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利用1983-1985年调查资料,对北京地区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用生态学方法进行评价。指示生物、Trent生物指数和Shannon种类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现阶段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于2017年春、夏、秋3个季节对6个样点开展了调查.共记录3门41科72种,以水生昆虫和腹足纲为主.平均密度为(139.68±29.13)ind./m2,季节上,底栖无脊椎动物密度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主要优势种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其中,西伯利亚盘螺Valvata sibirica为3个季节共有优势种.指示物种分析表明:春季指示种为Potamonectes sp.,夏季指示种为Lethocerus sp.、Gyraulus centrifugus、Erpobdellidae sp.;秋季指示种为Sgementina nitida.整体上,春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均比夏、秋季高.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F=1.480,p=0.259)、Margalef丰富度指数(F=0.056,p=0.946)、Pielou均匀性指数(F=2.038,p=0.165)均不存在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1999—2005年对松花江下游江南屯断面及支流梧桐河断面进行了11次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调查期间共发现底栖动物39种,其中水生昆虫21种,软体动物12种,环节动物4种,甲壳动物2种.江南屯与梧桐河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呈现显著差异,在发现的39种底栖动物中,仅有14种于两断面都有分布.分布于江南屯断面的主要底栖动物及其出现率为:纹石蚕100%,箭蜓80%,黑龙江短沟蜷80%,钩虾80%,二尾蜉60%,细蜉60%,灯蛾蜉60%,东北田螺60%.分布于梧桐河断面的主要底栖动物及其出现率为:黑龙江短沟蜷100%,东北田螺100%,扁蛭100%,珍珠蚌60%.从栖息密度来看,梧桐河断面中软体动物密度最大, 优势种为东北田螺,江南屯断面则以水生昆虫占优势.此外,两断面的底栖动物数量在不同年份也存在显著变化.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梧桐河断面多年处于中污染状态,江南屯断面的污染状况在总体上较梧桐河断面轻,这主要是由于梧桐河断面高负荷的耗氧有机物引起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匮乏,从而导致底栖动物的生存条件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水污染对哈尔滨段底栖动物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后,针对松花江污染后(第二年)松花江中游(哈尔滨段)水生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布点取样调查,并与历史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给出特征污染物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底栖动物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底栖动物群落与水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雅砻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对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22个样点的调查分别于2020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开展.对不同类型河段(自然河段、坝上库区段和坝下河段)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雅砻江下游共鉴定底栖动物82种(属),优势种为摇蚊属Chironomus sp.和四节蜉属Baetis sp.,与历史研究相比,雅砻江下游在梯级水电开发后,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不再包含适应急流生境的类群,仅有适应静缓流的类群.春、秋季的底栖动物现存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河段间(自然河段、坝上库区段和坝下河段)均无显著性差异,春季底栖动物密度显著小于秋季(n=42,P<0.05).PCoA和Adonis配对检验分析表明,空间上,春、秋季的底栖动物群落在自然河段、坝上库区段和坝下河段间均无显著差异;时间上,春、秋季底栖动物群落整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n=42,P<0.01),主要贡献者为摇蚊幼虫.CCA和Envfit拟合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在春季的主要影响因子为Chl-a、CODMn;在秋季的...  相似文献   

7.
空难对湿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了包头"11·21"空难对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和空间分布以及水质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有6种,其中寡毛类有2种、摇蚊幼虫有4种;摇蚊幼虫在数量和生物量上均占绝对优势,是南海子的优势种.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多样性指数为1.262 9,Sh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14 5.南海子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分布率为92%,事故发生地附近没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出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以及种类多样性指数随着与事故发生地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空难事故后南海子水体已出现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行为反应对有毒化合物——浮选剂污染河段水质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受浮选剂污染的污水生物系统评价标准.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丁基磺药对涡虫(Dugesia gonocephala)的24h LC_51为78ppm.根据受污河段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和涡虫在各断面河水中的行为反应,浮选剂污水生物系统可以划分成α-多污带,β-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和寡污带。并对所提出的浮选剂污水生物系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潘立勇 《环境科技》2002,15(4):23-25
1 监测结果与概述依照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6年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生物监测 (水环境 )部分 >》要求 ,2 0 0 1年度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对京杭运河铜山段四个国控Ⅰ级断面水体中底栖动物进物进行了监测 ,其监测结果见表 1。表 1  2 0 0 1年度运河铜山段底栖动物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生物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2000年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10个采样点进行了生物监测,结果哈尔滨段着生原生动物由34属、底栖动物64属组成。运用生物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受到污染,污染等级为3级。  相似文献   

11.
12.
河流水质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评价河流的水质,往往注重于监测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参数,而忽视生物学参数。其实,某些未列入特定监测项目的污染物,往往具有更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另外,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随着污染物间歇性的排入,发生迅速而大范围的波动,这种波动的生物学意义,较常规的监测背景值更大。因此,理化监测存在着偶然性与局限性。研究表明,底栖动物长期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耐污值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采自辽宁省河流、水库、湖泊及河口湿地水体的209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样本,以及文献记载数据,依据其系统发育、亲缘关系和相同栖息地环境等进行推算,确定了辽宁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耐污值332个。利用上述耐污值并结合BI指数法对辽河、浑河、太子河流域内20个采样点所获得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各河流上游段水质良好,中下游河段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14.
在呼伦贝尔市境内雅鲁河流域设置12个点位采集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水质状况进行生物学评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4种,隶属于8目22科,其中水生昆虫19种,占总数79.2%,各点位种类不丰富。各点位优势种不同,但基本都以对水质敏感类群和中等耐污类群为主。各点位密度和生物量差异较大,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89~493ind/m2,平均生物量为0.42~11.69g/m2。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以集食者和捕食者种类较多,分别为6种;各功能摄食类群分布受空间资源位的限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为上游点位水质为轻-中污染型,下游点位水质为中-重污染型,BI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南大河水质为中度污染外,其余点位水质均为清洁。  相似文献   

15.
于2019年7月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水体理化指标和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野外采集及室内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水质状况及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此次采集到的底栖动物共69种,隶属于4门16目33科37属.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99.19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24 g·m-2.AB...  相似文献   

16.
1980~1992年对大伙房水库6个站进行了不同季节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生态调查。共发现26种底栖动物,隶属于20属,3科。底栖动物密度由1980年的3335个/m2减少到1992年的829个/m2。共发现9种耐污种类,占总数的34.6%,密度占86.5%以上。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1、2站动物种类少(10种),多样性指数低(1.2956),属α──中污染;5站动物种类多(16种),多样性指数高(1.4024),属β──中污染;大伙房水库只受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以底栖动物评价太子河(本溪段)的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苏北地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探讨底栖动物不同分类阶元对水生态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包括软体动物、摇蚊和寡毛类物种水平和属级水平的nMDS排序图上,样点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未发生变化.与物种水平相比,属级水平丢失的信息(<5%)小于科级水平(7%),且分类单元数与物种水平分类单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P<0.01).鉴定至属级水平较物种级水平不仅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可降低鉴定错误的概率;鉴定水平的统一能提高不同地区生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因此,建议在长三角河网地区开展水生态评价时,采用鉴定至属级水平的软体动物、摇蚊和寡毛类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对1987-2015年浑河抚顺段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生物密度变化、优势种及分布、水质生物学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和BI指数对浑河抚顺段底栖动物评价水质的适应性,得出了辽河流域监测经验对中国水生生物监测的启示。结果表明:浑河抚顺段处于清洁~中污染状态,底栖动物共检出132种,多年平均密度为104~11200个/m~2,优势种以寡毛类为主,BI指数较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更适于辽河流域底栖动物水质生物评价。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上游底栖动物的指示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就黄浦江上游水质现状,底栖动物指示种的适用范围及其对污染的指示意义,加以探讨,研究,结果筛选出适应于当前水质状况的底栖动物有颤蚓,水丝蚓,珍珠蚌,钩虾和摇蚊幼虫等指示种,从底栖动物指示种的变化,可预测水质变化的趋势以及季节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