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环境》2010,29(4):F0004-F0004
四川小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6年依法建立,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总面积560km2。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始终把加强生态保护作为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坚持在严格保护中开发和发展,在开发和发展中加强保护,以开发促进保护,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社会经济条件;列举了长江流域污染灾害频频发生,水灾愈来愈多的大量事实,论述了全流域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统一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中国的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生态安全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生态保护优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明确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方向,通过总结梳理航道管理体制现状,发现强调航道经济价值的法律体系缺乏流域综合性,长江流域管理机制内部各机构权责交叉、主次不明,航道建设、养护活动中生态环境责任较难落实。为此,应尽快制定《长江航道保护法》,明确长江航道管理在流域协调机制中的地位和关系,完善生态航道建设和生态补偿等制度,使长江航道成为长江流域发展的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国家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和重大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持总体稳定。本文回顾了近20年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发展历程,分别从国土生态空间管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重点领域总结了主要进展和成效。面向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着力点,对新时期中国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态保护学经历了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两个阶段。生态保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对生态有意识的保护,属于环境科学和应用生态学,包括自然保护、农村生态保护、城市生态保护。科学基础包括生态学、农村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但专门的学科基础是恢复生态学。学科体系中生态监测与调查是基础,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评价是关键,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是重点。  相似文献   

7.
胡杨是一个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树种,胡杨林生态系统在绿洲演替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对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林的生存现状、演变规律的调查,总结和分析当前胡杨林存在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其流域特征和流域总体规划,对叶尔羌河流域开发中胡杨林的保护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9月15至17日,首届"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在吉林省长白山举行。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自然保护管理和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就加强自然保护国际合作、携手共建生态文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此次长白山生态论坛主题为:加强自然保护,传承生态文明。经过两天的交流讨论,与会代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3,(1):103-103
中国环境报报道《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日前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一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保护和恢复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维护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极大改善区域内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生宝 《青海环境》2011,21(2):51-58
青海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和全球重要生态屏障,在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发展任务工作中,生态保护和推进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从构建生态体系、实施重点工程、采取有效措施等方面推进绿色发展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青海省划分为 3个生态区 ,并提出相应的立法依据和生态保护对策 :1 .青海东部地区生态保护的关键是禁牧。2 .牧区生态保护的当务之急是以草定畜 ,控制草原载畜量。 3.江河源头高海拔地区是“生命禁区” ,应禁牧 ,封山育草 ,保护植被 ,牧民下山 ,从事多种经营 ,不断提高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使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水利部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水价上涨将超过200%,以应对水资源短缺。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状况正在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生态危机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城市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主要有政府和城市社区两大主体。构建出四象限式保护利用模型,包括政府宰制型、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型、社区自主型、放任型4种模式,指出民族地区城市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保护利用模式,提出政府首先应进行资源细分与区域规划,并从机制建设、法制完善、政策扶持等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工作,以达到在保护中进行合理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剖析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人工自然化模式和生态自然化模式。分析认为,人工自然化仍是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主导模式,而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生态自然化开发模式才是实现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生态补偿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生态补偿的产生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在林区,生态知识、生态情感和生态责任意识等因素均对林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山西省、河南省等地林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生态知识影响林区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知识不能直接影响林农的生态保护行为,而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对林农的生态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生态情感和责任意识在林农的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行为间起到了中间作用。据此,提出林区农户生态保护管理的方格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属植物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经济植物.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和对西藏地区红景天属植物的野外调查与记录,已知西藏红景天属植物有36个种2个亚种.作为红景天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青藏高原上的红景天植物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在生态习性方面,红景天表现为适应性强、喜光照,但只有在具备适宜的小生境时才能生长.适宜的小生境有林下、灌丛边缘、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等,阳坡环境更有利于红景天属植物的生长,其种类与数量较多.红景天植物资源较脆弱,合理采挖与保护才有利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太平湖,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泊,有着中国最热点的旅游胜地,国家级湿地公园,中国最美的地方,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等众多殊荣和赞誉。太平湖上碧波万顷、美不胜收。湖底有着千年古城,承载着千年文化。网箱养殖、面源污染、旅游开发……近二十年来,太平湖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熟知的同时,环境危机也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07,(3):22-2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现就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