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箱也称扣箱,是铸造砂型生产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为了保证铸件的质量,合箱前要将砂型型腔内积存或散落的浮砂及杂物清除干净。铸造车间通常是以压缩空气通过T型管所产生的吸力来吸除砂型内的浮砂,吸出的砂尘一般都直接排入作业空间。因此,往往造成合箱部位,甚至整个车间粉尘飞扬。在清理操作中,砂尘边吸边落,无法将型腔彻底清理干净,不仅铸件质量受到影响,而且扬起的粉尘直接危害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机械制造工业一般包括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等车间。此外,还有冷作、铆焊、切割、电镀和油漆等作业。铸造根据所用原料可分为铸钢、铸铁、铸铜、铸铝等。其生产工艺是将砂料配制成型砂,再通过模型制作砂型,然后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砂型中,打箱、清理后即成各种铸件。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是矽尘。铸钢时石英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0%以上;铸铁时红砂游离H氧化硅达60%以上。在制砂、造型、打箱、清沙过程中,粉尘浓度很高,工人吸入后易发生矽肺。因此,机械制造工业的防尘工作应以铸造车间为重点。铸造型砂的制备,应…  相似文献   

3.
在接尘作业中,机械制造业的粉尘危害较为突出,严重威胁着工人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关注。为摸清目前机械制造业的粉尘污染状况和部分企业粉尘污染治理效果,我市对机械制造业粉尘污染最严重的铸造车间进行了抽样调查。 1. 铸造车间生产性粉尘的主要理化特征铸钢的型砂常用石英砂,含游离SiO_2达90%以上。铸铁的型砂中混有一定比例的耐火粘土、石墨粉、焦炭粉,系混合性沙料,含游离SiO_2达40~70%。因而两种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乡镇铸造行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企业整改及政府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乡镇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和高温等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乡镇铸造企业粉尘总合格率仅56.8%,其中矽尘浓度范围2.2~8.2,最高超限11.8倍;噪声作业岗位合格率仅达50%;化学有害因素和高温检测均合格;防护设施达不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职业健康检查确诊多例尘肺病患者。总结可知,传统铸造行业粉尘和噪声危害不容忽视,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和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我厂铸工车间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综合性铸造车间,包括木模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铸造、大型焊接件热处理,以及巴氏合金轴瓦的浇注等。车间现有职工370人,建筑面积约为8200m~2。铸造生产的特点是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高温、高粉尘浓度),工艺过程复杂,手工操作多,危险因素多。  相似文献   

6.
我车间承担十五冶全部施工机械、设备配件的铸造任务。过去一直沿用石英砂造型。石英砂造型不仅由于含二氧化矽高而直接危害人体,而且铸件清砂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改变车间面貌,把我们铸造工人从矽尘危害中彻底解放出来,减轻清整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铸件的表面质量,我们从去年开始积极推广应用“七○砂”造型。目前,铸件已经全部使用“七○砂”造型,铸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打磨车间自然通风条件下的细颗粒扩散分布规律,以打磨车间为研究对象,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基于fluent软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自然通风方式下打磨车间1~10 m的钢尘颗粒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相对比,偏差为5.54%~7.76%,吻合度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作业人员长时间停留处呼吸带高度的粉尘质量浓度高达10.69~14.91 mg/m3;钢尘自打磨面脱离后随风流向车间上部运移,粉尘在接触车间顶部后发生偏移部分粉尘被储物区的涡流、回流流场捕获;相邻打磨台之间存在流场叠加效应;细颗粒粉尘因车间内风流与外界交换效率低而长时间滞留在车间。该研究可为控制打磨作业粉尘浓度、避免因粉尘浓度过高而引起职业病危害,并为设计最优的除尘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罗时 《劳动保护》2009,(5):108-109
1.矿山开采中主要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矿山开采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与振动,以及某些深度井工煤矿的气温高、湿度大等不良的气象条件,还有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正确等。  相似文献   

9.
<正>高温和手传振动作业人员如不加强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监护,就会引发相应的职业病。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高温和手传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常见的高温作业有三类:一是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劳动保护》2006,(7):92-93
一.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目前,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病患病率高发。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5大类,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尘肺发病率高的原因,一是作业环境差,粉尘浓度普遍超标;二是接触粉尘工人多,患病人数总量大。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23个省市1万6792个煤矿企业的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累计尘肺病例15万3027例,累计尘肺病死亡人数5万8681人,现患病例9万4346人。2005年新增尘肺病例5629例,尘肺病死亡人数2470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尘肺病例13万2011例,累计…  相似文献   

11.
美国英格兰铸造厂为治理环境污染,在1977年建成两个工业污染处理车间;一个在马萨诸塞州;另一个在康涅狄格州。 这两个车间拥有粉尘采样的透视图,粉尘采样技术,实验室分析,噪声危害透视图以及噪声测量技术。 这些车间的设计,用于铸造厂全体职员及OSHA检查员在工厂监视。同时亦帮其它铸造厂检查粉尘和噪声级别。工业污染处理车间@曾平  相似文献   

12.
本项目对水电建设系统生产作业环境的粉尘、噪声和有毒物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重点是洞内、坑内、管道内等通风不良、影响较大的施工作业场所及附属企业的主要车间。粉尘调查涉及12个工程,47种类型的199个作业场所;噪声调查涉及11个工程,31种类型的323个作业场所,有毒物质调查涉及9个工程,21种类型的42个作业场所,通过重点现场测试及函调,获得了大量的数据,经统计事理、分析、研究,对各类主要作业场所的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棉纺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件或职业病,利用投影寻踪研究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综合风险。通过对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特点及危害的实际调查,选取噪声、粉尘、微气候和照明等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和遗传算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用该模型综合评价中南地区某棉纺织企业生产车间作业环境风险。研究表明:该企业前纺车间属轻度危害作业,细纱车间属中度危害作业;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多因素棉纺织作业环境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正确评价车间内粉尘作业环境质量,对于加强粉尘管理,确保车间劳动条件,防止粉尘危害,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正确的评价必须以能反映粉尘作业环境特点的测定方法和合理的评价指标为基础。例如,对于间断暴露粉尘作业场所,如果不考  相似文献   

15.
去冬,在上海召开的一机部铸造系统防尘经验交流会上,上海压缩机厂介绍采用射流控制砂处理全自动化装置先进技术,研制成功各种防尘防毒防噪声设备,改善铸工车间劳动条件的经验,引起与会代表们的注目与赞扬。在这个厂改善劳动条件的战斗中,虞士德工程师立下了汗马功劳。群众赞誉他是铸工的卫土、勇于革新的尖兵。 神圣职责 名山古刹、林间幽径、浩淼湖波……谁不向往!但有谁愿意到那黄沙满地、火光灼人、粉尘飞扬的铸造车间去呢?虞宗德工程师却酷爱铸造这一行,与铸造车间结下了不解之缘。旧社会他是个苦学徒,解放后党培养他上大学,成为上海压…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制曲车间粉尘运移规律及其分布特征,以某酒厂制曲车间拆曲工艺区为研究背景,基于高斯模型建立制曲车间粉尘质量浓度方程,运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同尘源位置及数量等多种工况的制曲车间粉尘扩散过程,并相互验证粉尘质量浓度的理论计算值、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得到不同工况下制曲车间粉尘质量分布及运移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仓内尘源位于不同位置时,粉尘主要集中于作业面附近,其中,仓内近窗作业与中部作业相比较,前者造成发酵仓粉尘高质量浓度区域更广,全尘峰值质量浓度在200 mg/m3附近上下波动;与走道相对位置不同的发酵仓进行近窗作业时,走道粉尘主要集中于作业仓附近,多个发酵仓同时作业与单仓作业相比,多尘源会对走道粉尘分布产生叠加效应,其中,相邻仓作业时走道粉尘污染最严重,全尘质量浓度高达75 mg/m3以上;单仓、相邻仓、相对仓作业工况下,分别在作业时长为525、470、498 s前后,粉尘已扩散至整个走道。  相似文献   

17.
作业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还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职业病。科学合理地评价作业环境的风险对改善作业环境安全、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纺织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长,设备排列紧密,自然通风条件差,作业环境复杂。通过对我国中南地区4个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危害。纺织车间作业环境影响因素有噪声、粉尘、热湿环境、照明和振动、色彩等,其中噪声、粉尘及热湿环境、照明影响因素较为突出,依此建立了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纺织企业作业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对某纺织企业作业环境的评价,得出该企业主要生产工序的作业环境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清钢联、并条二道工序属安全作业,清花、梳棉、粗纱三道工序属轻度危害作业,络筒工序属中度危害作业,细纱工序属高度危害作业。评判结果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此次除了对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部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了观测外,对影响岗位环境的噪声和振动这两个因素也进行了观测,由此可以对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的主要作业岗位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1 影响作业岗位环境诸因素的观测结果 (1)粉尘浓度的观测值(见表1)。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国内许多铸造车间在采用风力吸送物料代替机械运送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采用风力吸送,通常使用高压风机作为空气动力的来源。由于高压风机转速较高,风叶在高遮旋转时使空气强烈振动就产生了噪声。这种高声强的空气动力噪声不仅对人体的健康有害,而且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控制高压风机的噪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高庄风机噪声的产生及其性质高压风机发出的噪声主要是由旋转的风叶造成的。风叶噪声是由旋转噪声和涡流噪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动车组修理修程和检维护作业的分析,识别分析动车组检维护作业过程中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对某动车段运用和转向架车间主要作业工况所涉及的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丁酯、噪声、高温、工频电场、高频电磁场等职业危害因素实施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检测指标的浓度或强度在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以下,符合标准要求,说明动车组检维护作业场所总体职业卫生状况良好,但有个别的粉尘和噪声作业点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动车组一~三级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应是空调滤网的清(吹)灰作业、空调维修以及转向架的喷褪漆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