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土肥站的回顾与展望熊启中(湛江农业专科学校,湛江524088)广东省土肥站始建于1963年,当时,广东省农业厅土肥局决定按地理气候带类型在全省各地区及行署建立首批土肥专业站,运用全省第一次土壤普查成果,改造低产田,推广各种已经试验成功的土肥技术,为当...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广东省稻田肥料的施用量以及施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并就肥料品种搭配、养分数量及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对肥料施用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通过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稻田肥料施用仍有较大的潜力,有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以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肥料使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林翠兰,叶细养,卢金贵(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州510500)(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处,广州510640)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按其所需合理供给各种养分就能促进它旺盛生长.在农业生产上来说就是合理施肥.施肥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共同主持,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承担的“广东地区酸雨的分布和趋势研究”课题于1990年12月5日在广州通过专家鉴定。 该课题属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华南地区酸雨来源、影响和控制对策研究”下属子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建立广东地区酸雨监测网点,严格实施从采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IGBP中国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和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联合举办,由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具体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1-23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73个科研院所及高校的25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朱森林省长重视地力建设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肥力对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广东省50%以上的农田的地力在下降,影响着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了广东省土壤肥料科技专家的极大关注.1995年9月18日,15位知名...  相似文献   

7.
EML.  TL 《产业与环境》1995,17(1):27-30
国家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于1988年设立了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协调各成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促进对教育与研究的支持和充当国际活动的联络点,该工作组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93年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里其本专家工作会议,是工业界专家和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1995年第二份评价报告编制的、专家之间交流的最新IPIECA论坛,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8.
整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全垦、带垦和穴垦三种整地方式以及施肥对尾叶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无明显的影响,成活率在95%-98.8%之间,保存率在92.1%-97.7%之间.整地能改变土壤性状,如土壤孔隙度全垦为57.88%。穴垦为49.42%;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很快减少,如造林3年后的林木材积全垦、带垦分别为穴垦的136.4%和120.0%,5年后却分别下降到116.5%和108.3%.施肥可提高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造林5年后的调查结果,穴垦施肥林地的土壤有机质、速效N分别为15.447g/kg和49.230mg/kg,林木年均树高生长为1.25m;不施肥处理的有机质、速效N分别为10.388g/kg和35.715mg/kg,林木年平均生长量为0.35m;林木材积施肥处理的为不施肥的9.8倍.整地施肥还可提高林木叶片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1997~1998年在广东省五华县的紫色土田进行了烤烟优质高产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氮磷施用量条件下,烤烟的产量、质量及产值都是随着施钾比例的提高而提高。在一定的配比下,烤烟的产量及产值在施氮 165 kg/hm~2以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均价和优级烟率以中等氮水平( 135 kg/hm~2)的为最高。本文还提出烤烟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8月10-1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这次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协共同主持召开,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和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主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六家单位协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06位区内外专家、学者、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代表及新闻界的同志,中国科学院吴传钧等7位知名专家和水利部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化学》2006,25(5):606-60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于2006年8月开展了在青海湖地区的环境科学考察活动,作为全球领先的液相色谱、质谱、化学品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专业生产厂家,Waters公司积极支持并赞助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于1988年设立了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协调各成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促进对教育与研究的支持和充当开展国际活动的联络点.该工作组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93年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里斯本专家工作会议,是工业界专家和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1995年第二份评价报告编制的、专家之间交流的最新IPIECA论坛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化学》2011,30(9):1610-1610
2011年8月6日至8日,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主办,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承办的"2011年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在古都西安盛大开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质谱专家、学者参与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广东省主要田七产区信宜县田七场的生物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土壤肥力以及田七对N、P、K的吸收状况.改善田七场的环境条件,合理施肥,培育健壮的植株以及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是提高田七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年生和34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白浆化暗棕壤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9个施肥处理和1个无肥对照,运用土壤生物和养分指标讨论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肥力可持续性指数。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可持续性指数影响不同;(2)同一施肥处理对不同林龄的土壤可持续性指数影响也不同;在林木生长最快的幼龄期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可持续性指数的效果要明显高于在林木近熟期施肥;(3)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生物管理指数,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氮、磷的管理指数;(4)有机肥和化肥混施是提高林地土壤可持续性指数的最好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83年到2005年的林地基本数据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分析方法结合GIS对广东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森林资源的时间变化,包括数量的动态变化、变化速度以及区域变化差异,总结出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几个特点:①林业用地1987年最少,有林地持续稳定增长,先由无林地和疏林地大面积减少转化为有林地,后来主要是非林业用地转化为林业用地.防护林面积有大幅度上升,薪炭林呈下降趋势.②幼龄林占绝对比重,近过成熟林比重低但在逐渐增加.活立木总蓄积持续上升,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过熟林蓄积基本随着面积变化而变化.③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有相当幅度面积的增加.④1996-2004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林地相对变化率大多数在10以上,比平均变化大得多.文中对成因有简单的探讨,明确了广东省森林资源变化特点和规律,这将为广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贵州麻江马尾松天然中龄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至第7年,单株材积平均为对照的132.3%;所施元素中N、P、K对单株材积均有很大影响,且都达到0.1以上显著水平;而施P的自第4年至第7年均有良好的反应,其中以P2的效果最好;施肥的最优化组合为N2P2K2.  相似文献   

18.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本刊入编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第五版)之生物科学类的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继入编该书2004年版(第四版)之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后再次入编其第五版。此次评选采用包括9个评价指标的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上万种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0余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9和2019年广东省农业统计年鉴数据,以广东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为基本单元,选取农田化肥施用量、畜禽养殖粪便排放量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核算清单,对广东4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养业结构调整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从2008—2018年,全省各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禽畜养殖量(以生猪养殖为例)珠三角、粤东养殖量缩减,粤西、粤北养殖量扩增。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随之发生变化,2018年全省排放强度上升为687.45kg·hm~(-2),比2008年增加21.04kg·hm~(-2),其中珠三角、粤东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粤西、粤北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由农田施肥引起的TN排放强度除粤西上升外,其他区均下降,而TP排放强度各区均上升;由养殖业排放引起的COD、TN、TP排放强度,珠三角、粤东下降,而粤西、粤北则相应上升。因此,广东应结合各区农业实际,立足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排放过程拦截。应采取如下的措施:(1)加强主要农作物施肥技术研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2)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应用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先进技术;(3)深入开展禽畜粪污土地承载力研究,提高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曾祥添 《生态环境》2001,10(2):171-172
"三高"农业与土壤和肥料有密切关系。地力是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取得高产、优质、高效,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培肥地力。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肥料类型和施肥技术,都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培肥地力、因土种植、合理施肥能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土肥工作,将影响"三高"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