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不同嫁接方式对黄瓜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嫁接方式对黄瓜嫁接苗成活率、生物学性状及其植株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湘园三号黄瓜作为接穗,黑籽南瓜作为砧木,采用靠接、顶插、劈切、芽接四种嫁接方式,其嫁接苗成活率分别为100.0%、78.4%、92.9%和75.5%;其平均株高、平均真叶数均以靠接苗为大,分别为15.8cm、3.0片;四种嫁接苗的平均株幅无明显差异.以津春二号黄瓜作为接穗,分别以黑籽南瓜和西葫芦作为砧木,均采用靠接方式,其靠接苗成活率分别为99.4%、100.0%,平均株高、平均株幅和真叶数均以前者为大.经嫁接后,黄瓜植株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控制在0-14.0%范围之内;而未经嫁接的津春二号(对照1)、津春三号(对照2)黄瓜植株,病株率分别达到48.0%、36.0%.  相似文献   

2.
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砧木径级等方面探讨了日本红枫‘珊瑚阁’嫁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切接法嫁接日本红枫‘珊瑚阁’成活率高于撕皮嵌接法,嫁接时间以2月日本红枫‘珊瑚阁’腋芽未萌动时为佳,砧木地径越粗越有利于嫁接后接穗的生长,嫁接后需注意嫁接口的保湿遮阴.  相似文献   

3.
从品种筛选、砧穗选择、嫁接时期与方法、嫁接部位与接芽数量,以及配套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柑桔高接换种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杨梅树体内富含单宁、嫁接和扦插繁殖不易成活.在嫁接上,采用先将砧木挖出,让其失去5—7%的水分后再嫁接定植的“掘接法”,使嫁接成活率由8.5%提高到62%;在扦插上,先将插条基部用250mg/l的去单宁剂丙酮浸泡2h,再用激素综合处理,使杨梅扦插生根。成活率由4%提高到66.07%,最高达83.3%.表5,参5.  相似文献   

5.
湖北海棠实生树童区与成年区形态学和细胞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湖北海棠(Malushupehensis)实生树不同发育区接穗嫁接到一年生本砧上,建立一个遗传背景一致、所处发育阶段不同的童期研究实验系统,并采用显微图像形态定量分析系统对湖北海棠实生树童区和成年区及其嫁接植株形态学和细胞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生树从童区向成年区转变后,其叶片细胞核DNA相对含量增加,细胞RNA合成增强,细胞核增大,但细胞变小,叶片叶肉组织分化程度提高,叶面积增大,叶片增厚;取实生树童区和成年区枝条嫁接到一年生本砧上,成年区嫁接苗当年就具有开花能力,而童区嫁接苗仍保持童年特征,不具备开花能力,PP333不能诱导童区嫁接苗开花,童区嫁接苗分枝能力较强,叶形与实生树童区和同龄实生苗相似.成年区嫁接植株叶片细胞RNA含量依然显著高于童区嫁接植株,尽管叶片细胞核DNA含量和细胞核大小仍有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显著减少,两者叶片叶肉组织均表现为阳性结构.对实生树童区向成年区转变过程中DNA和RNA含量变化及其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无性繁殖常用的方式有三种,扦插、压条和嫁接。本文论述了这三种无性繁殖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盆栽不同砧穗组合葡萄植株为供试材料,加入氯化镉(CdCl2)以模拟成15mg·kg-1Cd2+的Cd污染土壤,研究镉在不同砧穗组合葡萄植株内的吸收和分配规律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d在不同组合葡萄植株的积累浓度由高到低顺序均为:根系〉茎〉叶片〉果实,不同组合葡萄植株镉含量和果实品质存在显著的差异。所有葡萄植株的果实Cd积累质量分数均低于我国绿色食品Cd限量标准(0.03mg·kg-1,FW),然而自根苗果实Cd质量分数(0.028mg·kg-1,FW)非常接近0.03mg·kg-1FW,嫁接葡萄植株果实的Cd含量均显著低于自根苗,大约为自根苗的20%~86%,Y/华佳8号、Y/SO4和Y/5BB葡萄果实的Cd含量较低。嫁接降低了葡萄果实中的Cd含量,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类的Cd暴露风险。不同组合葡萄植株果实的品质存在差异,嫁接提高了Cd胁迫下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Y/SO4除外)和花青苷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 Ye)是山茶科全年开花的珍稀种类,其自然繁殖能力差,需要人工辅助的传粉、扦插或嫁接进行繁殖。本文研究了杜鹃红山茶扦插苗、嫁接苗及其砧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3种苗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参数。结果显示,砧木及杜鹃红山茶的嫁接苗和扦插苗的叶片电子传递速率光曲线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逐渐升高至最大值,后趋于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其光饱和点均在800~1 000μmol.m-2.s-1附近。研究还表明,3种苗木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荧光淬灭(qP)、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和瞬时光能利用效率(ILUE)均表现为砧木>嫁接苗>扦插苗,而非荧光淬灭(NPQ)的大小顺序则为:扦插苗>嫁接苗>砧木。这些结果表明,在这3种苗木中,砧木具有高光合、高蒸腾的特点,而扦插苗的光合蒸腾能力最弱。从光合生理的角度表明砧木适应能力最强、扦插苗最弱,而嫁接苗适应能力居中,商品化生产苗木可采用嫁接方式。  相似文献   

9.
履约新闻     
《产业与环境》2005,27(2):i0002-i0004
中非和西非在ODS进口控制方面步调一致;尼日利亚与日本合作提高行动意识;尼泊尔发起地区臭氧日活动;不丹加入臭氧条约大家庭;巴尔干地区哈龙储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产业与环境》2005,27(2):i0011-i0011
多边基金秘书处表决对遭受飓风袭击的格林纳达进行特别资助;UNEP臭氧秘书处MB问题成为第16次缔约方大会主要议题;UNEP DTIE:天空中的Qzzy;UNDP:执委会对监测标准的担优增大;UNIDO:淘汰成果达到6000ODP吨的顶峰;世界银行:委内瑞拉的CFC生产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11.
植物挥发性气体与人类的健康安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挥发性气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与自然的协同进化而产生的。一方面,植物挥发性气体的产生受昆虫、微生物、人类的干扰的影响;另一方面,植物的挥发性气体能对昆虫、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减少自身受伤害。目前国内外对植物挥发性气体的研究多从植物与昆虫、微生物的关系来进行,并形成了以化感作用研究为核心的化学生态学;而植物挥发性气体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人体健康安全的研究很少。文章结合作者的初步研究结果,综述植物的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原因、主要成份和对环境与生物的影响,特别是对人体健康安全的负面效应,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挥发性气体和评价它们对人体健康安全的效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Ever since the Earth Summit was launched at Rio de Janeiro,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problems of developing indices for the health of the environment and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this research has concentrated more 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than on local levels, more on spatial comparisons than on time series analysis, more on short-term than on long-time analysis, more on qualitative than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ontrast,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dicator system procedure for measuring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philosophy, evaluates the trend of Beij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BESI) quantitatively for 21 years, from 1983 to 2003, and suggests three great opportunities in the near future that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dependable information to policy make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eijing is still far from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otal trend was better in the 1980s than in the 1990s, and has improved slightly since 2000.  相似文献   

13.
We introduce ten papers on sustainable resource dynamics. In addition, we provide analytical results on the effect of stochastic damages on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the effects of habits and loss aversion on the cost-benefit discount rate, and the effect of a carbon budget and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on optimal investment in techn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大气中BTEX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浓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2006年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BTEX)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浓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TEX在非工作日的平均浓度比工作日低4.8%,其中"五一"和"十一"假期BTEX的浓度分别为54%和13.2%.BTEX在非工作日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非工作日机动车使用量的减少.在工作日BTEX浓度峰值与上下班交通高峰有关,而在非工作日浓度从下午到夜间维持在一个较高浓度.BTEX各物质之间的比值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差别不大,但是各物质之间在非工作日的相关性比工作日好.苯和甲苯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乙苯和二甲苯之间在非工作日的相关性比工作日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城市化及其过程进行了大量而富有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响应关系是城市地理新的关注点。文章分别就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近年来研究范围日益拓展,研究程度日益加深,并加强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国内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集中于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探讨、城市化水平测度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及生态城市的研究。对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则多见于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及地理学家的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单方面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而对于生态环境是怎样反过来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另外,学者们的研究以微观单个影响因子的研究居多,从宏观综合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较少。这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本文概述了近年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大气气溶胶的表征、大气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健康效应等的概况.阐明了当今大气气溶胶研究的趋向,主要着重于PM_(10)和PM_(2.5)细颗粒(可吸入颗粒物或二次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与环境行为、生态效应,更重视气溶胶的非均相化学反应过程;其研究范围,从平流层向对流层发展,并密切结合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等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大气气溶胶化学已成为当今大气化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中对视觉景观影响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对其具体的生念、环境、景观和安全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设计的方法。根据笔者在焦新高速公路种植设计中的体验,从植物配置、生态要求等方面对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景观设计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围填海的海洋环境影响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填海是通过人工修筑堤坝、填埋土石方等工程措施将天然海域空间改变成陆地以拓展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人类活动,它是当前我国海岸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大规模围填海在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系统收集了国内外围填海的海洋环境影响研究报道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①围填海对滨海地形地貌、湿地景观的影响研究;②围填海对近岸海域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研究;③围填海对滨海湿地退化与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④围填海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⑤围填海对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影响等5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围填海的海洋环境影响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加强围填海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实施围填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补偿等国际围填海研究新趋势。针对围填海的海洋环境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加强对集中连片围填海区域的长期累积效应研究、加强围填海对海洋生态环境结构功能影响过程及机理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在围填海海洋环境影响方面的综合研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当地拥有的旅游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深圳市应把生态旅游作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通过对深圳市一些现有旅游景区的改造和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形成深圳市大生态旅游新格局,建设以梧桐山等为主的探险生态旅游区;以野生动物园等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以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以石岩湖等为主的休闲生态旅游区;以光明农场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以南头古城等为主的人文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景观格局的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990年和2005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破碎度、分离度、优势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脆弱度为评价指标研究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加剧了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使景观优势度增高,多样性下降。从1990-2005年,研究区主要湿地景观类型水稻田、苇田、滩涂的干扰程度有所增加,生态安全度均有所下降,表明人类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越来越明显。总体来说,15年来研究区整体景观生态安全度呈现下降趋势。以往湿地生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脆弱性和保护策略方面,研究层次着重在生态系统层面,而从景观格局角度对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涉及较少,文章涉及的是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所提出的内容实质上是景观生态安全定量表征的方法探讨。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生态安全,揭示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因素,不但为辽河三角洲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生态安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