_2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臭氧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臭氧污染受综合气象条件和NO_2浓度的影响,高温、低湿、强辐射有利于臭氧大量生成,NO_2浓度高低决定了臭氧浓度的峰值大小;在污染期间,大气边界层高度远高于本地平均水平,数值约为平均水平的2~3倍;成都市臭氧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异,成都市区的臭氧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光化学反应,而灵岩寺地区的臭氧来自于VOCs和大气水平输送。  相似文献   

18.
对宁波市11个湖库水质进行了调研,包括浮游藻类和理化指标。从浮游藻类的生物量、优势种以及藻类群落组成等指标评价了水质;还用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水质。结果表明,部分湖库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用浮游藻类评价与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这些湖库,结果不完全一致,对此做了原因分析。同时提出防止湖库受污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层管用于发光细菌检测水样毒性时的色度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应用发光细菌检测有色水样毒性时,水样色度会引起附加发光抑制的原因,提出应用同心双层检测玻管,可以对有色水样色度引起的附加发光抑制加以修正.通过比较单层管和双层管测定标准曲线间的差异、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以及用该方法检测有色水样活性黑KN-B溶液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用同心双层检测玻管可以有效修正由水样色度引起的附加发光抑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水质综合评价中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 (简记为 RBF-ANN)。以吉林省白城市地下潜水水质资料为例 ,运用该方法对监测样点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与其它方法对比 ,结果表明 ,利用RBF-ANN模型进行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不仅方法简便 ,而且结论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