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安防》2006,(2):34-35
科技部已将公安部申报的“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列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按照“统一目标、分类实施、交叉促进、突出优势”的原则,共设置了七个课题,即: 社会治安风险、动态预警综合防控体系效能评估研究; 典型社会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 社会治安动态监测、预警防范、综合处置系统集成平台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视频数据采集应用技术研究;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交换应用技术研究;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视频图像的智能分析处理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日前,洪泽港务公司在所属城南作业区召开《港口安全等级分色预警管理》和“一法三卡”经验交流现场会,将城南作业区实施《港口安全等级分色预警管理办法》的好经验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18~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划科技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重点项目4个课题进行了验收,其中“尾矿库风险分级及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和“矿井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两个课题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承担。科技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司局及课题验收专家、课题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的主要研究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建立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安全生产又是发挥这作用的保障条件。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建立“三个机制”,把好“三关”。建立“预警机制”,把好“防范关”建立“预警机制”是指建立预防和警示两个方面的机制,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机制要在以下4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日常宣传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日常宣传教育就是企业通过日常的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打通基层安全监管“神经末梢”,徐州市创新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实体化运作,突出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和自然灾害应对预警作用。通过建队伍、建平台、建机制,统筹搭建两类网格员队伍,专业高效发挥网格员在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灾害预防等方面的信息员、预警员、宣传员、巡查员作用,进一步释放“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机制效用。  相似文献   

6.
《林业劳动安全》2004,17(4):48-48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要求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指示精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1月12日在京召开了“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专家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输气站场无关人员闯入作业区造成事故,提前预判人员可能的位置,提出一种融合人员行进意图和轨迹的人员位置早期智能预判方法,建立基于机器视觉的输气站场人员行动“意图+轨迹”早期智能风险预警模型;在收集人员行动图像的基础上,通过方向梯度直方图(HOG)提取人员头部方向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分类识别头部方向,分为正常直行、观望中直行、意图转弯3种行进意图,根据头部方向初步判别其行进意图以预判行进方向;对识别出人员意图转弯的情形进行持续追踪,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人员短时行进轨迹,从而实现对不同风险情景的预测,达到分级早期预警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辨识行人意图准确率为90.79%,预测与实际轨迹曲线间相关系数r1为0.994 84,r2为0.993 43,两者高度相关,准确率较高,能够实现输气站场无关人员闯入的早期智能监管。  相似文献   

8.
—、干旱预警干旱是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从而使作物体内水分亏缺,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的气候现象。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一)橙色预警标准:预计未来1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相似文献   

9.
阐述建立风险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开展安全减灾风险评价与管理的关键问题。概要介绍国内外风险水平的表征、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引入风险地图、危机管理、风险数学、应急与预警等现代概念及方法,基本反映了在瑞典召开的“新区开发中的风险科学与管理”国际会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阐述建立风险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开展安全减灾风险评价与管理的关键问题。概要介绍国内外风险水平的表征、识别方法及指标体系,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引入风险地图、危机管理、风险数学、应急与预警等现代概念及方法,基本反映了在瑞典召开的“新区开发中的风险科学与管理”国际会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17-20日,以“安全发展、关系民生”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在北京举行,该届论坛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主办,主题涉及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与互动机制,企业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与预警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健康》2005,(2S):11-11
泉州市丰泽区政府在2005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协调、规范管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的运行。对全区初步形成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制度体系、预警监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监管考评体系,一是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二是抓运行,通过认真推行有关制度,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预警和监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推进安全.等产的五个转变;三是适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相似文献   

13.
本建议从近年来国内外巨灾发生及其惨痛教训入手,概要地总括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的启示,进而强调面对现代社会高风险的态势,强化综合减灾预测预警研究的必要。为此建议自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起,应建立首都圈综合灾情预测预警年度报告制度,并以此确保北京安全发展布局的基础。其具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防范系统在各行各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警察预警与应急机制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断推进安防系统的建设,及时更新安防技术与设备,充分发挥安防系统在预警与应急机制中的有效性是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盱眙县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尤其在“1+3”安全监控体系的宣传与推进工作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盱眙县在“1+3”安全监控体系宣传与推进工作上的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16.
为更系统地分析社会网络内预警传播对人群疏散效率影响,以江苏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较大火灾事故为背景,构建人群应急疏散模型,模拟不同预警策略应用下社会预警传播及人群疏散动态过程,分析不同情景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效预警策略确保多数人被预警、疏散的同时,会造成人群集聚性疏散,引发严重交通拥堵,需采取有效方法降低交通实时承载量,保障疏散速度,进一步提升疏散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应急疏散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十一五”规划也进一步要求“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法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我国应建立分区域、分层次且体系深入的旅游安全预警体系,其预警结构包括突发事件预警、环境污染预警、旅游容量预警和旅游业务预警等4个模块。提出建立由外交部和国家旅游局相互协作的出境旅游预警机制,建立由国家旅游局作为信息发布主体的全国性和区域性旅游预警机制,建立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信息发布的区域内旅游预警机制,并可在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建立相互间的旅游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实时监测预警水电站生产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水电站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某水电站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以地下洞室厂房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噪声及电磁辐射等水电站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为研究对象,设计研发具备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时防控功能的软硬件系统,构建职业健康智能监测预警体系。结果表明:该预警体系统筹水电行业职业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安全配置,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标准,在地下洞室群全方位部署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时感知及监测仪器,构建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风险预警算法模型,对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电磁辐射等水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动态、实时地监测、综合分析预警。职业健康监测预警体系的建成和投运消除传统人工定期检测的缺陷,实现对职业危害因素全面、长期地控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20.
应急救援是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树立”“三坚持”“三加强”的重要内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围绕加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正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