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吸引力是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需求侧的旅游吸引力评价对于乡村旅游地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江西省为例,在乡村旅游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的乡村旅游地吸引力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乡村旅游地吸引力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1)江西省乡村旅游地可以划分为生态观光类、休闲度假类、农事体验类、农业科技类、乡土文化类和特色村镇类六个大类和24个基本类型;(2)江西省乡村旅游地单体吸引力指数相差较大,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吸引力指数差别显著,生态观光类吸引力指数最高,农业科技类最低;(3)江西省乡村旅游地为旅游者带来了良好的游憩体验,旅游者整体满意度较高,但网络关注度与分享程度相对较低;(4)江西省乡村旅游地吸引力集聚特征显著,且主要集中在“南昌-九江-宜春”、“萍乡-宜春”、“上饶-景德镇”三大片区,各类型乡村旅游地吸引力集聚状况空间差异较大。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为江西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及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恩施州是资源富集的山地民族旅游区,近年来旅游扶贫政策的推广为州内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正确理解和把握游客在州内的流动规模、流动方向和流动方式,对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的科学决策和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取网络游记信息,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恩施州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结构和流动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恩施州旅游流网络结构整体较分散,各旅游节点间流动性不强;(2)恩施市,利川市和鹤峰县是州内旅游流交通集散中心,恩施大峡谷是恩施州旅游流网络的旅游集散中心;(3)恩施大峡谷、恩施土司城、土家女儿城和恩施市区4个节点是恩施州旅游流的核心节点,这4个节点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也是联结其余节点的核心节点;(4)恩施州旅游流季节差异性较为明显,游客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5)游客主要选择大巴和自驾在恩施州内进行移动,州内旅游交通线路发展良好,但公共交通仍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6)旅游资源供需呈现不匹配特点,游客在州内空间流动较少受旅游节点等级和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台湾中央气象局近30 a(1971~200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台湾25个地区全年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台湾全省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大部分地区可达8个月,旅游气候最舒适月份可从11月持续到翌年3月份,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7、8月,且受台风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台湾划分为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北部 中部山地区、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中部高山区等4个旅游气候舒适度区域。其中,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的旅游适宜期主要分布在1~5月、10~12月,全年较舒适期长达8个月;北部 中部山地区旅游气候舒适期为全年,可开展的旅游活动时间最长;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旅游舒适期为1~4、10~12月,共7个月时间;中部高山区尽管全年均没有适宜旅游的时间,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对游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建议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时注意添衣防寒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划分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多样化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乡村休闲旅游的空间格局。以江西省为案例地,选取312个乡村休闲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和核密度分析、栅格分析、缓冲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了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与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江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多样,主要可划分为生态观光类、休闲度假类、农事体验类、农业科技类、乡土文化类和特色村镇类6大类型;(2)江西乡村休闲旅游地整体上呈现出"人"字型结构的集聚分布特征及"傍水"、"亲景"、"沿路"、"环城"的整体分布特征;(3)6大类型乡村休闲旅游地均为集聚分布,但集聚状况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乡土文化类集聚程度最高,农业科技类最弱;(4)发达的河流湖泊水系、高星级景区的建设、交通路网的可达性、城市客源和乡村休闲旅游政策的支持对江西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优化江西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布局及未来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技术方法进展和研究动态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外主要从不同视角进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案例进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以及基于一般旅游研究文献中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动态和趋势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空间结构特征分析;2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与发展规律研究;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框架与时空格局研究;4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模式研究;5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6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空间管控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运用协同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引力模型等,测算2010~2017年省域旅游产业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维“旅游+”复合系统协同程度,并构建“经济带-流域-省域”多尺度分析框架,解析其空间差异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各产业发展尚不充分,均表现为东北相对优势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中科技创新均衡化相对滞后于其他三者;(2)协同度整体呈缓慢提升态势,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趋势分布,且格局较为稳定;与下游相比,中上游协同度出现“断崖式”下跌,平均存在2~3年“时滞”;(3)长江经济带协同程度的区域差异渐趋缓和,按下中上游划分,差异主要来源于三大流域间的交错程度较高;(4)空间上逐渐形成“以江浙沪为核心,川渝为次核心”的双轮驱动发展网络结构,逐步牵引中上游协同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可达性分析、改进的场强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旅游场强时空格局的演化及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旅游综合规模差异化显著,但趋于均衡化发展态势;(2)区域旅游场强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交通“轴线”扩散明显,空间结构由最初的“Z”字型发展为“网状”,最后演变为“树枝状”,旅游场强类型呈现稳定的圈层包围结构,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变;(3)旅游场强格局演化主要由交通优势度、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出规模与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息息相关,综合运用位序-规模理论模型、基尼系数(G)、离散系数(CV)、赫芬达尔指数(Hn)、首位度(S)定量分析了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的县市2010~2015年旅游产出规模分布与规模差异变化;通过旅游规模的质量指数来评价具体县市的旅游产出规模质量,并根据规模高、低和质量的优、良、普、差划分为8个等级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片区旅游产出规模的网络节点、空间结构再分析,通过Pajek和GIS进行可视化展现。研究发现:⑴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的旅游产出规模的集聚程度较高,旅游收入规模与旅游人次规模在分布演进的趋势上存在非同步性,当前阶段旅游产出规模的绝对差异程度表现在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次上较高,但是相对差异程度在逐渐减弱;⑵旅游产出规模质量等级Ⅰ型占比仅1/4,Ⅱ型、Ⅲ型、Ⅳ型空缺,总数占3/4的低规模的4种类型的县市旅游产出规模质量亟待改善;⑶中心度、结构洞等指标的变化反映了随着片区内旅游流的流动与扩散效果的加强,传统旅游县市在整个网络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在降低,而新兴旅游县市的影响力在逐渐提高,因此缩小了县市间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⑷大片区旅游发展规划有利于武陵山片区旅游产出规模的均衡化,更大程度的释放旅游扶贫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目前有关旅游生态补偿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旅游生态补偿相关理论(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和废弃物等旅游过程,对旅游目的地及其外部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负外部性影响)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自下而上方法),构建了5类(渔家乐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此为基础,确立了(渔家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并以山东省长岛县渔家乐为案例,以2011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①长岛县渔家乐每位游客每天的生态足迹为0.008 676 hm2,每位游客每天需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为15.97元,其中承担养殖海域的生态补偿标准为10.53元;②13个村渔家乐游客对海产品的消耗量均较大,各村生态足迹(水域)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最低值为57.07%,各村渔家乐每位游客每天承担养殖海域的生态补偿标准最低值为5.02元;③北长山乡的店子村等4个村和南长山镇的黑石嘴村等3个村渔家乐的户均生态足迹较大,其每位游客每天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度也较大;④非山东游客比例、散客游客比例、停留2天及以上游客比例、电话或网络预定游客比例和每位游客每天给渔家乐带来的收入等,是渔家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提出:养殖海域是优先考虑的生态补偿对象;依据渔家乐的不同收费标准,有差异的向游客征收生态补偿费用,将其用于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旅游产业在乡村地域的兴起扰动了当前就业人口由乡村向城镇流动的宏观趋势,乡村旅游就业吸附正从微观上改变着城乡间劳动力空间流动的格局和过程。为科学理解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引起城乡劳动力空间流动发生变化的特征与机制,文章基于在浙晋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深度访谈的一手数据,分析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就业吸附的空间模式和过程机制。结果表明:①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距离衰减和空间层级结构的特征,0~4 km为核心层、4~12 km为过渡层、12 km以上为外缘层;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该特征存在区域差异,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的空间集中性,比发达地区更加明显。②研究从城乡地域空间系统的视角,基于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以城镇、乡村为就业吸附极,以城乡接合部为吸附效用“分水岭”的空间模式;其中,连接城乡间的便捷交通是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实现的关键介质。③基于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空间适用性,文章针对性提出了“空间围栏效应”的概念。文章不仅从微观尺度上丰富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过程、模式等的理论认识,而且对切实指导乡村地域在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理性理解乡村旅游的就业促进作用,提升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投资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湾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台湾中央气象局近30a(1971~200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台湾25个地区全年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台湾全省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大部分地区可达8个月,旅游气候最舒适月份可从11月持续到翌年3月份,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7、8月,且受台风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台湾划分为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北部-中部山地区、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中部高山区等4个旅游气候舒适度区域。其中,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的旅游适宜期主要分布在1~5月、10~12月,全年较舒适期长达8个月;北部-中部山地区旅游气候舒适期为全年,可开展的旅游活动时间最长;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旅游舒适期为1~4、10~12月,共7个月时间;中部高山区尽管全年均没有适宜旅游的时间,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对游客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建议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时注意添衣防寒。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克氏文献综述五步法,从碳排放概念、测算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碳排放概念内涵可指CO_2-e的排放,也可特指CO_2;②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测算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思路,具体的测算方法一般采用碳排放指数法;③旅游交通碳排放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研究、测算及特征研究、碳减排研究三个方面。文章认为,旅游交通碳排放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殊性:比重大、测算难度高、跨区域性明显以及涉及部门多。然而,以往研究中仍存在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各类交通方式的碳排放系数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我国交通统计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研究。鉴于此,结合旅游交通与交通碳排放的宏观研究视角与内容。认为未来旅游交通碳排放研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加强:研究方法上,应加强对各国家、区域的标准化数据的研究,如碳排放系数;研究尺度上,应凸显不同空间尺度对象研究中的尺度效应,包括国家尺度、市级尺度、景区尺度等;研究内容上,应完善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系统研究,丰富相关研究内容,在碳源选择、测算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区域碳减排责任分配、碳减排措施、游客交通体验与行为、减排政策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镇居民生活压力大,大部分利用假期周末等空闲时间到乡村进行度假休闲活动,促使乡村旅游的火热。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是驱动城镇发展的重要形式。北镇市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依托现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北镇市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北镇市经济发展,还可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文明发展。本文通过对北镇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梳理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的分析,针对北镇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从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以及健全旅游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北镇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不仅表征了旅游地域系统要素的内在关系,亦是旅游复杂网络关系变化原始动力的核心表达。该文基于Flickr地理标记照片数据,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及马尔科夫转移概率模型等方法,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探讨了城市群游客流动的网络结构特征,揭示了游客流动的内在规律,尝试性地构建了城市群内部游客流动的典型模式。结果表明:(1)流动网络整体结构紧密程度较低,不均衡特征明显,“核心-边缘”结构特征突出;(2)网络节点的程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差异显著,核心节点结构优势突显,集聚和辐射能力强;接近中心性差距不大,城市群内部可进入性较高,节点间互为客源地与目的地;(3)单节点轨迹模式占比较小,多节点轨迹模式中“A-A”、“A-B”、“B-A”、“A-C”类2~3节点路径、“A-B-A”类3~4节点路径构成扬子江城市群游客流动的主要模式,空间流动轨迹表现为高级别节点间直线式流动、高级别节点与次级节点间单向链式流动或往返式特征。  相似文献   

15.
川渝地区旅游供求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1995年四川省(含重庆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对抽样的45外景点及其1725位游客进行分类分解,文中将抽样景点划分为八大类型,并从游客性别。来源、年龄,职业、收入、水平、旅游目的、出行时间、花费等方面详尽分析了旅游客个性特征与景点类型的相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认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认为乡村性与其所决定的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乡村性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受损,过度强化经济功能的乡村旅游则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开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并逐渐背离了自身发展的宗旨,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因而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性的保护,明确城乡规划中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其未来用地发展方向,保护乡村居民参与旅游与分享旅游的权益,转变政府角色,注重乡村现代化发展中新的乡村意象的塑造,以使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得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武汉市城郊534个乡村旅游地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四个明显的发展时段,旅游极化发展形成的空间冷热点区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现已在武汉市西北、西部和南部形成三大旅游集聚区。(2)武汉市城郊乡村旅游地类型日益多元化,从发展初期的休闲观光和乡村文化两种类型逐步增加至休闲观光、乡村文化、农事体验、农业科技、特色村镇等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发展速度、规模、极化趋势各异。(3)与中心城区距离、相关政策、道路交通条件、水文因素、旅游资源禀赋等均对乡村旅游地的时空分布特征产生影响,各个因素对不同类型旅游地时空分布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策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鄱阳湖区域内,以鄱阳湖为龙头,与周边湖口、星子、德安、永修、新建、南昌、进贤、余干、波阳、都昌诸县和九江市庐山区以及与鄱阳湖相近相通的南昌市区组成一个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圈。 为把鄱阳湖区域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湖区各级旅游组织和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整体性、地域性、市场性、持续性、大众参与性、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发挥鄱阳湖旅游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功能,实施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等角度协调构建旅游形象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性与市场冲击力的总体形象理念,提炼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差异性极强的总体形象宣传口号,创造具有赣鄱特色的整体旅游新形象。根据鄱阳湖地脉、文脉、旅游资源特色与旅游产品主题,可将主题形象定位为:东方“山江湖”,世界“后花园”。与此相适应的整体形象宣传口号为:华夏“山江湖”都会之地,世界“山江湖”奇观胜境。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时空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68处4A级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概括为4种类型:周末型——圈层结构、节假日型——多节点结构、四季型——面状结构及其它时闻型——单节点结构;由此提出该地区旅游产品亦构建为具有更加精细市场针对性的4类产品类型:周末型、节假日型、四季型和单节点型;认为通过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时空结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租放的现状,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标准是:保护乡村资源,延续历史文脉;保障经济效益,延长生命周期。作者以此为出发点,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即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机遇的关系、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之间的关系、旅游开发与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宣传造势与乡村接待能力之间的关系、“农家乐”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