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自然蕴含的信息丰富且生动,孩子是充满灵性的,他们天生就能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交流"。熊猫丫丫与女儿美美正经历着"母女别离"之痛,金丝猴淘淘不畏苍鹰凶猛勇救妹妹赢回父爱,雪豹达娃为了子女生活不惜生命奉献雪地,丹顶鹤以其苦中苦练就一身"舞艺"······大自然题材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以"动物世界"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让喜欢和不喜欢动物的孩子心生感知、受到教育,增进与动物亦或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可谓是一堂学大  相似文献   

2.
翟路 《环境教育》2014,(10):53-53
正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其所属的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的产物。庄子"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人为一",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孟子"天地同诚"等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此外,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顺应作物的生长和节气变化为出发点,蕴含了朴素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的雏形。如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u)罟(gu)不入(wu)池,  相似文献   

3.
罗松生 《绿色视野》2012,(10):66-68
我们把头顶上茫无涯际的空间称为天空。天空其实并不空,除了日月星云风雨雷电可见部分外,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和非物质,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把春夏秋冬四季推得轮轮转,古人却不敢如此目空一切,不敢随便说出“天空”两个字,只说:天。天空与天,只差一个字,含义却大不相同,前者空荡荡没有界限,可任由思绪放飞,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环境亲子教育的经典之作。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教家长如何带孩子一起观察和欣赏最基本的自然趣味,书中介绍了52种简便易行的开放式户外活动,指导家长如何带孩子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激励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每个章节后都附带有提示,简明扼要地概述最基础的科学与自然常识。该书是从美国原版引进的亲子教育图书,已有繁体版,在台湾销售火暴。  相似文献   

5.
"与民众感受一致",从本质上要求制定与实施环境标准绝不能忽略公众的健康,绝不能只考虑发展因素而牺牲公众的健康。PM2.5监测有了具体时间表。昨天,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明年,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2.5和臭氧监测(12月22日《新京报》)。PM2.5纳入监测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了。重点区  相似文献   

6.
《绿叶》2008,(12):74-79
"禅"挖掘和表达的是人类生存的自然之道。佛门的"自然"、"因缘"法集中深化了世俗对"自然法"的理解,让人在随缘任运的"自然智"中达到对自然生命的贯通。在禅者无我的只有清净事实的世界里,一切都自在运行,各得其所,这是自然的公正。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的概念出于董仲 舒,本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涉及本体 论的命题。在理学中,“天”既是“人” 的开始,也是“人”的终点,即从 “天”、“人”开始,经过主体自身的 认识与实践,以实现二者的合一。今 日环保主义者在新的视角下,重新 阐释了这一概念:“天”即自然界, “人”即人或人类社会,“天人合一” 意味着“天地人和”,即人类社会与 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于孔 子,发展于孟子,经董仲舒理论化、 系统化后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博采众长, 融各家学说于一炉,对“天人合一” 有其独到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刘丰 《环境教育》2015,(3):48-49
过去几年里,发展这个词用得特别多,大家都在讨论怎样才能发展得再快一些。但是当我们暮然回首,忽然发觉生存已经出现了问题。若是按照这个速度再发展下去的话,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和空间将有可能会被我们全部透支掉。如果连可持续生存都无法保证的话,发展还有多大意义呢?先把生存当回事,再去谈发展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文明发展所走过的历程。最开始的原始共生阶段。那时,虽然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但因为自然资源丰盛,并且  相似文献   

9.
《绿色视野》2013,(1):14-15
2012年12月9日,安徽省首届环保社团组织会议一结束。一位学生向自然之友副总干事张赫赫索要联系方式时,张赫赫随手掏出了一张已用过的普通打印纸、背面还有铅字的名片。面对大家的疑惑,张赫赫很淡定地解释说,"这是继承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先生的理念,我们一直提倡环保和废纸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内容“天人合一”环境思想起源于很久以前,伶州鸠、伯阳父等人对此曾有过论述,但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并把它提到哲学高度,则是由儒家经典著作《周易》最后完成的。《周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1.本体论。《周易》认为,人与自然虽然有本质上的差异,但不是两个互不相关、互不相容的对立面,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众多差异的统一)。人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依靠自然而生存,人与自然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与秩序:“天地养万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为之  相似文献   

11.
正儒家道德教育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既重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重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深入挖掘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有利于推进学校德育改革与转型,坚持传统德育和生态教育的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正这个学期,我们上了一个很特别的课,名字叫"路边的自然"。真是奇怪!什么叫"路边的自然"呢?从马老师第一次说要上这个课的时候,我就一直琢磨。在这节课上,我不仅知道了身边的银杏树、松树、玉兰树等很多植物的生长习惯,还能够区分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了。这节课上我还认识了很多新的植物,猴面包树和王莲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尤其是王莲,它的叶子很大,浮在水面上像一艘圆  相似文献   

14.
我真孤陋寡闻的可以,在接到“光雾山笔会”的邀请之前,竟从未听说过这个山。“光”和“雾”,又有光,又有雾,充满现代意象。心想这是一座古老的山,还是新发现的山?抑或是给老山取个时髦的新名字(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商品时代喜欢改名换包装)?后来,我都进了光雾山,还仍然对“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栏记》讲述了一桩真假母亲夺子的公案。两位女性都自称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要夺回孩子。面对此案,包拯是何等聪明,复审时,他命人用石灰在庭阶中画一个栏(即圈),将孩子放置其中,宣称谁将孩子拽出来了,谁就是孩子的亲生母亲。结果立刻判然。  相似文献   

16.
尹传红 《绿叶》2014,(12):77-83
正2014年的清明小长假,我过得跟往常不一样。祭扫、踏青、赏花,放松一下心情,即便遭遇出行拥堵,也觉着比"闷"在家里舒服。生此感慨之时,我不禁又联想到与之相关且印象深刻的两件事情。一是在三年前的一个春日,我携4岁小儿在北京莲花池公园转悠,于一汪小溪间发现有好些蝌蚪在游弋,惊喜异常。不成想,小儿竟漠然以对、无动于衷。我给他讲述少小之时我抓蝌蚪捉青蛙的经历,他眨巴着眼睛,像是在倾听一个远古传奇。二是此前在一个名为"0岁开启自然养育之旅"的主题论坛上,听育  相似文献   

17.
<正>在体验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科学知识,领悟文化价值,塑造珍爱自然的行为习惯,从而采取更加积极的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这是我们从事自然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内在逻辑。近几年,自然教育融合"生命、生态、生存、生活"四者的综合内容和教育目标,在国内如火如荼地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自然教育工作。由于自然教育活动将旅游观光、综合实践学习、游学研学等密切结合起来,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正环保部公布的检查结果显示,21家问题企业14家分布在河北省,其中唐山市最多,有7家,此外,邯郸市4家,邢台市2家,承德市1家。在唐山市的处罚中,主要的行政处罚手段是罚款,其中最高金额是15万元,最低金额只有2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笔记"顾名思义是对自然的描述和记录,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描绘、记录各种动植物,抒发情感,用心播撒保护生态的绿色种子。关于"自然教育"最初源于卢梭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要遵循孩子的自然天性,正如他的《爱弥儿》一书中提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  相似文献   

20.
正正确引导青少年学习、调查、体验、了解身边绿色生活,形成青少年的绿色生态理念,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使命使然。我和我的孩子们生活在北回归线世界上唯一一块绿洲——云南普洱,这里森林茂密、鸟语花香、茶气飘香,绿是我们的色调,被誉为"绿海明珠"。尽管从小与自然为伍、鸟虫为伴,但孩子们对身边的自然真正了解的甚少,能科学认识花草树木、蝶虫鸟兽的更少。其实科学就在身边,科普工作更显重要,只有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