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流域河流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河流以及整个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河流的治理十分紧迫。本文首先通过阐述小流域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并提出河流生态治理的理念:治河之道决不在于改造,而在于“还原”,指出中国对小流域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国内外河流成功治理的实例介绍了流域治理的常用的生态工程方法(包括河道外治理、河道内治理、滨水区治理),同时提出要在治理河流的同时重视河流的管理才能实现河流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所采取的传统河流治理方法耗资巨大,污染容易复发,是典型的资金推动型治理措施,而直接净化技术是河流水质治理领域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技术,对中国的河流治理迅速走出和摆脱高投入低效益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治理河流污染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首尔市曾一度面临着严重的河流污染问题,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污染源控制、废弃物资源利用、水循环体系构建、生态河流修复等措施,建造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河流。首尔对河流污染的治理符合我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治理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河流生态治理是河流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介绍了城市河流的现状,然后阐述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提出了生态修复措施,并对生态修复的注意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城市河流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城市污染河流的治理技术思路,介绍了污染河流治理中可供选择的具体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大量河流修复的工程应用,但目前河流修复工程方案主要从治理技术的应用出发,对修复模式的考虑较少。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河流水质改善的研究和工程报道,总结了在治理河流有机污染与营养盐污染中常用的在线和离线治理工程构建模式,为河流修复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浑河治理的成功为国内外其它同类河流的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而治理过程中分析得出的河流恶臭控制因子具有普遍适用性,本文就河流恶臭控制因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河流污染治理任务路线图制定方法及其在海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流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参考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原则和一般步骤,吸纳制定重要领域科技路线图的系统方法,从需求分析、任务布局、特征目标界定、实施阶段和技术重点等方面,建立了制定河流治理路线图的一般方法,并在海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分析了海河流域河流水污染治理的问题和需求、确定了治理的战略任务,确立了水污染治理的特征目标,提出了海河流域河流水污染治理的路线图,为流域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导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河长制"作为目前较为有效的河流治理制度,通过明确地方行政首长责任的方式,提高了区域河流水质治理的效果,但"河长制"对于河流治理的积极效果恰好反映出了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本文拟通过对现行"河长制"的考察,反思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并对我国政府环境责任制度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城市河流中的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河流污染是势在必行的。最近发展河涌治理的研究,总结主要河涌治理的技术、原则、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的河涌治理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出更好的解决河涌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流匮乏的重污染城市黑臭河流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以郑州市贾鲁河为实例,针对城市黑臭河流天然径流少、河道补给水多为生活及工业废水、河流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等污染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废水资源化再生利用与水质目标管理结合的基流匮乏型城市黑臭河流的"三级循环、三级控制、三级标准"治理模式;针对水体黑臭问题成因,研发经济有效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新技术,实现流域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的科学衔接,为解决同类型河流水资源短缺与水质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与途径,并对我国今后黑臭河流治理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滇池入湖河流治理未考虑河流分类的特点,几乎按照统一工程治理,一些技术应用较少考虑适用条件(如地域性)的影响,使得目前入滇河流治理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包括污水收集率低,面源治理效果有限,水源补给量少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入滇河流后续治理的重点与方向。为此,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包含14项适合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的新技术体系,并从点源、面源、底泥、生态需水量、水质及水生态6方面详细分析相关治理技术指导不同类型入滇河流治理的适应性与可行性;同时,以盘龙江为案例,结合新技术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后续治理技术体系建议,以期为入滇河流后续治污工程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对城市河流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河道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城市河流不仅是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城市景观文化构建的重要体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城市河流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河流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分析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以期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河流渠化是现代人类出于防洪排涝、污染治理和绿化美化等一己之目的对河流的改造活动.从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对河流的纵向、横向、垂向与时序变化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提炼出中国北方健康中小河流的生态特征,分析了河流渠化造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灾难,认识到生态灾难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谬误.在此基础上,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入手,提出遵循河流自身规律的河流渠化解决之道,在河流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前提下,改善其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建议开展广泛的接近自然的河流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总量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因此,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是我国迫在眉睫的任务。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强化,河道治理这一保护举措也日益完善起来,而且河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增加了河道治理的必须性。但是,在河道治理中,出现了一些和自然规律相背离的现象,给河流的生态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人们对河流日益增长的需求等,给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银华  均伦 《环境》2007,(2):96-96
2006年12月28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庄礼祥对6年来深圳河流治污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认为深圳市河流污染治理工作基本达到了,六年前深圳市人大一号议案有关加大河流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城市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使许多城市开始投入巨资对城市河流进行治理,河流重新成为可资亲近、可供玩赏的对象。河流在提升城市的价值,但是河流并非“水流”那么简单,它还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系统,相互构成完整的食物链,维持着良好的平衡,同时也维持着河流的生命和价值。许多城市的河流,远看清水如带,但近看却在水里找不到任何活物,这样的“水渠”实际上就是死亡的河流。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我国的城市河流治理存在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我国河流水污染治理水平,通过对两条河流的自然特征、污染状况、水环境整治举措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二者较为成功的治理经验,即:建立高效的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确立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开辟多种融资模式;构建政府部门与流域企业的和谐关系;重视科学研究与规划;加快完善水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公民水环境意识。泰晤士河流域治理模式代表着成功的范式,秦淮河流域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总结二者经验对于目前我国的河流水污染治理给予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将于1986年11月下旬在上海召开河流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主要内容为交流有关河流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方面的科研成果,探讨学术,以推进河流污染治理的开展。学会于7月中发出论文征集通知。征文范围和内容为,河流水文、水质模式,河流水质整治规划研究,河流治理研究的系统工程方  相似文献   

20.
对13条入滇河流做了生态调查及分析,河流生态调查内容包括对河流底泥、底栖动物及岸边动植物的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提出了针对入滇河流污染的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