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孔令文  张岩 《安全》2011,32(5):40-41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或电路出现故障进行检修时,维修电工带电检修是十分普遍的事。然而,带电检修是一种极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检修方式。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电工低压触电死亡事故中,80%是由于带电检修造成的。为确  相似文献   

2.
在电焊作业过程中,电焊工发生触电事故屡见不鲜,导致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电焊工的手及身体的某一部位,由于在更换焊条、电极时接触到焊钳、焊枪的带电部分,而脚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地或金属结构之间绝缘不好,特别是作业人员是在金属容器内,如罐车、球罐、锅炉内或在阴雨潮湿的场所和环境进行焊接作业时,常常会发生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3.
在对触电者进行触电急救时应切实注意以下事项: 一、动作要快,尽量缩短触电者带电时间,缩短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中止时间. 二、在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防止触电者被摔伤,防止自己触电和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4.
在起重机上,电气对人生的伤害主要是触电和短路引起的电火花灼伤,而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坏引起的,特别是在恶劣作业环境下工作的起重机,如高温、多尘、烟雾、蒸汽等条件下工作的起重机和在露天工作的起重机长期日晒雨淋.其电气设备和线路极易损坏。为了防止因电气设备和线路损坏使起重机金属结构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5.
矿山常见的触电事故有: 一、违反电气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等规程带电作业而造成触电事故; 二、人体接触因绝缘损坏的导线或设备带电的外壳造成的触电事故; 三、与电机车架空线接触而触电; 四、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错停、送电等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 五、高压电缆触电事故。 预防矿山触电事故的措施有: 一、加强职工的电气安全技术教育,提高专职电气人员的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6.
由于感应电是临近平行或交叉带电线路产生的高压电场通过空气介质感应过来的,并且与带电线路的电压、线路之间的距离、平行长度及气象状况有关,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极易引发人员触电和高空坠落事故。感应电的数值有时高达数千伏,但通常能量有限,只要将停电的线路可靠接地,其感应电压值将迅速下降为零。本文通过对一起由感应电触电引起的高空坠落未遂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笔者统计分析百例触电事故,从中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触电事故多数发生在人们思想麻痹的瞬间,而这一瞬间常与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相关。为了加强防止触电的技术管理措施,笔者就触电事故的特点和防止措施进行分析。 事故发生特点 对百例触电事故发生的特点分析,按其危害程度,可归纳以下七类。 一、检修电气线路、设备,安全措施不落实而触电的占13%、死亡14人,重伤1人、轻伤10人,平均每起伤亡1.92人。主要情况,是在作业中误碰带电高压线,或尚未断电认为断电,或作业未完就送电。如1973年4月9日,广西某氮肥厂进行架线作业,一名组长与他…  相似文献   

8.
李玉灿 《安全》2001,22(1):31
拉线绝缘子是为了避免导线与拉线碰触或拉线穿越带电导线时,使拉线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的有效技术措施。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有的同志为了图做拉线方便,怕麻烦,或是拉线绝缘子的安装位置难以确定,就把它省去,这是非常不安全的。拉线如果按要求做也罢了,但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拉线与带电导线的距离再达不到要求,当儿童玩弄拉线时,往往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这类例子是非常多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触电者进行触电急救时应切实注意以下事项: 一、动作要快,尽量缩短触电者带电时间,缩短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中止时间。 二、在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防止触电者被摔伤,防止自己触电和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辽宁省辽中县发生一起因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带电,触电死亡一人。现将触电经过剖析一下,供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1.
电弧焊接时,触电事故主要由高压电转移和空载电压造成。如焊机受潮等使初级电压直接加在次级上,人体接触次级而发生触电;由于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中线)系统不牢;或者操作者接线错误,不按照设备所要求的输入电压来引线等,很可能把初级电压引入低压端,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性。另外,手工电弧焊接通常使用的电焊机空载电压一般为60-90 V。焊工手和身体某部位在更换焊条、电极、接触焊件、焊枪带电部分时,而脚和其他部分对地面或金属结构之间绝缘不好,或者是人在金属容器内、锅炉内或在阴雨潮湿的地方焊接时,都容易发生焊工触电事故。另外,当焊接软…  相似文献   

12.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目前,不少同志对这两种措施分不太清,运用不当,因而不能保证必要的安全条件,甚至酿成事故。要想正确运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措施,必须弄清它们的基本原理、异同之处、使用条件和混用条件,弄清零线或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的原因等。 大家知道,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接头松脱、安装不良或其它原因使其带电部分碰连外壳(即发生漏电)时,正常时不带电的外壳就成为故障带电体。人体触及后即可能遭受电击,造成触电事故。为此,可以采用自动断开电源、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不导电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宣峰  张新春 《安全》2011,32(9):52-54
当电气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可能是带电的。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触电事故。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断电的应断电灭火,无法断电灭火的则带电灭火。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充大量的油,着火后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焰蔓延,扩大火灾范围,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的用电量也越来越大 ,电能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 ,它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但电能也潜伏着危险 ,特别是低压电网和低压用电设备在安装、使用或检修处理不当时 ,就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的事故。预防低压电力系统引起的人身伤亡或火灾事故 ,采取触电漏电保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触电漏电安全保护措施人体发生触电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人体直接触及带电的裸露导体 ,即直接触电 ;二是人体触及劣化、破损或浸沾导电液体而使正常时不带的金属外壳或基座带电的设…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21,(2):86-87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防范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或不遵守用电安全规程,触及带电的导线带电部位;或是用电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等。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柜、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设施,由于使用不当、操作失误、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16.
电工在检修低压电气装置时,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即触电事故和高空摔跌事故,造成重伤或死亡。在一般情况下,电工停电进行检修工作,不准带电操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检修时往往会突然来电。如断开了的电源总开关被人误合闸、没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如自动开关和接触器等)受强烈震动而发生弹跳性误合闸等。  相似文献   

17.
让我们先来看看两起事故: 事故一:某电厂职工刁某在拆除380V直流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相线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只因在本次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零线带电分拆 所谓零线带电,系指零线带有足以觉察到的对地电压。零线带电必然导致接零设备外壳带电,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触电事故,还可能产生电气火花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合格的保护接零是不会造成零线带电的。造成零线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1.零线断线可以造成本线带电。如图9所示,当零线断线,且断线后边的设备漏电时,故障电流只能沿重复接地RC和工作接地B0构成回路。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断线后边零线对地电压 Uc和断线前边零线对地电压 U0分别为Uc和 U0都是相电压 U的一部分, 二者都可能是危险电压。 如零线断线,没有设备漏电,但在断线…  相似文献   

19.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5):46-46
1.密度小于水的易燃液体,如汽油、苯、丙酮、酒精等物质起火时,若用水灭火,易燃液体浮于水面,则会使火势越来越旺。2.金属钾、钠、镁、铝粉,碳化钙、过氧化钠等化学药品着火时.极易溶于水而放出大量的热,如用水扑救时,水会与这些物质起化学反应,使火势更加强烈。3.在有灼热的金属或熔融物体的地方,如钢水包、浇注场地着火,若用水灭火则会引起爆炸。4.电气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用水扑救时能引起触电或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20.
水中触电危险性浅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针对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触电事故多发、隐患严重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不健全的现状,对水中触电危险性及预防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了水的导电特性以及在带电的水中电压、电位差分布状况;对人体在带电的水中受到电击时的电压分布,触电电流走向进行了分析。笔者提出多项改进措施,在接地、接零系统中采用大幅度降低保护零线阻抗和重复接地电阻值以及加强等电位措施,正确使用漏电开关及安全隔离变压器等方法。上述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从而解决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的电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