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这是由台湾著名野外摄影师、著名的环保人士徐仁修奉献给大陆读者的一部精美摄影集。作者选取了蜥蜴、蝶类、蜘蛛、甲虫等各类动物的“拟态”作为表现主题,以细腻、精美的图片淋漓尽致地传达出大自然的美。使读者从中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爱护自然,感受自然的奥妙。每幅照片都有相应的配文和主题。此外,在这部摄影作品中,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动物们跟自然和谐生存的状态。此书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刘秀娟)《与大自然捉迷藏》@刘秀娟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4,(12):46-48
最近,我国拍摄了一部以保护藏羚羊为题材的故事影片《可可西里》,并正在全国各地放映其中保护藏羚羊的巡山队员在当地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是最具感染力的内容。目前藏羚羊保护已经到了一个什么阶段,有哪些保护措施,面临的困境还有哪些?……这部影片的播出也重新让我们开始关注“藏羚羊保护”的个话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读书生活中,我为能读到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森所著的《寂静的春天》而感到幸运。这部1962年出版的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它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在这部惊世之作第一章“明天的寓言”中,蕾切尔·卡逊以她优美的文笔,描写了美国一个小镇在生态良好状态下的美丽和生气:“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座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  相似文献   

4.
人类面临的根本困境,说到底是环境生态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主义文学正在中国文坛悄然兴起。先是《狼图腾》创下上百万的销售量,随后是《藏獒》叫板,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持的年度最佳作品评选“激战正酣”时,被媒体推上醒目的位置。接着又有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雪狐》,以诡魅的笔法,写出动物的神奇与人的复杂关系。在此之前,红柯的《大河》也是一部相当出色的描写动物和自然环境的作品,可惜,这部好作品并没有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生态主义文学的大行其道,让人想起了美国大片《后天》的成功。2004年6月初,美国好莱坞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23,(3):11-13
<正>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部长通道”,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光明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问,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部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6.
范春萍 《绿叶》2010,(4):44-49
重提十余年前的“绿色经典文库“就像说起一段遥远的往事,也像是在触摸自己的一个痛处。一是失望,对环境问题解决前景以及环保书所能起到的社会作用的失望;二是伤心,被读书界誉为“绿宝书”的“文库”竟受到市场冷落。若“文库”晚出版十年.市场响应会好得多。但反过来想,今天中国人环境意识的普及程度.是不是也可能与文库的“超前”出版有一些关系?环保事业是当今无可争议的人类要务.环保书要想走出重围,关键是找到环境与公众关注的切身问题以及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在于如何以公众认同的方式把这些问题论证、阐释清楚,并进而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10月1日,新中国诞生00周年大庆之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姗姗来迟的《条例》,在同“重审批轻规划”的部门利益和“短平快出业绩”的地方利益的博弈中,能否赢得尊重?也许有一天,面对规划,你也会问:“规划,你做环评了吗”?  相似文献   

8.
余怀龙  朱哲  聂丽君 《绿叶》2022,(12):71-76
<正>清代著名文人王士祯曾说道:“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那么,为何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被誉为“仙才”者呢?也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天才般的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如何置身于一种具有神性存在者的境域(仙性境域)中。由此,这些天才般的作品就是由处在仙性境域中的诗人带到人世间的。所以,他们的作品是在与神性的他者对话中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2,(7):27-28
她组织开展的"上海市百万市民学环保"活动自2009年6月启动,通过全市200余所社区学校、数千个居民教学点,对125万人次市民进行了环保知识培训。绿色故事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得不提的那些事"福岛核电站泄漏几时会影响到上海?"、"上海有没有在监测?监测数据怎么样?"、"网友都在说补碘可以预防辐射,吃点碘盐到底有用吗?"……2011年3月,上海市环保局办公室的一部电话持续响起。  相似文献   

10.
“您认为,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没有疼痛、焦虑和苦楚的感觉吗?”这是美国动物学家马克·贝托夫在他新出版的《与我们的动物朋友相伴》一书(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策划,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0出版)中所提出的发问,而书的副标题则直截了当地呼吁:“尊重无言的动物并为它们说话!”2002年11月23日晚,我在林业大学参加、主持女科学家珍妮·古道尔“关爱动物”演讲会时,认识了马克并请他在他的这本力作上为我签字留念。回家仔细翻阅,竟在书的第二章看到马克抨击一家我熟悉的动物实验机构——美国科斯顿(COULSTON)。我曾于1…  相似文献   

11.
李广益 《绿叶》2011,(1):112-114
1975年,美国作家卡伦巴赫(Ernest Callenbach)出版了一部题为《生态乌托邦》(Ecotopia)的小说。在被二十家出版社拒稿之后,小说勉强付梓。但岁月终于成就了这部名著:随着环保运动在全世界兴旺发展,《生态乌托邦》多次再版,不仅成为环保启蒙的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20,(7)
正李培禹兄的山水风光散文集《西河渡》即将付梓,嘱我写几句"评点"的话。我翻阅着培禹兄的这部文稿,不禁联想到他刚刚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的另一部散文集,那就是2017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借此机缘,我把阅读两本书的感受,融在一起说吧,因为在这本《西河渡》之外,培禹兄的散文创作天地很广,题材远不止"游记"类,生态佳作频出,十分精彩。可以说,近几年他凭着一篇篇令同道称赞的作品,大跨步地进入了知名散文家的行列。我与培禹兄是年轻时代的挚友,也是20世纪80年代有着共同爱好的文学青年。我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就曾经交给他阅读,得到他的认可和鼓励。我们是挚友,也是校友,都在北京二中读过书,也有着共同的朋友圈。据我所知,在年轻时代他就尝试创作过多种多样文学体裁,而且都有很成功的佳作。他写过小说,写过抒情散文,写过杂文,也写过报告文学,但更钟情于诗歌。在《赵堂子胡同15号的思念》(见散文集《总有一条小  相似文献   

13.
《绿色视野》2009,(1):29-32
今年的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和实施的背景是什么?立法的目的在哪?安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为此,我们邀请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江永红博士,为我们全面解读这部新法。  相似文献   

14.
比烂的世界     
正(一)这阵子有一部小制作的网剧红了一把,虽然还没有到全民刷屏的程度,但是声势也不算小了。为了避免做广告的嫌疑,我不说这部剧的名字,反正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必知道。红的原因,据说是这部剧的剧组很穷,为了省钱做出种种雷人之举。虽然是一部古装电视剧,但是演员们却都穿着现代的凉鞋;剧组甚至连长裤都买不起,演员们只能穿短裤,所以镜头前时不时就露出白花花或者毛茸茸的小腿;剧中皇上出行时的轿子连顶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西南部的新宁县境内,地处南岭山系越城岭中段和雪峰山系余脉之间,属雪峰山、越城岭两大山系形成的峡谷地带。东经  相似文献   

16.
李宝军是相声大师李金斗在西北地区惟一的关门弟子,能说会道,口才极佳。不过,他的职业身份是陕西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新闻宣传部部长。4月22日,李宝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目前正在筹集资金拍摄一部环保题材的电视轻喜剧。据他讲,这部环保喜剧需要资金300万,目前他已经筹集了一部分,还有部分缺口。“王木犊”变身环保宣传员李宝军最近正在忙活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筹备拍摄20集电视轻喜剧《王木犊的现代生活》,这是我国首部环保题材的电视轻喜剧,也是李宝军进入环保领域以来最大的一次举动。这部戏的剧本由陕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国…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环境文学作家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者,其价值在于给世界创造引领绿色人文行动的思想理念。《水土》这部作品,哲夫显然践行了这样的创造和引领。岁月塑造了大地上的水土,哲夫塑造了保护水土的人。几乎是跑遍了中国的水土,哲夫带了长篇水土生态报告文学新书从北京归来,我于是看到了他的这部《水土》。哲夫是中国当代生态环境文学领域创作时间  相似文献   

18.
钟秀华 《绿色视野》2012,(12):58-60
1938年,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曾经说过,“中国最美的山城有两个,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七十多年来,多少人因了这句话将足迹伸向长汀。而我想要做的,则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倾听。长汀——这个坐落于闽西,与江西瑞金接壤的古老小镇,这个客家的首府,会给我带来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4月20日下午,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丛书主编刘思华、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新闻界人士近50人出席了此次发布会。该丛书规划出版45部,覆盖数十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大都是原创性作品,多数是填补空白,在当今世界尚属首次。丛书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题,以推进绿色发展为主线,创  相似文献   

20.
“天价年夜饭”的真正看点不是“天价”,也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享用“天价年夜饭”的人是谁?二是为“天价年夜饭”埋单的钱是如何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