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报告还特别强调,“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宣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同时也为环境宣教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管理》2013,(4):47-47
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工作在京正式启动,同时,腾讯公益频道“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网上调查问卷系统”也正式开通。本次调查是北京市环保局、腾讯公益频道和全国众多大学生环保社团联合支持的首次全国性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项目,旨在客观反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以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景平 《绿叶》2010,(3):52-55
环保部门也不一定能够说清究竟何为“生态意识”——心里明白咋回事,直接下定义却挺难。然而.概念的“生态意识”只是理论家的东西,民间没有,“宫廷”也没有。实践中真实的“生态意识”经历了从浑沌、朦胧,再到清晰、主动的一个过程,而只有国家把生态意识上升为政治意志了,道德与无意识层面的公民生态意识才能做到“集体在觉醒”。  相似文献   

4.
关音 《环境教育》2012,(4):59-61
环保NGO的活动与公众在参与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公众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5.
汪树东 《绿叶》2012,(5):51-57
若想让人类文明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文学必须接受生态意识的浸润,实现看护大地、叩问灵性的功能。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颇为坎坷而曲折,改革开放前,中国当代作家还没有创作生态文学的自觉意识,较早地呈现出生态意识的是80年代一些志在反思历史的知青小说,到了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生态问题,生态文学作品体裁齐备,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不过,当前中国生态文学还存在模式化写作的局限,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冲突的复杂情况,对人性的矛盾状态缺乏洞察。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口号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5年"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主题。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新《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  相似文献   

7.
卢风 《环境教育》2008,(3):29-31
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的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若不能落实到每个公民的行动,就只是一句空话。这就需要通过环境宣传教育来建立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了解人与环境的互动,培养对环境的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省成为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继而成为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将引领和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福建省南平市是福建省的重要生态屏障和闽江源头,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在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为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与当下初高中教育仍然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密切相关。建议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青春动力,培养国家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9.
盖光 《绿叶》2014,(4):21-25
正环境意识需以生态意识为基础,且由家园意识、生成意识、过程意识、公共意识、代际意识及未来意识等多样合成。其趋近环境公平与正义,是人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当其引导环境公共策略的培育及公众自信力的养成时,就必然走进人们的生活,融入寻常百姓家,必然会激发公众的优存热情,提升自信额度,促使人类自警、内省,也助推"情理"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0.
陶德田 《环境教育》2013,(Z1):31-34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肩负着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承载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新的前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我们努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鼓与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游客人数的日益增加,在传统旅游理念的路线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已无法承受旅游业所带来的影响,生态环境已遭受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就此,实施生态旅游成为了必然选择。以实施生态旅游的荷兰泰尔斯海灵岛为例,找出实施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总结出实施生态旅游的主要组成。根据调研结果,生态旅游的实施重点在于对大众及社会的生态意识宣教,只有大众及社会的生态意识提高到一定高度,才能从根本上彻底实施生态旅游之路。同时,大众生态意识决定着生态旅游实施的总进程。  相似文献   

12.
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将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态修养的合格公民,必将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和队伍保证,必将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写在前面的话上海市环保宣教中心成立于1984年。按照党的十八大"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的要求,上海市环保宣教工作坚持"服务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14,(4):33-43
正2013年环保部宣传教育司启动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依据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通过转变宣传教育模式而推动公众参与等方式,来全面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疆环境保护》2013,(Z1):2+55
2013年10月21日至22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自治区政协共同主办的提高全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座谈会围绕’‘美丽新疆·中国梦"主题,共商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美丽新疆大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4,(3):4-4
正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报告发布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公布我国首份、历时一年调查研究形成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  相似文献   

17.
当前,要认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新形势带给我们的新挑战、新机遇、新任务,进一步创新与改进宣教的内容、形式。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一理念昭示了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为加强生态文  相似文献   

18.
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海洋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只有树立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以生态友好、环境友好方式开发使用海域,才能确保海域利用的生态安全。在当今世界资源与能源消耗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海洋作为地球上的最后疆界,已成为人类发展赖以生存的最终空间和资源宝库。近年来,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海洋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强海洋生态的基础调查,摸清海岸资源和生态环境状  相似文献   

19.
杨通进 《绿叶》2010,(10):93-99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光靠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中国的环境伦理学要有一种使命感,既要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培养人的环境伦理意识,也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设定.并为新的国际制度的建立提供伦理基础和价值引导。我们不能把环境伦理学仅仅理解为伦理学的一个小分支或者是传统伦理学的一种应用,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全新的角度来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使整个伦理学具有环境视野和生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11,(10):53-53
日前,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中专章提出要"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计划》内容丰富,就环境宣传教育做出了明确而务实的要求,包括"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制度,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方式,逐年降低各级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