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前沿     
煤直接液化高效催化剂开发成功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承担的国家"863"课题"煤直接液化高效催化剂"日前通过验收。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开发是降低液化成本、提高液化油收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据悉,神华集团已决定在其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第一条示范生产线中采用此高效催化剂,催化剂工艺包开发和神华先期工程的基础设计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2.
赵军  靳江红 《安全》2006,27(5):19-22
DOW化方法可以确定潜在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工艺单元.液化石油气(LPG)管道输送过程中存在最大的危险因素是由于LPG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文中采用DOW化方法对珠海某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储运扩建项目中LPG运输管道进行了的初期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危险等级为“很大”的范畴;在采取补偿措施之后,危险等级为“中等”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根据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原理,通过对某公司200m^3和100m^3液化石油气贮存系统的危险性因素分析,进行了液化石油气贮存系统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评价,针对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爆炸事故隐患提出了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根据某液化厂原料煤的燃烧爆炸数据分析,对项目中存在的煤及煤粉危害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企业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结果表明能达到防止煤粉尘燃烧爆炸,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为煤制油企业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与危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广霞 《安全》2007,28(1):8-11
针对液化石油气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辨识;运用重大事故模拟方法,对某液化石油气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事故范围(半径)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预防罐区火灾、爆炸事故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液化石油气罐区危险性模拟评价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液化石油气罐区的主要危险性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分别对主要危险事故类型:蒸气云爆炸 (VCE)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BLEVE),给出了相关评价数学模型.以某罐区为实例,对其危险性进行了定量模拟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火灾、爆炸事故的严重度、伤害范围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化学品在保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存在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结合消防实践,概括了不同种类化学品火灾的扑救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苗国英  安玉红 《安全》2003,24(4):17-20
前言 火电厂火灾危险性较高,因为燃烧系统中使用的煤、油等燃料,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很大;汽轮机的透平油管纵横交错敷设在蒸气管道之间,机组还有主油箱,储油量达数万公斤,若发生漏油渗油现  相似文献   

9.
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爆炸事故是液化石油气混气站的主要危险。运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计算方法,对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即事故易发生性、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对危险的抵御能力、现实危险性等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煤,也绕不开煤。煤化工产业作为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合理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是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煤化工项目耗水量大、污染程度高,而我国煤炭、水资源呈明显的逆向分布特征,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煤化工项目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也影响着部分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因此,发展煤化工产业,需要  相似文献   

11.
立井掘进穿过煤层时,模糊神经网络能够提取、捕捉隐藏在大量历史数据中的规律,将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系统,为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危险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顶山市新华区为全国重点产煤县 (区 ) ,区内煤矿以乡镇小煤矿为主 ;小煤矿井田多位于平顶山煤业集团大型矿井浅部报废水平内 ,主要开采残留煤柱和采后剩余底部煤层。笔者根据新华区小煤矿生产的特点 ,总结、规范了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井田开拓、采煤方法 ,重点研究了房柱式采煤法采准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 ,特别是保持煤房稳定、提高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特殊支护问题 ;同时结合小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煤炭行业的法律、法规 ,提出了小煤矿采煤方法改进的技术措施。上述研究成果 ,对规范我国小煤矿的采煤方法、提高小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推动小煤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煤层注水治理煤尘灾害的粉体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扬的煤尘不仅严重危害煤矿工人的健康,而且能产生爆炸,是煤矿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之一.通过对尘流中尘粒间作用力的分析,得出干燥煤尘间主作用力是范德华力,湿润煤尘间主作用力是液体桥联力.分析了煤层注水中煤体的湿润特性,从粉体力学的角度阐明了煤层注水的降尘机理,即湿润煤尘间的液体桥联力促使尘粒凝聚变大,并迅速沉降.研究成果为煤层注水治理煤尘灾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煤厂毛煤仓仓顶除尘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能公司选煤厂毛煤仓仓顶为例,对其生产工艺系统和毛煤仓仓顶污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此,采用气固两相流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种可行除尘方案的控尘机理,比较了各自的除尘效果.结果表明,毛煤仓顶皮带单独设置导料槽的除尘方式不能完全抑制粉尘逸出;若配合适当型号的除尘器,可在该处产生合理负压,有效控制粉尘逸出.该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为选煤厂的粉尘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根据白皎煤矿地质条件及煤层赋存情况,分析了煤体水力压裂的力学机制并计算了水力压裂参数,在238底抽巷中进行了工业试验,考察了压裂效果,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后有效半径达80 m,水力压裂使平均单孔瓦斯抽采纯量提高了6.7倍,并可减少1/3的钻孔工程量和缩短34%的抽采时间。  相似文献   

16.
崔贵荣  杨君 《安全》2009,30(5):28-29
近几年,从我国各类事故统计中分析,煤矿安全事故是仅次于事故“老大”的道路交通,煤矿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我们仅以2006年为例,2006年我国煤矿事故死亡4746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041,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国煤矿共发生瓦斯事故327起,死亡1319人,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近20年世界煤炭产量进行统计,分析世界煤炭产量变化趋势,表明世界煤炭产量近年来呈明显增长态势,其中十大产煤国家的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88.7%。选择美国、印度、俄罗斯、南非、波兰和乌克兰等6个世界主要产煤国家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总结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发展趋势。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矿安全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事故死亡人数不断降低。总体来看,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发展并不均衡,发达国家好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监管监察、科技支撑和教育培训四大体系实现了煤矿安全状况的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崔岩  徐同震  骆大勇 《安全》2021,42(6):46-50
为更好地判断平煤矿井工作面煤自燃发展变化情况,降低煤矿内煤自燃火灾发生的概率,在实验室内对平煤十一矿己16-17工作面的煤样进行实验分析.通过运用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分析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气体产物与温度间的关系,得到CO、C2 H4、C2 H6、C3 H8等气体的变化规律,与常温下煤样氧化实验结果对比后,最终选择以CO和C3 H82种气体作为预测十一矿己16-17工作面煤自燃的主要指标气体,C2 H4、C2 H62种气体作为辅助参考指标气体.该研究结果对十一矿煤自燃预测及其治理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煤与瓦斯突出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软分层特征的构造煤其突出的可能性更大,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时应尤为重视。根据现场的勘探资料及揭煤时的煤层情况,结合对个别案例的研究,分析了主要地质构造与沉积环境对煤层厚度的影响,并初步建立了煤层厚度预测的理论模型,同时简要分析了软分层的发育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对煤层厚度的预测和防突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突出煤层掘进防突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焦作矿区单一煤层开采特点,分析煤巷掘进突出和瓦斯涌出规律,探讨防突措施的适应性,研究出严重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中高压注水综合措施,即在巷道两侧布置长钻孔抽放工作面前方及两侧煤体瓦斯,向掘进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带内打短钻孔进行中高压注水。边掘边抽钻孔提前抽放瓦斯,增大煤体透水性,有利于煤层注水和较高的压力水压裂破坏煤体,增加煤体透气性,提高瓦斯抽放效果。通过在严重突出矿井试验,3115m巷道未发生一次突出,巷道掘进速度平均提高一倍以上,有效解除了突出危险,大幅度提高了掘进速度。研究与实践证明,中高压注水综合防突措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