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环境监测事业的关键。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新机制和体制才能促进环境监测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探讨了树立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环境监测机构的机制和体制创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呼吁,要把环境保护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科学发展,一看环保,二看民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也决不能忽视环保来搞发展。必须把环保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推进绿色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冯之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软科学专家,较早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并且一直力推循环经济的发展。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循环经济立法起草小组组长。冯之浚先生认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结果。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才能提高发展质量。为此,本刊特别邀请冯之浚先生撰写《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阐述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应如何认识和定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从理念先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及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优势、原则、发展模式,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其本质是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支柱的新型发展模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内在统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一些地区通过实施绿色发展,已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典型模式,如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发展建设等案例,其经验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低碳经济中中国发展物流业的途径研究,首先介绍了在低碳经济中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在低碳经济中中国物流业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中国物流业成本问题、中国物流业信息化问题、中国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问题和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问题,提出在低碳经济中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途径是中国物流业信息化程度的发展、中国物流业效率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发展、物流业设施和技术装备发展和专业物流业人才的发展,为中国发展物流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加强碳管理,量化碳排放”是企业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是从企业低碳战略的制定,到企业低碳发展的改进和完善,最终达成企业低碳实务.企业的低碳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低碳认证的保驾护航,低碳认证可以帮助企业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正视碳挑战、化解碳压力、迎接碳机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芜湖市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态旅游高速发展,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主流.为了能使芜湖市的旅游业稳健地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芜湖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效益功能进行定量分析。总结芜湖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发展潜力大;品位低,特色不突出;开发程度低,规模小;经济环境较好,通达性强。由此提出芜湖市的生态旅游发展应该是,不同区域采用相应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北部为自然和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东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西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模式;南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芜湖市旅游发展前景,对芜湖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与中国的资源科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先后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资源科学研究也从最初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中以《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资源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前者推动了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后者促进了中国资源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进而推动了资源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全文在回顾与展望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与中国资源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初期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关资源科学发展的3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建珍  陈芸 《环境保护》2013,41(2):60-61
从1882年上海点亮第一盏电灯至今,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130多年的风雨历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电力工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已进入重化工阶段,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对电力工业发展形成严峻考验.而在倡导绿色能源的今天,电力人也深深体会到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电力行业长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水利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深入分析国情和水情的演变,合理划分水利发展阶段,对于水利发展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于水利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术研究上尚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论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全面认识水利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分析水利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间供求关系的演变趋势,进而评判水利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水利发展供求关系分析的水利发展阶段划分方法:通过考察水利发展供求关系演变,结合水生态环境变迁趋势,选取代表性的节点年份,定量指标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地确定水利发展阶段分期。通过上述理论和方法,将百年中国水利发展(1949年至2050年)划分为7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一在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肩负着我国提升内陆新兴经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任,是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动机与核心增长极。其产业发展方式是: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环境优、市场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其经济运行模式是:注重内涵发展、注重融合发展、注重高端发展、注重创新发展、注重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关键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机制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我国也正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把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实施绿色发展,是潜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对徐州矿务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与指标体系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并明确了徐州矿务集团发展经济的重点是建设三大循环经济区,给出了三大循环经济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新理念与新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一道,成为指导未来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本文对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措施等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出通过供给侧绿色转型、消费绿色转型、财政绿色转型、金融绿色转型、绿色科技发展、新型城镇化、核算制度改革、绿色考核制度8项关键举措,实现绿色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低碳企业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工信部节能司司长周长益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重化工业要继续发展,对能源、资源消费的绝对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下一步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会更加突出。所以.在“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8.
乔琦  白璐  李艳萍 《环境保护》2013,41(7):18-21
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方向及近期的工作部署进行了具体安排,这也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的出台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和谐地发展,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必须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本文以广西省为例,通过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及对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共享发展理念有其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在横向上表现为内在结构的体系性和外部关联的整体性,在纵向上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逻辑是社会主义共享发展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历史必然性。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实践性,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是引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享发展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