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这种去除排放废水中氟和磷的新型高效吸附剂是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技术研究所新发明的。这种吸附剂对于净化家庭生活废水以及氧化铝冶炼厂和硅酮制造厂排出的含有较多氟的废水特别有效。将氢氧化镁置于50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焙烧,生成的氧化镁就成了这种吸附剂。它几乎能100%地吸附溶解在水中的氟和磷。  相似文献   

2.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性因子,也是废水中难以去除的物质。当前世界水体富营养化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地区出现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随着社会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关注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不断加强,排放废水中的磷含量控制越来越严格。因此,寻找高效、廉价、可行的废水除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镧改性吸附剂除磷在费用投入和除磷效果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进一步促进镧改性吸附剂除磷研究的深入开展,文章综述了镧改性吸附剂除磷的原理、常用镧改性吸附剂的种类及其研究现状、镧改性吸附剂除磷的影响因素等,展望了镧改性吸附剂除磷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镧改性吸附剂除磷的不足和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技术研究所的猪狩俶将,研究出一种可除去污水中磷和氟的高效吸附剂,它主要应用于净化家庭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氟化物的污水以及炼铝、制硅工业污水等方面,这种吸附剂的成份是氧化镁,它是由氢氧化镁经500℃左右的温度烧得的。实验表明,在含磷浓度为7—10ppm的1升水中,加入约400毫克的氧化镁粉末,可将磷的浓度降低到原来的1%,氟从50ppm下降到  相似文献   

4.
废水中磷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以燃煤锅炉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造而成的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磷酸根。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磷酸根基本上服从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吸附过程属于吸热过程。在实验范围内,提高pH值、降低液固比均对吸附有利,磷酸根的去除率达97%。  相似文献   

5.
废渣是磷肥生产中大吨位废弃物之一。仅一个工厂,随渣丢失的磷量总计为4-6千吨,氟13-14千吨〔1〕。因此,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氟磷渣可成为重要的氟源和磷源。但是,渣中这种低含量的主要有用组分(氟和磷)不超过8一10%,这使得渣的加工变得非常复杂化。因此,目前广泛地进行了以开发净化废水新方法为目标的研究,要求新方法在净化废水的同时保证能解决渣的利用问题。采用分别沉淀组分成为有用产品(氟化钙和磷酸钙)的梯级净化法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该法的重点是:使用钙的化合物中和酸性氟磷废水,在PH3-4情况  相似文献   

6.
云南抚仙湖流域磷化工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抚仙湖流域磷化工厂附近农田和区域内地表径流污染物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距磷化工厂越近,农田灌溉水、土壤、农作物中污染物含量越高。磷化工生产排放的废水和废渣淋溶废水严重污染了附近农田灌溉水,从而造成农田土壤氟、磷积累,最高分别超过对照农田土壤氟、磷含量35和37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茎、叶蓄积的高浓度氟、磷主要来源于受磷化工排放废水和废渣污染的农田土壤。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废旧锌锰电池的阳极材料净化模拟废水中的磷,探讨了净化过程中p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和磷初始浓度等操作条件对磷净化效果的影响,找出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净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发现pH对磷净化过程有显著影响,含磷废水净化过程中适宜的pH为8.0;随着吸附剂加入量的增加和初始溶液的降低,磷的净化率逐渐增加。锌锰电池正极材料对水中磷的净化过程速度较快,5 min即可使磷的吸附率达到93.41%。对平衡吸附容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磷净化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表示,Langmuir方程参数Q0为12.41 mg/g,Freundlich方程参数n为2.927,用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模型。锌锰电池正极材料可以有效净化废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8.
含TNT,TNBA,DPA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18种吸附剂进行筛选。从而选了一种较好的吸附剂-简称白球,用其对TNT酸性废水、TNT中性废水、TNBA和DPA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表明,这种处理方法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简便易行,该吸附剂吸附后,可用简单化学方法再生,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18种吸附剂进行筛选。从而选了一种较好的吸附剂──简称白球,用其对TNT酸性废水、TNT中性废水、TNBA和DPA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表明,这种处理方法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简便易行,该吸附剂吸附后,可用简单化学方法再生,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含氟废水的粉煤灰吸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阎存仙  谭奎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7):30-33,41
采用热电厂库弃物粉煤灰为吸附剂,对氟离子浓度为100 ̄500mg/L含氟废水进行了除氟研究,并搪塞了除氟机理。结果表明,除氟性能与粉煤类的粒径大小,吸附时间,氟离子初始浓度,废水的PH值,温度等有关,粉煤灰-氟离子体系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氟离子在粉灰煤表面形成了氢键吸附和取代吸附。除氟率达90%以上,除氟后的饱和灰烧制成砖块,对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除去工厂废水中的有毒金属和低浓度放射废水中的放射物质等,可以使用吸附剂吸附处理的方法。与有机物的吸附一样,也可使用活性炭处理。对于金属来说,可使用沸石、蛭石、螯合型树脂、磺化媒、硝基腐殖酸等来处理。使用这种重金属吸附剂处理的优点是:装置简单,处理所需时间少,装置小型化。但是,它的吸着容量大,必须使用完全;吸附剂若价贵则实用性差。该吸附剂的废弃物处理时必须十分注意。对于这种吸附剂来说,金属离子有离子结合和螯合结合两种。最近,在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化学技术研究所,利用硝酸氧化、亚硫酸还原工艺从石油精制残渣的沥青中制造螯合物质,已成功地制得了廉价的吸附剂。用重金属  相似文献   

12.
镁铝LDH制备表征及吸附磷酸根离子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茜  杜倩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3):102-104,12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碳酸型及硝酸型Mg-Al-LDH(层状双氢氧化物)粉体,并对两种不同阴离子的LDH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红外光谱表征;又将其作为吸附剂,对水中磷酸根离子的去除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LDH的晶体结构基本相似;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且碳酸型LDH除磷效果更佳。通过对模拟废水及实际废水进行吸附实验,得到了LDH除磷的最佳条件。镁铝LDH在废水除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阎存仙  周红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33-34,36
迷了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探讨了含磷为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在含P浓度为50-120mg/L,粉煤灰用量每50mL为2-2.5g,粒径范围140-160目,PH中性的实验条件下,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活化赤泥吸附除磷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铝矿工业赤泥为原材料,采用酸活化、焙烧活化、热酸活化方法进行活化处理,得到除磷吸附剂,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和磷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除磷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赤泥具有较好的除磷能力,酸活化赤泥和焙烧活化赤泥对磷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55.2、144.2 mg·g-1.热酸活化赤泥除磷能力更强,其对磷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02.9 mg·g~,经过热酸活化后的赤泥即使在pH值波动较大时也能很好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溶液pH显著影响磷去除效果,在pH为7时得到最大去除量.  相似文献   

15.
赤泥处理含磷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赤泥为吸附剂,用静态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赤泥对模拟含磷废水除磷的一般规律,并进而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赤泥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其静态吸附行为较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15.5℃时其饱和吸附能力在0.766 mg/g.其动力学行为遵循Bangham方程和Elovich方程.影响赤泥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吸附时间、G值、溶液pH值和赤泥投加量.  相似文献   

16.
树脂基纳米钛锆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同步去除水中磷和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为基体,负载纳米钛、锆氧化物,制备新型树脂基纳米钛锆氧化物复合吸附剂TiZr-D201.通过吸附等温线实验、pH影响实验、竞争吸附实验、动力学实验及柱吸附实验,并结合对吸附剂的表征,探讨了复合吸附剂对水中磷和氟的吸附性能和相应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pH值为5.8,温度为308K时,Ti-Zr-D201对磷和氟的Langmuir拟合最大吸附容量分别是34.9 mg·g~(-1)和35.1 mg·g~(-1),且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的,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与磷相比,pH值对Ti-Zr-D201吸附氟的影响更为显著;选取SO_4~(2-)、NO_3~-和Cl~-作为竞争离子,Ti-Zr-D201较基体D201表现出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Zr-D201在吸附平衡前存在两个不同的吸附阶段;柱吸附实验表明Ti-Zr-D201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良好的动态吸附性能,并且可再生循环使用,具备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纺织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按活性炭、矿物吸附剂、煤及煤渣吸附剂、天然废料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吸附剂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研究的进展情况。文中指出,廉价高效、因地制宜的新型吸附材料的开发,是一项极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吸附法除氟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处理中应用的除氟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吸附法是处理高含氟水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及新型的氟吸附剂的特点及应用概况,其中包括:铝盐吸附剂、铁盐吸附剂、稀土类吸附剂、生物类吸附剂以及其他类型的吸附剂;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及新型的氟吸附剂的除氟作用机理,并对今后的除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将废砖作为除氟吸附剂材料为目的,对废砖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实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pH值、温度、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影响因素对改性废砖吸附废水中氟的性能影响,并实验考察了改性废砖对氟的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铝改性废砖对氟的去除率更高;pH在1~3之间,Al-废砖与氟的投加质量比率为110∶1时,Al-废砖对氟的去除率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Al-废砖对氟的吸附性能,且吸附反应在进行2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在25℃,pH=2,投加比例为110∶1的条件下,Al-废砖对氟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容量为9.72 mg/g。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制备的污泥基吸附剂A、B、C和市售果壳活性炭分别对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甘油磷酸钠不同的磷溶液进行吸附除磷,研究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溶液pH值以及磷溶液初始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基吸附剂对磷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2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磷去除率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单位吸附剂的吸附量会降低;磷去除率随着磷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吸附量随磷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污泥基吸附剂含铁量的增加,磷溶液解析pH值也越小;同时在对生活污水吸附除磷试验中发现,污泥基吸附剂A、B、C磷去除率均好于市售果壳活性炭,分别为73.4%、85.2%、93.6%、7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