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艳梅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2):110-118,9
为了更好地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弥补分散立法的不足,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解决黄河流域面临的特殊生态问题,有必要制定黄河法作为黄河流域管理的基本法和综合法。本文利用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解决黄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目标和导向,依据有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和改革成果,分析了黄河法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包括全流域节水制度、水源涵养制度、水土保持制度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制度、自然湿地生态修复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制定黄河法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落实,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定黄河法有其现实意义,但同样也面临理论与现实困境.因此,在应然层面需要明确黄河法的立法目的、法律特征、法律位阶和法律客体等内容;在实然层面借鉴已制定的《长江保护法》,通过总则、具体制度和附则章节详细规定与黄河有关的事务,对立...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内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为应对黄河流域生态恶化带来的挑战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本文立足生态补偿政策并构建准自然实验,以 2005-2019年黄河流域 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对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产权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对黄河流域上游和国有企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下游地区和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政府补助增加是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推进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上述研究结论在经过 PSM-DID、更换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后仍然具有稳健性。研究全面考虑了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在流域内不同区域发挥作用的渠道,有利于充分发挥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中央及黄河沿岸九省区都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甘肃省也迈开了流域治理的坚实步伐.通过梳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之理念及进展,分析了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治理中的上游源头治理、流域体系化发展、左右岸统筹治理、流域复合型污染以及生态政策社会化等问题,提出了法治应对思...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区域。本文梳理了近期黄河流域的相关研究,从粮食安全视角下分析了黄河流域现阶段在流域水效率、流域水管理机制、流域水生态文明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黄河流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两方面建议。一是创新流域水管理机制,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积极改进水资源管理方式,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合理调控水价,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二是践行"两山"理论,提升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体系"和"七大区域",推进生态廊道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前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绿叶》2021,(4)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实施相关规划方案、政策措施和建设相关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至2030年,  相似文献   

7.
《绿叶》2021,(5)
正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一定要贯彻落实系统观念,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坚持用战略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大智慧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大手笔续写生态文明建设大文章。  相似文献   

8.
《绿叶》2020,(4)
正为什么是芮城?为什么会是芮城?芮城是黄河边上的一个县域。印象中,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都是生态脆弱的地方。那么,"美丽中国·生态山西"作家文学采风活动,为什么选择了黄河边上的芮城?而且,采风之后,将作家们写作的作品结集,以书名《黄河边上的绿太阳》结集出版。因为,芮城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芮城在生态薄弱贫瘠的地方,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业迹。获得这样的示范县是有严格的指标要求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都有高质量的指标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资源环境超载、生态环境本底脆弱、水资源指标性短缺等方面对黄河流域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长期形势作出判断研究,系统梳理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经验与教训,对煤化工产业发展中规模增长过快、布局不合理以及突出环保问题等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黄河中上游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以生态环境安全格局稳定为原则,推动国家级煤化工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及规划环评工作;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跨区域共建黄河中上游地区现代煤化工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围绕再生水资源利用,推进煤化工“近零排放”和水权交易;按工业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工业模式,促进煤化工产业优化升级等。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汇聚环保力量激扬巾帼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2024年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女企业家大会在苏州召开。这次大会旨在汇聚环保力量、激扬巾帼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克服困难、团结奋进、迎难而上,推进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21,(1)
正2021年6月,《黄河生态文明指数报告(2019)》对外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文明指数平均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相比,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发展短板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产业效率、城乡协调等方面。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23,(11):14-19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四川省帮助阿坝州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一批生态补偿政策,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对全州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看,阿坝州仍存在生态补偿范围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成效。因此,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研究深入梳理了阿坝州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旨在更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加快推进阿坝州生态文明建设和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建立了“ 1+N”政策体系,制定了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推进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编制实施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重点从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保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是其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结合全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探讨现阶段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实力提升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各领域建设的主旋律,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海南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过程中,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海南省主要从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新观念、激发新时代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新动能、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新作为等方面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进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2022年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京举办《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宣贯会。  相似文献   

18.
4月21日,中国环保年度最高奖——“地球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发。在9名获奖者中间,一位来自河南的中年农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为保护家乡环境奔波十几年的“黄河卫士”宋克明。在颁奖辞中,有关宋克明的介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发起成立全国县级和黄河流域第一家民间公益性环保组织;自费召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万人环保动员大会;在黄河滩区湿地建立3个鸟类保护站, 并筹建黄河民间环境监护站。这些干涩的文字很难让人对宋克明有一个准确的印象, 而真正了解宋克明的人一定知道,这个“黄河卫士”、“环保村主任”在美誉背后,每一步都走得是怎样的艰难。  相似文献   

19.
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四川省境内的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境内的黄河流域区为一个高寒牧业区,单纯的牧业经济给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特别是草场退化、沙化、沼泽干涸,致使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它生态功能的下降,危及黄河流域及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必须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牧业经济,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提高草地畜牧业经济的“质” 而非“量”;一方面应加强牲畜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使牲畜的肉、皮、毛、绒、骨等经济价值得以高质量。高效益地转化;另一方面,要立体开发草原经济,实行多业并举,使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是中国未来长效发展的重点,研究黄河流域数字经济能够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基于数字经济内涵,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黄河流域为案例研究区域,采用Kernel核密度估计、Moran′s I、GTWR模型定量测度2011—2019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黄河流域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差异持续扩大,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显著阶梯递增效应;(2)黄河上游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中心—外围”现象,中游地区呈现层级分化特征,下游地区地级市间发展差距有减小趋势;(3)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性显著,局部呈现HH集聚和LL集聚两极分化格局;(4)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及人力资本水平均对黄河流域的数字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且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