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氯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降解已经成为当前六氯苯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的重点和前沿。介绍了六氯苯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来源及其危害,分析了其微生物降解的可行性,从降解菌群的来源、降解途径及降解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六氯苯的微生物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同时对今后六氯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磁絮凝-吸附技术开展了同步去除黑臭水体浊度、氨氮和总磷(TP)实验.在磁絮凝阶段,通过聚合硫酸铁(PFS)、磁粉(MPs)和聚丙烯酰胺(PAM)复配使用,利用电荷中和作用去除浊度和TP;同时,利用化学吸附沉淀去除TP;在此阶段中,当PFS、MPs、PAM的投加量分别为16.00、100.00、2.20 mg·L-1...  相似文献   

3.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是一种环境中较为常见的环境激素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EP较为稳定,光解和水解都极为缓慢,微生物降解是主要去除途径。以高效降解菌Sphingobium.sp作为实验微生物,研究了其对DEP的表观去除、降解及吸附行为,同时考察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80、吐温40和鼠李糖脂)、溶解性有机质(DOM)和葡萄糖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是该降解菌去除DEP的主要途径,吸附的影响非常小。吐温80在高浓度时促进DEP的降解,低浓度时抑制;鼠李糖脂在高浓度时抑制,低浓度时促进;吐温40在不同浓度下均呈现出抑制作用。添加DOM和葡萄糖后,DEP的降解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4.
细胞表面疏水性是影响微生物吸收和降解疏水性石油烃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测定方法,探讨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时间、温度、pH等环境因素对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总结了石油烃降解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与石油烃微生物降解的关系、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表面疏水性及生物降解的影响,最后对细胞表面疏水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降解过程中过氧化氢(H2O2)的生成规律。考察了电解质种类、共存污染物(甲醇、叔丁醇)及催化剂等条件对DBP降解及H2O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钠溶液中DBP降解效率和H2O2生成速率最高;甲醇、叔丁醇等共存污染物对DBP降解和H2O2生成有抑制作用;Fe2+,Fe3+和Cu2+对DBP的降解有催化作用,其催化效果为Fe2+>Fe3+>Cu2+。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及气质联用仪等仪器分析了降解中间产物,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6.
许多白腐真菌对染料具有广谱的脱色和降解能力 ,其脱色及降解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其在次生代谢阶段产生的木质素过氧化酶LiPs和锰过氧化酶MnPs所致。培养条件对白腐真菌脱色及降解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在培养基中加入藜芦醇和二价锰等能够显著提高木质素过氧化酶的产生 ;富氮培养基会抑制LiPs的生成 ;硫脲、叠氮化物、氰化物等均能明显地抑制白腐真菌的脱色及降解活性 ;缓冲液的选择对维持稳定的 pH值和菌丝的形态有一定作用 ,从而影响其脱色效果 ;富氧环境是一切白腐真菌对染料进行脱色和降解的必要条件 ;适度的搅拌混合有利于反应时的物质之间传递 ;一般地 ,在培养时间达到 3天以后白腐真菌才能达到较高的脱色与降解活性。染料分子大小和结构及其基团的位置对脱色及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使用特殊填料极大地提高处理系统中的生物量以克服真菌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提高处理能力是该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UV/H2O2工艺降解水中双酚A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UV/H2O2工艺对双酚A(BPA)的降解效果及影响田素.结果表明,UV/H2O2工艺可以有效降解水体中BPA,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紫外光强对BPA的降解速度影响较小;H2O2浓度对BPA的降解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BPA初始浓度对BPA降解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BPA降解;NO-3、Cl-、HCO-3对BPA降解有抑制作用;当HCO-3、NO-3、Cl-摩尔浓度均为5mmol/L时,对BPA降解的抑制程度为HCO-3>NO-3>Cl-.腐殖酸在低浓度时,促进BPA降解反应进行;在高浓度时,BPA的降解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多氯联苯 (PCBs)生物修复过程中影响因素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PCBs厌氧脱氯 ,好氧降解、真菌对PCBs降解、表面活性剂对PCBs降解的促进及抑制机理 ,以及完全矿化PCBs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提出了今后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目前大气区域复合污染的重要前提物之一。近年来发展的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技术可将等离子体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和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的优点结合起来,在VOCs降解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一体系中,催化剂可显著提高VOCs降解效率,但不同的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以及机理存在差异。因此,从催化剂对降解VOCs效应的影响,催化剂类型、位置对VOCs降解效果及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次氯酸钠对PPCPs(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类污染物水杨酸(SA)的氧化消除及动力学规律进行研究,考察了p H值、温度、Br-浓度以及水体中常见有机物等各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对SA的氧化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p H值对该降解反应影响较大,随着p H值的降低,反应速率增大;温度对该降解反应的影响明显且符合Van’t Hoff规则,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降解进行。向体系中加入Br-,可以加快次氯酸钠对SA的氧化降解,并随着Br-浓度的增加,SA降解的速率逐渐增加。水体中有腐殖酸和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对水杨酸的氧化反应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iO2光催化降解低浓度溴氰菊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高压汞灯为光源,以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有机溴杀虫剂-溴氰菊酯,研究了TiO2用量、PH值、等对降解的影响及采用太阳光做光源处理溴氰菊酯的可行性。说明以高压汞灯及太阳光作光源,TiO2催化降解敌杀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高效去除水体中的对硝基苯甲酸、开发新型水处理技术,提出以超声与单质锌联用降解水中的对硝基苯甲酸。考察了锌投加量、溶液初始pH、声功率及溶液初始浓度对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0US/Zn)的影响,比较了US、Zn0和US/Zn03体系下的降解常数,并对US/Zn0体系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以上4种因素对k0US/Zn均有很大影响,k0US/Zn分别在溶液初始pH为5、声功率为120 W、溶液初始浓度为0.04 mmol/L时达到最大值,且随着锌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超声与单质锌在降解对硝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存在很好的协同作用,在最优条件下,k0US/Zn=0.052 min-1,分别是单独超声降解及单独锌降解的21.5倍和2.53倍。在联用体系中,主要是依靠OH·氧化及单质锌还原的相互加强来去除对硝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13.
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及降解过程机理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许多白腐真菌对染料具有广谱的脱色和降解能力,其脱色及降解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其在次生代谢阶段产生的木质素过氧化酶LiPs和猛过氧化MnPs所致。培养条件对白腐真菌脱色及降解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藜芦醇和二价猛等能够显著提高木质素过氧化酶的产生;富氮培养基会抑制LiPs的生成;硫脲、叠氮化物、氰化物等均能明显地抑制白腐真菌的脱色及降解活性;缓冲液的选择对维持稳定pH值和菌丝的形态有一定作用,从而影响其脱色效果;富氧环境是一切白腐真菌对染料进行脱色和降解的必要条件;适度的搅拌混合有利于反应时的物质之间传递;一般地,在培养时间达到3天以后白腐真菌才能达到较高的脱色与降解活性。染料分子大小和结构及其基团的位置对脱色及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使用特殊填料极大提高处理系统中的生物量以克服真菌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提高处理能力是该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探索多种菌种降解石油过程中菌种和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筛选石油降解的主要因素及最佳合,并为石油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研究和石油污染修复提供指导。基于正交实验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实验探讨各因素最佳水平。正交实验中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多菌种降解石油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Box-Behnken实验中,其能显著地影响石油降解率。菌种降解能力是石油饱和烃组分生物降解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但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芳烃、胶质和沥青质组分降解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所用菌种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石油降解过程最重要,是本实验的石油降解最优菌。菌种和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浓度配比对于石油降解具有重要的影响。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添加量5%,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添加量200 mg·L~(-1)的降解效果最优,理论上,最高降解率可达63.78%,验证降解率达到了53.89%,相对于多菌种正交实验最高降解率提高了5.54%。利用正交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筛选最优降解菌和最优菌种组合的方法,具有分析因素多、实验量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铁酸钾降解苯胺废水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高铁酸钾投加量、初始pH及苯胺初始浓度对苯胺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废水的COD去除事随高铁酸钾投加量和苯胺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初始pH对COD去除率影响不明显.对高铁酸钾降解苯胺废水后的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IMS)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铁酸钾降解苯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PCBs紫外光降解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讨论了影响PCBs光降解的主要因素 ,即环上的氯原子数目、取代位置及所处的微环境均显著地影响PCBs的光降解速率。简述了PCBs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重点概述了好氧降解、厌氧降解及好氧厌氧协同作用的机理及特点。最后 ,讨论了PCBs生物降解和光降解的互补性 ,介绍了最近的研究进展 ,指出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耦合将加快PCBs的移走速率 ,提出了PCBs污染土壤原位修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优点及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6,11,15,20,25,30℃等不同的运行温度对间歇法的影响,得到温度越高有机物降解速率越高,出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浓度越低的结果。首次提出了在间歇法中温度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程度有较大影响的论点。肯定间歇法的一些优点,主张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推广应用这种工艺。  相似文献   

18.
介质阻挡放电联合催化臭氧化降解甲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区后结合MnOx/Al2O3/发泡镍去除甲苯,考察甲苯进气方式、臭氧产生方法及湿度对甲苯与O3同时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O3是等离子体区后催化降解甲苯的主要物种,介质阻挡放电联合催化臭氧化可实现甲苯及O3的同时高效去除。输入电压为9.0 kV时,甲苯的去除效率达92.8%,在80 min内O3的去除效率维持在99%以上。水蒸气对催化剂催化分解臭氧的活性没有直接的影响,O3浓度较高时湿度对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很小。GC-MS分析结果表明,甲苯降解的主要气相副产物有烷烃、酸、酮和含苯环有机物,提出了甲苯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超声-H2O2-CuO组合技术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溶液温度及鼓入空气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鼓入空气时相比,连续鼓气时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初始浓度低,苯酚去除率高;溶液温度从20℃上升到55℃时,苯酚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对该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催化剂的影响而不是对超声作用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为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及其他有机小分子物质,最终产物为草酸、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当前染料废水微生物降解优势菌的降解效果及降解机制等,介绍了三种染料降解酶的催化机理和影响因素,阐明了某些降解菌中的质粒可以控制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最终指出了提高菌株应用价值的两种途径:一是筛选或构建出具有多功能性的超级菌;二是在不改变染料性质的前提下,向其分子结构中引入特定取代基团,以提高其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