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柴静自费所拍反映中国雾霾状况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被禁播了。这在中国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如果不被禁播,那才是意外。藏着掖着捂着,不让知道,不让参与,正是造就今日雾霾的罪魁。中国环境已濒临崩溃,这是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首先从呼吸的空气上:中国人呼吸的空气质量从雾霾铺盖的面积上可见一斑。2013年1月29日媒体报道说,中国部分城市近日受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灰霾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更有严重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央视《新闻1+1》报道,今年年初的天气,给多少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沉重印象: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一个月内,四次严重雾霾天气接连发生,一个月内,仅有五天没有雾霾。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被严重污染的城市?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此疾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要素被工业化和发展过程所破坏,呼吸的是雾霾、吃的是被污染了的食物,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没有保障,挣的钱全为医药"埋单",这样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宁夏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也绝对不要发臭的GDP!"这句话出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书记李建华之口,倒是让人感到几分安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与此相伴,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并日趋严重。时至今日,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空气、水、土壤,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正在遭遇严重破坏,雾霾、"毒土地"、"癌症村"、"牛奶河"等密集出现。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9,(1):42-42
人类正对自然环境造成深重的影响,而且愈演愈烈。目前足有60亿人生活在地球上,到本世纪中叶还有可能新增9亿人口。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充足的清洁水、食物、住房和能源,而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势必造成深远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5.
今年,由于气象等因素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特别是1月10日以来,长春市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为积极应对出现的污染状况,保护市民身体健康,长春市环境保护局迅速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我省和长春市两级环保部门采取了联防、联控、联动措施,积极应对雾霾天气影响,打响了春城空气质量综合整治战役。长春市之所以持续出现雾霾天  相似文献   

6.
正亲爱的孙女玛丽娅:你好!马年年初开始的雾霾,在那些时日让你咳嗽、发烧,看着你受煎熬我心里很难过。虽然我们买来空气净化器,屋里的空气相对清洁些,或者说,应当达标。但是,一眼望出去,连对面的楼都灰蒙蒙的看不太清楚,让人伤神。你的清澈的视线,被阴暗的雾霾遮蔽着,我只能用我心灵的阳光来为你扫清雾霾。的确,北京的天空,曾经很蓝很蓝。但是,近两年来,北京屡屡遭遇雾霾。这是因为我们一度只顾了经济发展,倚重GDP指标。于是,顾  相似文献   

7.
<正>6省市深陷“霾”笼、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长达5天的“十面霾伏”。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成为去冬来袭雾霾之最。频繁来袭的雾霾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环境保护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久前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  相似文献   

8.
正气候变化加剧了北京冬天的雾霾天气《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近年来北京冬天雾霾天气频发,持续时间长,给人民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雾霾天气的产生依赖于一定的天气条件,比如冬天的弱北风、大气的高热稳定性等,那么气候变化是否会通过影响这些天气条件,对雾霾天气产生影响呢?围绕这个问题,蔡文炬等人构造了霾天气指数(Haze Weather Index,HWI),用于表示天气条件是否有利于形成雾  相似文献   

9.
要闻     
正新加坡立法处罚境外污染企业据路透社报道,2013年受邻国印度尼西亚种植园企业烧山开荒的影响,新加坡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为此,新加坡议会日前通过了一项法案,将对导致雾霾的企业进行处罚,不论这些企业是否在新加坡境内运营。该法案将在总统签署后生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需求,政策引领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据统计,我国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近120亿吨,其中畜禽养殖废弃物近40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33亿吨、建筑垃圾约24亿吨、主要农作物秸秆约10亿吨、生活垃圾约4亿吨、再生资源约3亿吨、其他6亿吨,年均增长5%~7%,累积堆存约800  相似文献   

11.
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是解决区域雾霾问题的重要手段,雾霾污染的城市联动和交互作用是雾霾区域协同治理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标准偏差椭圆方法,分析了京津冀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和空间重心转移轨迹,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京津冀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驱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密度等均对京津冀雾霾污染产生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产生负向影响。本文从构建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区域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城市空间管控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群雾霾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能源危机,全球对于新兴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在当前世界能源大家庭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由于近些年雾霾天气的增多,导致光伏太阳能发电受到了严重挑战。本文以上海为研究基地,以1年多来连续监测所得的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光伏组件日发电量受雾霾程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十五”以来,火电厂脱硫、电除尘、布袋除尘、水污染治理等领域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产业年均增长幅度长期保持在15%以上(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3.5万余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年产值约7900亿元。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预计,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将继续保持12%~15%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一五”末(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预期将超过1.1万亿元。其中,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洁净技术产品产值25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报道,四分之一国土持续雾霾、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空气、水、土壤,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正在中国遭遇严重污染。渐成灾难的立体污染中,谁能独善其身?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新华社提到的这一组数据,以令人震惊的粗线条勾勒出当今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再次敲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于2013年9月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本研究测算了实施该行动计划所需投入资金,并定量评估了可能给中国带来的社会、经济、健康等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直接投资共计需要资金约1.84万亿元,其中优化能源结构、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的投资需求约分别为2844亿元、14 067.66亿元、915.44亿元和615.72亿元;2017年全国因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而减少的慢性死亡人数平均约为11.0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0.15‰,各地损失寿命年限均有所下降,即寿命有延长趋势;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为正效应,在2013—2017年,计划的实施将拉动我国GDP增长约20 403.01亿元,增加就业岗位约291.13万个。本研究对政策评估研究及未来大气污染治理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雾霾天气频发,雾霾污染问题愈加严峻。选取长江经济带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莫兰指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分布上,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征,但整体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成因上,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的主要因素,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工业产业比重越大,雾霾污染程度越严重。从能源结构、产业升级和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雾霾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心发布的PM2.5浓度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雾霾污染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市的雾霾污染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具有正向影响,即本地雾霾污染越严重,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就越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雾霾污染会削弱经营绩效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正向影响,即雾霾污染越严重,经营绩效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越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雾霾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也揭示了雾霾污染对经营绩效和企业环境责任之间关系的调节影响。该结论对于加强雾霾治理和推动企业良好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京津冀地区公众,围绕雾霾污染的基本情况、影响状况、预防与治理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认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居民对雾霾污染有一定了解,认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与汽车尾气是京津冀雾霾污染的主要成因;近70%的居民认为雾霾污染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大多数居民在雾霾天气会选择防护措施,认为调整产业、能源结构应是治理京津冀雾霾污染的首要措施,34%的居民认为短距离出行尽量选用公交、自行车。通过准确了解京津冀地区公众对于雾霾污染的认知现状,从政府和公众两个方面提出京津冀雾霾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结合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以PM2.5平均浓度值为指标,对吉林省县域雾霾污染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吉林省县域雾霾污染总体趋于严重,绝对与相对差异均呈扩大趋势。(2)县域雾霾污染呈现出"中部高、两端低"的峰型格局,空间集聚趋势由增强逐步减弱。(3)雾霾污染对经济、人口的敏感性较强,不同地区雾霾污染的影响因子具有方向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转型、人口格局优化等是推动吉林省县域雾霾治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东三省的雾霾天气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而最近,辽宁省就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空气污染。其实,最近出现雾霾天气的不只是以往的东北、华北地区。据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