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虹  曾光明 《青海环境》2003,13(4):177-180
文章介绍了重金属的存在,生物效应及其污染危害,系统归纳了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治理技术成果.阐明利用高等植物、天然水生态系统和微生物方面的相关技术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上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监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探讨运用生物的敏感性来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生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积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重金属在水生生物体内(包括鱼类的鳃、软体动物及贝类的肾、肝和肌肉等组织器官)蓄积研究现状及蓄积规律。利用生物积累的特性,为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及生物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了备受国内外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相比于传统单一生物炭,生物炭复合材料具有循环利用性能更佳、吸附能力更强、修复选择性更广等优点,是一种稳定的、应用前景广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系统性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炭改性优化方法以及吸附重金属相关机理,讨论了生物炭应用于土壤污染修复领域存在的潜在环境...  相似文献   

5.
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综述,得出微生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比较复杂,与离子交换有密切关系,常用吸附等温线评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由于研究的历史比较短,生物吸附的工艺应用、机理分析、生物固定化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了分析,得出微生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比较复杂,与离子交换有密切关系;常用吸附等温线评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由于研究的历史比较短,生物吸附的工艺应用、机理分析、生物粒化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昝逢宇  赵秀兰 《青海环境》2004,14(1):15-18,40
用微生物体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是一项新兴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藻类、细菌、真菌等是生物吸附剂的来源 ,它们对多种重金属都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文章从细胞壁的结构特性概述了藻类、细菌、真菌等对重金属吸附的机理 ,介绍了它们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植物效应为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提供了链接,本文就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问题,探讨了植物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的关联关系。阐述各种植物效应在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监测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存在的某些不足。根据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结论,可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采用不同的植物应对措施,如可以尝试应用避性排斥型植物在生物有效性低的污染土壤上生产出非污染的农产品,为进行安全农业生产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传统方法在投资和运行费用上都较高,加之沉淀去除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生化法去除重金属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生物吸附法、生物絮凝法、微生物代谢法和植物吸收法。生化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成本低,效益高,易管理,可回收重金属,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号。  相似文献   

10.
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生物吸附法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综述,得出微生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比较复杂,与离子交换有密切关系,常用吸附等温线评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由于该研究历史比较短,生物吸附的工艺应用、机理分析、生物固定化等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使其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生物沥滤污泥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物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和Hakanson指数法对沥滤前后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菌)对Cu、Cd的脱毒作用优于氧化硫硫杆菌(A.thiooxidans菌)。沥滤后污泥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能下降91.0%以上,且A.ferrooxidans菌沥后污泥的潜在生物毒性最弱,其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84.75,是生物沥滤去除城市污泥重金属工程应用的适合菌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目前研究最多的汞、铬、镉、铅和砷等重金属,详细分析了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价态变化、吸附与解吸附作用、吸附和共沉淀作用等动态过程;简要地阐述五种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危害;重点讨论了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采取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和生物修复技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     
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中,有两起是重金属污染损害人体健康:一是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废物稳定化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综述重金属废物的处理技术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重金属危险废物的药剂稳定化机理和方法 ,提出重金属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镉、铅、锌等,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极大危害。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技术主要包括工程修复法、物理化学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生态、高效的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南充市不同区域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运用单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充市农村土壤重金属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受到了重金属轻污染。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Hg、Ni、Cu和Zn。52.8%样点受Cu轻污染,41.7%Zn轻污染,8.3%Hg轻污染,36.1%Ni轻污染,2.8%Ni中度污染。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高原 《四川环境》2012,(4):87-89
本文通过多年滇池底泥的采样监测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对数衰减模型评估滇池的底泥质量状况,希望摸清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评价其对水生生物的风险,为底泥疏浚、截污护岸的滇池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以地积累指数法评价,(1)滇池监测断面底泥质量呈现轻度污染,镉出现一定程度富集,汞在个别监测断面也出现富集情况;(2)6种重金属污染排序为镉>汞>铅>铜>铬>砷;(3)从监测断面来看,海口西污染程度较重,滇池南底泥质量较好。采用对数衰减模型评价,(1)滇池监测断面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生物风险,应引起重视;(2)从产生可以观察到毒性效果的可能性大小看,6种重金属潜在危害可能性排序为砷>铅>铜>铬>镉>汞;(3)从监测断面来看,白鱼口和观音山中潜在危害可能性大。从富集污染程度分析,海口西监测断面的底泥污染最重,可考虑在海口西监测断面附近进行一定的底泥疏浚工程。从而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滇池监测断面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生物风险,应引起重视,但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8.
我国蔬菜和蔬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一般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想  张勇 《四川环境》2008,27(2):94-98
本文对我国部分城市农用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重金属污染在蔬菜种植土壤和蔬菜中主要是以Pb、Cd、Hg为主,且工业城市和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尤为突出。分析了植物吸附重金属的一般规律与影响因素。为防治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概述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李然  李嘉 《四川环境》1997,16(1):18-22
重金属污染是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水质模型是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方法之一,作者在对溪落渡水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工作过程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有关资料,本文概述了目前常用的重金属迁移转化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建立该模型时所涉及到的重金属存在形态、污染特征,迁移转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重金属废水排放量增加。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水体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