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松石危害在金属矿山俗称冒顶片帮事故。松石冒落与大面积地压活动和局部岩体冒落有一个范围、面积的区别。从危害的结果上区分,各种地下工程中矿岩冒落的结果不致于造成工程结构破坏而停工停产的为松石冒落,否则应认为是局部岩体冒落或大面积地区活动。 从统计上看,大面积地区活动和局部岩体冒落引起的伤亡事故并不多,它的危害主要是掩埋设备或破坏工程。这是因为,临近冒落和坍塌时,大多有明显的先兆,可供人们直接觉察。湖南锡矿山在1965年发生一次大面积地压活动,人们在冒落前一天就明显听到了岩石的破裂声。工人对地区活动和局部岩体冒落…  相似文献   

2.
冒顶,简而言之就是通风道坍塌。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可将常见的顶板事故分为两大类:局部冒顶和大冒顶事故。  相似文献   

3.
<正>局部小冒顶的处理。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范围小,顶板没有冒实,而顶板岩石已暂时停止下落,这种局部小冒顶比较容易处理。一般采取掏梁窝、探大梁,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范围较大冒顶事故的处理。一种是伪顶冒落直接顶未落,一般采取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梁处理;另一种是直接顶冒落,而且冒落区不停地沿煤壁空隙往下淌碎矸石,一般采取打撞楔的办法处理。  相似文献   

4.
煤采动后,其上覆岩岩体失去支撑,未采动前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由于重力作用,岩体必有下落的趋势,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采、掘放炮的震动,势必又加速顶板下沉变形,潜伏着冒顶片帮的隐患。福建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最为严重。据福建煤矿史志资料,冒顶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中,老顶周期性来压造成的大冒顶,死亡人数极少,福建自1958年建煤矿以来,仅有一例大冒顶死亡事故,且仅死亡一人,而其他都是局部性冒顶造成的伤亡。  相似文献   

5.
煤采动后,其上覆岩岩体失去支撑,未采动前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由于重力作用,岩体必有下落的趋势,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采、掘放炮的震动,势必又加速顶板下沉变形,潜伏着冒顶片帮的隐患.福建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最为严重.据福建煤矿史志资料,冒顶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中,老顶周期性来压造成的大冒顶,死亡人数极少,福建自1958年建煤矿以来,仅有一例大冒顶死亡事故,且仅死亡一人,而其他都是局部性冒顶造成的伤亡.  相似文献   

6.
冒顶事故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掌握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煤层顶板意外冒落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灾害事故,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尤其是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的机会更大,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今年三月份,我们配合山东省煤炭局,对枣庄、兖州、肥城、新汶、淄博5个矿务局的14个煤矿的冒顶死亡事故进行了调查。自1978年以来,14个矿共发生66起冒顶死亡事故,死亡 93人。冒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是金属支柱失修,承载能力变小而造成的。 某矿2405采煤工作面连续发生三次冒顶事故。在第三次冒顶后,抽查了30根5型金属支柱,其中90%不合格。承载能力只有5-7吨。又如某矿在一次冒顶事故后,抽查试压了20根5型金属支柱,只有一根合格。还有7个矿也曾因此而造成大面积冒顶死亡事故。但目前不少煤矿领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够。 我们希…  相似文献   

8.
(上接第4期) 5月2日7时05分.黑龙江省鹤岗市峻源二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死亡13人.直接经济损失1740万元。事故直接原因:该矿越界进入已关闭的原峻德矿多种经营公司一井范围复采17#煤层采煤工作面放顶后.采空区上覆岩石发生冒落.在上隔角与地表塌陷坑冒通.地表塌陷坑积水及上覆冲击层的水和泥沙溃入井下,导致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矿山冒顶、片帮事故致死人数占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的19.8%。凤凰山铜矿在采用联合护顶之前,采场片冒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39%。可见矿山片冒事故之严重。为此,凤凰山铜矿从7982年起,采用长锚索与短锚杆、桁架锚杆联合护顶措施,同时采用光面爆破以减轻对顶板岩层的破坏,从而杜绝了因冒顶片帮而造成的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10.
煤矿冒顶片帮事故在煤矿各类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尽管其造成伤亡的人数不及瓦斯爆炸或火灾的多,但由于较为频繁,所以危害性很大。例如对福建省1985年“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各类事故进行统计的结果,掘进巷道冒顶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48%。这里采用事故树法对煤矿掘进巷道的冒顶片帮事故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1引言煤矿冒顶事故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事故,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冒顶事故发生的比例居煤矿各类事故之首。从龙岩市(新罗区)煤矿的事故统计资料可知,本市煤矿因冒顶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市煤矿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3%。多发的富顶事故不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也给小煤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带来了影响。因此,加强顶板管理,防止煤矿冒顶事故的发生是小煤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2$成百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对大量的已发事故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导致我市小煤冒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2.1工人技…  相似文献   

12.
煤矿地下开采作业是向地球索取煤炭资源,为了采出煤炭必须战胜各种自然灾害,而冒顶事故是其中之一,它是影响我省煤炭安全生产的关键,从统计资料分析,冒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占全部煤矿伤亡事故的60—70%,因此,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当其冲的是如何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要控制冒顶事故的发生,首先就必须掌握冒顶发生原理及规律从而采取预防对策,把冒顶事故控制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五) 加强顶板管理 防止冒顶事故 问:煤矿冒顶事故既多又严重;原因何在? 答:我国煤矿冒顶事故较多。据1953~1979年间的资料分析,煤矿生产事故伤亡人数中有38%是出于这类事故。 冒顶事故如此严重是有原因的。从客观上说,我国煤矿95%以上是地下开采,煤层被采后,悬露顶板就要塌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唐庄煤矿屯头系Ⅶ层煤工作面周期性冒项事故,对Ⅶ层煤顶板岩性组成及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控制复合型顶板冒顶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细致地模拟煤矿开采中复杂的岩层运动现象,探讨开采速度的影响,采用自主开发的连续-非连续方法,通过引入应力跌落和准静力计算模式,以常村煤矿S6-8工作面为背景建立数值模型,模拟采动诱发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开裂-运动过程。结果表明:本方法可较为细致地模拟煤矿开采中一系列复杂现象,例如,采场上覆岩层的弯曲变形、下沉、开裂、离层和层间错动、直接顶的周期垮落、工作面煤壁上方岩层近似平行展布的倾斜穿层裂缝、若干破断岩块形成的近似等腰梯形结构和采空区局部闭合;开采速度越快,直接顶初次垮距越大,这是由于采场上覆岩层向下运动不充分,直接顶垮落主要受自身和开采卸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冒顶事故是煤矿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且冒顶事故伤亡比重又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伤亡事故,据我省“八五”期间统计资料表明:91~95年5年中全省煤矿发生事故死亡255人,其中顶板事故死亡141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伤亡人数的第一位,在冒顶事故中,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最突出,占总数的70%以上,其次是掘进.因此,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天湖山矿区乡镇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天湖山矿区乡镇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矿山事故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百吉矿业公司李家沟煤矿"1·12"重大煤尘爆炸事故1月12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百吉矿业公司李家沟煤矿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初步分析,该矿506非正规连采工作面采空区及与之联通的老空区顶板大面积垮落,压缩采空区气体形成强气流,从与采空区连通的巷道冲出。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王某某在上任16天后遭遇下属公司煤矿事故。他该不该被判玩忽职守罪,法院和辩护律师各执一词。2016年3月23日22时07分,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瓦斯爆炸重大事故,造成20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 804.37万元。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安平煤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