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明贵州省湿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0-2010年的变化状况,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湿地NP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11 a间贵州省湿地面积增加了134.1 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幅度明显;(2)湿地年均NPP值缓慢下降,2002年年均NPP值最大(764 g/(m~2·a)),2010年年均NPP值最小(647 g/(m~2·a));(3)湿地NPP空间分布规律呈自东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低生产力湿地植被主要出现在湖泊湿地,且面积不断增加;(4)综合分析各市湿地NPP值得出,黔东南州NPP值最高(835 g/(m~2·a)),毕节地区(526 g/(m~2·a))和贵阳市(587 g/(m~2·a))较低;(5)2000-2010年间NPP变异面积呈增加趋势,NPP年均变异系数也逐年上升,说明湿地生态系统近10年间变化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贵州高原植被生产力分布特点及其与地形变化的关系,该文使用MODIS下的MOD17A3H、MCD12Q1数据,辅助以DEM数据和GF1数据,利用移动平均趋势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栅格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威宁县2007-2015年间的植被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与海拔、地形起伏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5年之间,威宁县9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均值为607.04g/(m~2·a)(以C计),年增长率8.69 g/(m~2·a)(以C计)。(2)NPP均值林区大于草原,草原大于农业区;农业区域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林区NPP变化不大;(3)NPP分布与海拔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不明确;地形起伏度与NPP相关性显著(sig=0.015),呈正相关,提示地形起伏大的区域NPP值越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规律并探明其驱动影响因素,对于深入了解植被时空变化,指导因地制宜的生态恢复与管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MODIS NPP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通过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探究西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稳定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揭示不同类型植被NPP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0~2021年西南地区植被NPP、 NPPPre(仅气候变化影响下植被NPP)和NPPRes(仅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NPP)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在不同类型植被中,除乔木类植被NPPRes以-0.183 g·(m2·a)-1的速率呈微弱下降趋势外,其余类型植被NPP、 NPPPre和NPPRes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类植被NPP、 NPPPre和NPP<...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主要植被类型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的近50年上海市农田净初级生产力(NPP)以及1987、1997和2004年上海市的TM遥感影像数据,分别计算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上海市农田生态系统NPP总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只考虑气候变化,1961~2006年上海农田年平均NPP值增加了64.37g·m-2(以C计),平均每年增长1.43g·m-2.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均与NPP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上海农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1987年的76%递减到2004年的43%.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双重因素的驱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农田NPP总量减少了42%;相对于气候变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农田NPP总量影响较大,其中,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土地利用变化对NPP总量变化的贡献率占78%;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率达92%.  相似文献   

5.
2000~2010年贵州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贵州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0~2010年的变化状况,以2000~2010年植被NP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 IS和SPS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间,草地、城镇用地、阔叶林、针叶林和湿地等面积呈增加趋势,而灌木林和农田则持续减少,其中农田面积变化尤为明显;2000~2010年贵州省植被NPP变化较大,NPP变化范围为778~889 g/(m2·a),平均值为828.1 g/(m2·a),NPP缓慢上升趋势;全省NPP分布有明显地域性差异,铜仁和六盘水为显著增加(P0.05),其余地州市增加缓慢(P0.05)。黔东南年均NPP最高((927±111)g/(m 2·a)),毕节最低((725±107)g/(m2·a))。NPP变化趋势为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而往西北方向NPP波动程度明显;阔叶林和灌木林缓慢下降,而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则上升。NPP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  相似文献   

6.
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学过程模型,利用1982~1999年间NOAA-AVHRR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其相匹配的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结合植被和土壤质地等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的总NPP为0.21PgC·a-1(1Pg=1015g),约占全国植被NPP总量的12.43%。NPP的总体分布趋势是,自东南至西北递减,这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18年来,青藏高原植被的NPP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从1982年的0.19PgC增加到1999年的0.24PgC,年平均增加速率约为1%;其中,青海省的东南部、西宁地区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西藏东部的横断山区和雅鲁藏布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的NPP增加显著。除10月和12月的月平均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外,大部分植被类型的其它月份大都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降水是控制草原植被生产力最关键的因素. 为探明降水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波动及其对草原植被的响应机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选用反映年际降水量波动的降水集中度和偏离期2个因子,将以地面光谱生物量模型计算获得的草甸草原植被NPP(net primary production,净初级生产力)与不同周期降水量和降水波动因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年际降水量波动对草甸草原植被NPP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以年内4—7月为关键期,Pk(关键期累积降水量)对草甸草原植被NPP的影响最大,Cdk(关键期降水集中度)平均值为0.439±0.182,dk(关键期降水偏离期)平均值为31.6 d,变幅为-3.6~94.2 d. ②以Pk和以旬为单位的Cdk、dk构建的草甸草原植被NPP估算模型,y=-52.11+88.957Cdk+0.724dk+0.953Pk,能较好地反映草甸草原植被NPP与降水波动之间的关系,模型估测精度可达91.0%. 因此,在半干旱草原区,利用基于遥感植被反射光谱构建的NPP模型计算草甸草原植被NPP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与样方调查结果有极高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可以表征植物生长状况,同时也是碳循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用2000~2020年MODIS NPP产品和山西省高程、坡度、降水、气温、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等多源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山西省及其煤炭国家规划矿区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山西省NPP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以C计)为6.7g·(m2·a)-1.不同用地类型的NPP总量差异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2) NPP变化空间异质性明显,山西省西部和北部区域NPP均值较低,而东部和南部区域NPP均值较高;三大煤炭基地NPP相比较,晋东基地>晋中基地>晋北基地;(3) NPP和降水相关性较高,全省62.2%的区域降水量与NPP变化呈显著相关(P<0.05),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部和东部.NPP变化与气温关系较弱,两者显著相关(P<0.05)的区域仅占1.10%;(4)应用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不同...  相似文献   

9.
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驱动着草地生产力的变化,厘清驱动黄土高原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具体因素是理解和掌握该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关键。文章使用MOD17A3 NPP数据分析了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动态,并收集表征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14个因子,以生物气候带为研究尺度,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研究区草地NPP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NPP总量以平均每年9.6×105t的速度增加,空间上NPP呈显著增加(P<0.05)趋势的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94%,草地NPP年增加率呈沿生物气候带从东南到西北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荒漠带上,城镇化、降水量和湿度因素驱动草地NPP总量变化,城镇化因素贡献的效应大小约为其他2个因素的2倍;荒漠化草原和典型草原2个带联合的区域上,城镇化、第一产业水平、降水量、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和湿度等因素对草地NPP总量变化均产生影响,其贡献效应大小依次为:2.558、1.159、0...  相似文献   

10.
研究西南地区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0~2021年MODIS NPP、1999~2021年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和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残差分析、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西南地区陆地植被生态系统NPP时空演变及其对驱动力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2000~2021年西南地区植被NPP呈波动上升趋势,速率为3.54g·(m2·a)-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农田、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NPP均呈上升趋势,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空间上,西南地区植被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为89.06%,显著上升和极显著上升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西部,以及云南和贵州交界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南地区植被生长具有双重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农田生态系统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比均高于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西南地区植被NPP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呈明显地域差异.区域尺...  相似文献   

11.
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区的农业活动、特别是沙漠绿洲的开发,改变了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几年来的沙漠绿洲气候与防风林的研究、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察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区最近43年来的沙漠绿洲开发已改变着那里的局地气候环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的方向发展着。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决定这两种反馈作用的是大环境的变迁和绿洲开发利用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和按自然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2.
和田河年径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根据和田河实测年径流资料,应用小波分析、R/S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和田河年径流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和田河年径流存在减少趋势,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通过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上游出山口处两支流的径流变化主要受气温升高的影响,下游入塔里木河处除受降水减少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水土资源开发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是其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嘉山台地电阻率数字化改造后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在台址条件、资料质量、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了地电阻率观测中的非震现象、典型干扰的变化及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对干扰机制也进行了必要的判断,同时对嘉山台地电阻率的映震效能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为同类型地电台有效地识别和排除干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乌海市几年来的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及呼吸道疾病患病率的统计,从乌海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工业结构以及环境空气现状,结合乌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最近六年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从室内、外诸方面探讨了乌海市大气污染现状的成因,提出本市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与大气污染间的必然联系,并对改善乌海市大气环境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为当地政府环保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下,太湖流域汛期河网水位上升明显,洪涝频发。论文基于流域腹部地区站点日降水和水位资料,对历年降水和水位进行分等级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及差异;并采用两变量弹性分析方法探讨水位对降水变化和以城镇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1954-2006年汛期和非汛期高等级(8~10级)降水占相应时段总降水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而低等级(1~3级)降水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即降水集中程度在增加。水位变化呈现类似特点,并且高等级水位的集中程度增加更为显著。②基准期(汛期1954-1985年,非汛期1954-1987年)水位变化对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相对期(汛期1986-2006年,非汛期1988-2006年)的城镇化弹性系数比较显著,其造成水位变化的贡献率在非讯期已接近降水的贡献率。因此,以快速城镇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影响,在研究区水位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实施变更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加强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典型草原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揭示典型草原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内蒙古两个站点近20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的基本事实和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得出:年内土壤水分基本呈双峰曲线变化,春季化冻(04-08)到入冬前(10-18)的土壤水分平均相差5.3mm,大多数年份土壤水分年内可以达到平衡;年际变化有每隔7~8年走势发生改变的趋势;垂直向水分变化主要发生在60cm以上土层中,近几年深层变幅有增大的倾向;蒸降差与土壤水分变化呈相反趋势,生长季蒸降差对土壤水分的干扰最大.样本站0~50cm土层的最大容水量为85mm和135mm,多数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在40%~60%以上,有较强的调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苍洱地区居址环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民族学和考古学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可将苍洱地区居址环境划为4个历史变迁时期:4000多年前的先民们居住在沿海拔2500~2200米一线的一些向阳避风的苍山台地上。海拔2200~2000米一线的苍山脚下为汉晋时期先民们的聚居点。海拔2000米左右,沿滇藏公路一线的白族村落大致在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形成。海拔1975米左右,今洱海边的白族村落大多数在元明清时期形成。其趋势是从高处往低处下移,随苍山上升,洱海水位下降,利用滩地形成新的居民群。其形成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加强洱海保护是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中游天然径流多时间尺度变化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运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上中游天然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河川径流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并对径流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黄河径流的变化规律、开发利用管理黄河水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赤潮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97年冬季和1999年夏季发生于广东省饶平枯林湾海域的棕囊藻赤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棕囊藻赤潮的爆发是海洋环境变化和棕囊藻自身特性共同决定的,长期集约化养殖引起枯林湾海域的N、P、Fe、Mn浓度较高,特别是Fe浓度明显高于广东沿海的其它海区,为赤潮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棕囊藻增殖过程中对DIN(可溶性无机氮)的需求量较高,特别对NO3^--N有明显的主动吸收,与DIP(可溶性无机氮)相比,海水DIN浓度恢复速率较慢。可能成为限制棕囊藻赤潮的规模和持续时间的关键因子,海水温度的异常增高及降雨量偏少,与棕囊藻赤潮的发生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