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是环境恶化的生态标志,亦是国土资源开发整治的重要内容,其成因的生态复合性要求必须以区域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工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黑龙江土地沙漠化的具体情况,提出转变思想,完善土地沙漠化区域立法等措施,从而实现防治黑龙江土地沙漠化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论述了内蒙古地区沙漠化土地形成主要是人口增加、大量垦荒、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用水资源等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半湿润地区的沙漠化现状、危害形式及其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5.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沙漠化的潜在因素广泛存在,再加上多年来对土地的开发,致使沙化土地面积越来越大,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扼制沙漠化,逐步恢复生态平衡,是实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程度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在内蒙古的半干旱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及工矿业的发展,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对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对中国西部地区沙漠化现状和危害的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路建设的特点,阐述在西部公路建设中开展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原则、对策与措施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胜矿区的流动沙丘设置油蒿沙障、乔灌造林和围封管护的技术方法,治理井田强度沙漠化面积65.94km~2,初步遏制住了目前100km~2开发建设区域的沙漠化危害,已获得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仍处于起步阶段。环境监理管理体系尚不完备。对西藏自治区而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在许多行业领域尚属空白,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本文通过介绍国内环境监理的发展态势及各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经验。结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借鉴青藏铁路环境监理试点工程取得的宝贵经验,对西藏自治区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照,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西藏自治区的环境监理模式,逐步使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化,并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县市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含有结构性映射综合得分值的评价单元进行了归并,从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分区。利用典型区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新近权威性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详查结果,探讨了相应土地利用结构区内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变化的安全性是可持续土地利用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以花江、红枫湖、鸭池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为例,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石漠化治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安全性开展评价,为评估石漠化治理区土地利用变化效应和改进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花江、红枫湖、鸭池三个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分别为2.85%、3.34%和37.88%,表现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减少。(2)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治理区的综合安全性和生态、经济、社会安全性的影响不同。花江治理区和红枫湖治理区的综合安全性分别提高1.44%和0.46%;鸭池治理区的综合安全性下降了1.9%。花江治理区的生态、社会安全性有所提升,经济安全性有所下降;红枫湖治理区的生态安全性有所提升,经济安全性变化不明显,社会安全性有小幅下降;鸭池治理区的生态安全性有明显下降,经济安全性有小幅提升,社会安全性有小幅下降。(3)各治理区的生态、经济、社会安全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生态安全性对土地利用变化最敏感。揭示石漠化治理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性的影响最明显。在后续石漠化治理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应重点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该区域农户生计适应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利益,更影响其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以贵州省安顺市花江示范区为例,通过引入农户适应感知及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户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09户农户适应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及对比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结果表明:石漠化治理下花江农户对治理变化的感知能力表现为纯农户>农兼户>非农户>兼农户;花江农户适应能力整体呈现较低水平,兼农户和农兼户比纯农户和非农户适应能力强;影响花江农户适应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物质和经济能力、人力和自然能力、石漠化治理考虑感知能力和生计多样化程度。通过改善农户的生计资本,增强其物质经济能力,提升受教育程度等措施,可提高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农户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选择植被覆盖度、湿润指数、大风日数、土壤表层砂粒含量和坡度5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多源数据开展了中国北方14省(区)2000—2018年土地沙化敏感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并按土地易起沙尘程度的高低依次划分为极易起沙尘和高度易起沙尘(高敏感等级)、中等易起沙尘(中敏感等级)、轻度易起沙尘和不易起沙尘(低敏感等级)。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中国北方14省(区)处于土地沙化高敏感等级的面积从48.1%下降至40.4%,处于土地沙化低敏感等级的面积从30.3%上升至38.8%,整体呈土地沙化高敏感等级向中、低敏感等级过渡的趋势。与2000年相比,2018年内蒙古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区域极易起沙尘和高度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明显减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和大风日数的减少是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东缘。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堪忧。气候因素是荒漠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是我国北方气候条件最好的沙区 ,但目前对于区域荒漠化驱动因子的气候因素影响方面的研究未开展系统的工作。论文系统分析了东北平原西部沙地影响荒漠化的现代气候因素特点 ,探讨了在较好气候条件下气候变异、人类活动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气候发展趋势预测了未来在自然因素作用下沙地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1999年全国市县统计人口数据与各市县土地利用类型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市县平均人口密度与各市县各类土地利用指数的复相关系数为0.82,在西藏、青海和海南3省区,复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根据市县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指数及数字高程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人口数据空间化模型,并计算出西藏自治区1km×1km分辨率的栅格人口数据。在被选作验证区的3县37个乡镇中,用模型计算出的各乡镇人口密度与各乡镇的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88。因此,土地利用信息是进行市县级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重要参数,利用土地利用与人口分布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可以进行市县级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 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占33.2%,水蚀作用下的占33.8%,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占33.0%。另外中国还分别有易受风力、水力作用和盐渍化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 2、87.5万km 2和17.3万km 2,共计270.0万km 2,占国土面积28.1%。中国土地荒漠化是脆弱生态条件下,人口过快增长、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如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工矿建设所造成植被破坏、污染等所致。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其分布形式有如下两个特点:(1)荒漠化土地分布地区都是人类强度经济活动的地区;(2)荒漠化土地呈片状或斑点状断续分布,而不是大面积区域性连续分布。近几十年,中国土地荒漠化经过治理个别地区有所逆转,但总体上仍在发展中,如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每年仍以1.39%的速率递增。最后,针对中国土地荒漠化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对现有治理措施进行了评估,指出了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及治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西藏阿里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该地区“气温升高、降雨减少、草场退化、植被消失和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规划了①狮泉河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治沙工程建设;②自然保护区建设;③利用生物工程,科学灭鼠,保护与延长食物链工程建设;④建立草地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⑤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⑥以薪炭林、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⑦农田生态建设;⑧矿业开采和畜产品加工污染的治理工程等建设项目。提出了如下对策与措施:①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②开展自然保护区的本底调查工作;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④增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产业,保证环境安全;⑤节约薪柴,推行林、草业承包制,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生态安全格局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取长株潭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数据识别2000—2020年建设用地变化情况,采用综合生态重要性评估模型和MCR(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模型构建都市圈生态安全格局,基于FLUS模型(future land use change scenario simulation model)设置自然发展(ND)、核心生态块保护(CEP)、生态安全格局约束(ESPR) 3种建设用地模拟情景,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划定长株潭都市圈城镇开发边界。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用地扩张迅速,且由急速无序扩张转为缓速集中扩张;利用综合生态重要性评价得到极重要性生态用地共计2 649.54 km2,筛选得到生态源地共计1 204.3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97%,并构建出长株潭都市圈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ND、CEP、ESPR 3种情景模式下,2030年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用地规模分别达到1 345.88、1 345.79和1 284.94 km2。基于ESPR情景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可有效实现土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并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