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奇振 《环境》2009,(3):16-17
2008年11月12日,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为河涌整治忙碌了整整一天。上午,到花地河、石井河、猎德涌调研,下午,与各部门、各区相关负责人开会研讨治水之策。张广宁斩钉截铁地说,“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举全市之力,全面开展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7,(7)
<正>前不久刚召开的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治水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明确了未来3年广州治水工作的具体任务,力争到2019年年底,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按照要求完成剩余152条重点河涌治理任务,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据了解,被列入广州市整治名单的黑臭河涌就有187条,水系  相似文献   

3.
黄韬 《环境》2009,(3):20-23
市政府作出了“举全市之力系统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的决定,计划从2008年11月到2010年6月之前总计1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全市投入486.15亿元开展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目标2010年6月底前全市水环境根本性好转。专门成立了以张广宁市长为组长的“治水”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4.
正为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改善水环境质量,从2016年起,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高效推进次支管网建设,积极创新治水模式,开展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水污染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百姓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目前,全市40条重污染河涌整治示范项目水质均已基本消除黑臭,全市共建成截污管网超过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7,(8)
<正>说起惠州的河涌整治,人们往往就会想起"金山河""青年河"。经过整治,这两条曾经的"臭水沟"变身为河畅、水清、岸绿、路通、人悦、景美的生态长廊,为市民造就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息之地,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以"金山河""青年河"为治理样板,惠州市按照"每年治理一条河涌"的规划,系统推进河涌整治工作,力争把一条条河涌打造成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河涌综合整治水质评价体系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开展河涌综合整治,河涌水质评价成为指导政府治水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分析了现行水质评价方法应用于河涌综合整治水质评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州市河涌综合整治水质评价体系,并介绍其实际应用及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吴城华通讯员史伟宗)昨日,广州市召开推进治水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报全市治水工作推进情况,调度连线白云区、番禺区、南沙区、增城区治水现场听取工作汇报,对开展"排水单元达标"攻坚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对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行再督促再推进。市委书记、市第一总河长张硕辅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温国辉主持会议,宣读第4号总河长令并作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8.
以剿灭直排七大水系劣Ⅴ类河涌为主攻方向,以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为终极目标,全面打响"剿灭劣Ⅴ类河涌大会战、重点流域(海域)污染治理大会战、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大会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会战、养殖污染治理大会战、工业污染治理大会战"六大标志性战役。  相似文献   

9.
丁媚英 《环境》2015,(2):42-44
<正>顺德近年来按照"先截污治理、后景观提升,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新思路,加强河涌整治与污水治理,努力让昔日水乡风貌重现,为水乡人营造更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地处岭南水乡的顺德,是一座河网密布的城市。区内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河涌如同一条条血脉,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灵性与生机。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河涌带来了沉重压力,部分河涌甚至出现黑臭现象。对此,顺德近年来按照"先截污治理、后景观提升,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新思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益阳市河坝镇政府创新乡镇流域管理模式实施"河长制"为例,探究其实施效用。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法制保障不足,"河长问责"制度尚不完善;缺乏河道治理保洁长效机制,各责任单位联动不足;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缺位,未能实现全民管水治水。提出建议:建立河长制工作考核奖罚制度,严格考核问责;提升动态监测监管水平,开展治理管护标准化建设;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严重,大多数省(市、区)都面临着如何有效治水的难题。2013年,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治水战略,两年多来,浙江省水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浙江省治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制定可持续的区域长远战略规划,进一步构建水生态优良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探索多元的水治理路径;探索推行"污染排放协定标准",助推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价值进行定价,用经济手段激励水环境治理;推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发展绿色金融,提高水环境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6,(12)
正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市委书记任学锋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上水平水绕城转、城在水中是广州的城市特色。水环境治理是重大民生,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保持定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创新点、找到平衡点,探索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治水路子。坚持科学规划、精细设计,把水环境治理规划纳入"多规合一"内容。坚持标本兼治,将治水与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社会治理等紧密结合,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把深化治水体制机制改革纳入全  相似文献   

13.
全面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推行的一系列治水模式和积累的治水经验。通过分析2004~2018年全省水质变化趋势,总结治水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短板。结合新时期水污染防治总体要求,从"依法治水、协同治水、科技治水、智慧治水和多元治水"等5个方面创新思路,提出了健全水污染防治法制与执法监管体系、健全水环境治理区域协调与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水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实现污染源监管和污染治理过程信息化、推动"城水共治"和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治水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城市河流中的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河流污染是势在必行的。最近发展河涌治理的研究,总结主要河涌治理的技术、原则、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的河涌治理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出更好的解决河涌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7,(12)
<正>7月18日,深圳市委"黑臭水体治理"干部专项考核组正式进驻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宝安区,与治水干部同上"火线",在工作一线、项目现场"贴身"考察识别干部。同时进驻的还有深圳市委"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干部专项考核组。两个考核组进驻宝安区,标志着深圳市委在"黑臭水体治理"及"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以下简称"治水"及"查违")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16,(11)
正"河长制"是广州市治理河涌污染,明晰治污责任主体,确保治污实效的一个重要制度,截至目前,广州市187条黑臭河涌共604名河长全部到位,首批共398块河长公示牌耸立在广州各条河涌旁。"河长电话无人接""电话本人接听率极低"……这是以往广州"街坊"致电公示牌上"河长"投诉河涌污染时的真实写照,市民纷纷给"河长"一个大大的"差评"。近日,为解决这一投诉难题,这批公示牌又统一加上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二维码,它到底有何内里乾坤,对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发动社会共治能起到哪些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河涌水质特点,探讨相应治理思路,为广州市河涌健康良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蒋亚军 《环境》2020,(4):17-19
正东莞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具有"东山、西水、南海、北江"的独特自然景观,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水乡城市。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同时,东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把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摆在突出位置,结合特殊的产业结构、城市架构和人口结构,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科学系统精准推进治水工作,积极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水污染治理之路。近年来全市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总体呈现持续改善态势,今年1—3月基本实现全面达标,其中3个省考断面水质均为Ⅱ类,4个国考断面中,泗盛断面水质为Ⅱ类,共和村、旗岭断面水质为Ⅳ类,樟村断面水质为Ⅴ类。东莞麻涌华阳湖从"龙须沟"变身国家湿地公园的治水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正面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潘润娇 《环境》2009,(7):44-45
在今年海珠区“齐迎绿色亚运、共创文明城市、同享碧水蓝天”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上,4-5名河涌污染源整治群众监督员获颁了光荣的聘书。招聘河涌污染源整治群众监督员是海珠区环保局在全市的又一率先之举,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初,深圳市明确了打造"志愿者之城"3.0版本的工作思路: 以制度化、专业化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跨越.次年,深圳市从参与水环境治理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入手,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行动,创新实施志愿者河长制,吸引和鼓励志愿者成为常态化"治水服务""环保服务"的活跃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