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菲律宾是南海的主要争端国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菲律宾以民间窃岛先行,再由政府接管,进而挑起美济礁、黄岩岛等事端而逐渐成为南海争端国。今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强硬言论迭出、危险动作不断,给南海局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8月29日至9月3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访华,与中国就解决海上争端达成共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海局势,但是南海局势的前景仍然不明。  相似文献   

2.
记者:纪总,您好。大港油田公司是中央驻津单位,是国有大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请您结合公司的生产谈谈节能降耗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纪树范:大港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近年来,油气产量当量连续保持在500万t以上,而公司每年耗能总量已达油气产量当量的9%左行。可以讲,我们既是产能单位,同时也是耗能大户。  相似文献   

3.
地质矿产部石油海洋局(石油局)成立于1960年,是地矿部在陆上、海上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对大洋进行地质矿产调查的生产管理部门,按国发(1994)65号文要求,石油局将于1995年组建成总公司。地矿部石油海洋地质系统由分布在六个地区的石油海洋局(上海、广州石油海洋局,华北、华东、西南、中南、西北石油局)和12个石油海洋生产、科研、工厂等县团级单位组成,现有职工42000多人,油气勘探开发地域南至南海的南沙,北至吉林、内蒙,西至新疆、西藏,东至江苏、东海,并对太平洋,南极等地域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流动、分散,风…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正> 长期油气勘探的实践证明,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石油和热解天然气在我国当前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我国海相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在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积极倡议下,出版了本专辑。  相似文献   

5.
钱程 《世界环境》2011,(6):40-41
近来,大连化工事故、康菲漏油等污染事件层出不穷。而中国的海上石油开发与勘探活动主要在渤海和南海,其中渤海由于海上石油勘探活动频繁,海上采油平台和生产油井众多,受溢油污染较为严重。据海洋局统计,渤海现有输油管道溢油概率约为每年0.1次;渤海石油平台由于火灾  相似文献   

6.
李琦路  李军  刘向  徐维海  张干 《环境科学》2012,33(8):2533-2537
通过"实验三号"开放航次在南海北部采集了32个大气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样品中的多溴联苯醚(PBDEs)同系物,并对其含量、组成特征、空间分布及主要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大气中7种PBDEs总浓度为0.07~35.9 pg.m-3,四溴(BDE-47)和五溴(BDE-99和-100)化合物为主要组成,分别约占PBDEs总量的51.5%和36.9%,显示工业五溴联苯醚的使用是其主要来源;中国东南沿海和菲律宾附近PBDEs浓度较高,南海靠近越南中部海域大气PBDEs含量较低.后推气流轨迹分析指出: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以及我国台湾和菲律宾等地区陆源污染物的外溢是引起南海北部地区PBDEs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 一、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普查勘探方法技术国际讨论会1986年11月12—19日,地质矿产部在南京召开了“碳酸盐岩地区油气普查勘探方法技术国际讨论会”。会议分物探、地质两大部分。除地矿部系统、部分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代表外,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石油公司的10多名有关专家。地质部分共  相似文献   

8.
江镕 《环境》2012,(4):13-15
南海腹地的石油开发属于深海石油开发,因此存在众多的关于技术、后勤供应与安全保障等问题.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开发的大门很难顺畅开启.因此,破解之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对渤海中部油气开采区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含量进行了分析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含量介于(10.15 ~ 151.72)10-6 之间,平均值为55.9910-6;研究区多数站位为中等污染,部分站位出现较高污染和重度污染,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沿岸、研究区东部和研究区中南部,表明石油烃污染受到沿岸人类排污和油气开采的显著影响.研究区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处于低背景值阶段,之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有所增加,其含量的变化与渤海石油开发勘探的历程基本相似.2011年6月发生的蓬莱19-3石油泄漏事件在附近的海底沉积物中有明显的显示,经过1 a后,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水平已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应急预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开发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含硫高压油气井井喷失控应急预案的编制,对应急预案的定义、油气勘探开发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编制内容以及应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废弃物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促进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南海渔业资源具有"公共池塘资源"的基本属性是导致其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内生困境,为此有必要从南海渔业在低敏度领域的现实表征为立足点,与南海领土主权与海域划界争端等高敏度领域相互结合的角度考察与评判南海渔业资源环境保护的主权变动动向:应该注重传统捕鱼权在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管辖权边界的应用.以东南亚渔业管理组织和新建立南海渔业管理组织联合协同组织新的东南亚渔业管理组织必定有助于南海渔业资源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动态     
“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项目验收2006年3月27日,“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中国大中型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重大项目,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石油三大石油公司为主要参加单位,同时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石油大学等十余个单位共同完成了项目研究工作。该项目科研人员在地质综合评价、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储层改造、数字气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我国的“西气东输”、“陕京复线”等重大项目的实…  相似文献   

14.
从油气资源状况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我国油气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40×108t和9.3×1012m3,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油气资源却相对贫乏。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程度较高,储量、产量增长的潜力有限,石油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能略有上升,保持在25%~26%;而天然气资源勘探程度却很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气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望较快增长,预计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9.4%;与之对应,煤炭消费比例会有所下降,但不会改变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首要地位。为此,根据我国油气资源、能源消费和能源需求变化等特点,对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提出5条建议: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市场;积极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正>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 Air Asia, CAA)是国际非营利性环保公益组织,主要致力于改善亚洲区域空气质量,减缓气候变化和打造健康宜居城市。CAA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在中国北京和印度德里设有办公室。CAA建立的亚洲国家网络覆盖了六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尼泊尔和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1日零时,中国南海首次伏季休渔开捕仪式在广西北海的内港、侨港举行。阵阵爆竹声中,北部湾3369艘渔船同时拉响汽笛,缓缓启航驶出渔港,开始作业。至此,从1999年6月1日零时开始的为期两个月的南海首次伏季休渔便顺利结束。 浩瀚的中国南海海域是渔业资源较丰富的海域之一。据海岸带调查资料显示:广西浅海海洋生物资源共有1500多种,其中浮游动物132种,贝类329种,甲壳类中的虾35种、蟹197种、赖皮动物70种、鱼类312种。近渔鱼类主要有:二长赖鲷、园腹鲱、斑鳔、青鳞鱼、蛇鲻、海鲶、丽叶鲹、蓝园够、白姑鱼、黑鲴、马鲛、石斑鱼、多鳞鳝、鲈鱼、红娘鱼、金线鱼等30多种;主要经济虾类有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等10多种;稀有海产动物有儒艮,文昌鱼、鲎、海兔、河豚、海蛇等。资源量较丰富,鲎发现  相似文献   

17.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也是目前海洋国土管控问题最多的区域。首先从海洋国土的概念、内涵和属性分析入手,归纳海洋国土开发与管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溯及南海国土资源的开发历程,确定当前存在的主要国土空间安全问题。以此为基础,梳理南海国土开发与管控的相关议题,将其分为资源—生态维度和人文—制度维度两大问题群,并结合当前研究动态,对相关议题进行评述和讨论。本文认为:南海国土开发与管控的核心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南海开发与管控的基础理论研究、南海区域开发及规划的应用政策研究以及南海国土开发与管控问题的多尺度实证研究。希冀本文对厘清中国海洋国土开发与管控的研究课题,进一步完善中国海洋国土管控机制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能源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HSE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目前国际油气勘探开发行业通用的一种管理模式.笔者总结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中的HSE管理经验,就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日常HSE管理等方面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海上石油漂移扩散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南海北部大陆架蕴藏的石油已进入勘探开采阶段。海上石油的开发、运输和加工,难免会出现各种油污染事故。如船舶的压舱水和洗舱水的排放,井喷都可能造成石油污染。为了有效地回收和清除海上石油污染,需要提供溢油漂移的预报信息。我们在珠江口唐家湾海面上进行了一次石油稀释扩散实验,得到石油在海面漂移和扩散运动的某些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及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45,自引:13,他引:32  
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及南海北部近海区域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在255.9~16670.3ng/g,整体污染水平处于中偏低下水平.分布特征为珠三角河流>伶仃洋>南海;珠江广州段是高污染区;沿南海近海海域4条剖面,随离岸距离增加,浓度下降.西江、伶仃洋及珠江部分站点石油污染比重大,南海近海则受燃烧来源比重大.PAHs来源诊断指标表明,珠江三角河流及伶仃洋更多受石化燃料燃烧的影响,南海近海区则主要受木柴、煤燃烧的影响.与1997年样品的对比表明,多环芳烃污染程度无明显下降,但区域内PAHs来源从以煤燃烧为主转变为以油燃烧为主,这种近期能源结构的转变在沉积速率较快的珠三角河流及伶仃洋表层沉积物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