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问题可以说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一方面,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超过环境的补给和再生增殖能力,造成了资源的稀缺;这些取得的资源经过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又以废物的形式排入环境,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日趋恶化的地球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此,人类已将更多的注意力从依然存在的战争危险转向和平发展中的全球问题,其中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是没有国界的,因此真正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必须维护人类所居住的整个世界的完整性。所以70年代以来环境方面先后制定的国际公约、条约和议定书已达100多项,超过了以往所有国际环境立法总和。同时,为鼓励科学界对全球问题的研究,素有科学家最高荣誉之称的诺贝尔奖金从1992年开始增设一项地球奖,以表彰在核。人口、资源、环境以…  相似文献   

3.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由于人们认识上的种种偏差,我国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趋势一直令人堪忧。环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经济问题,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寻求环境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把环境看作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逐步确立了环境有价的思想,实现了人类环境认识史上质的飞跃。目前,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严峻的环境状况,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有效地引导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粮食、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已危及人类生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土壤退化,资源短缺,环境质量趋于恶化。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资源环境问题中,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粮食生产最为重要。所以研究世界水资源主要是研究陆地水资源的状况、贮量与变化,预测全球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改善世界水资源状况,合理利用和调控水资源。它在缓解人口、资源、粮食和环境危机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地处海拔3200米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早期建立的以水禽候鸟为保护对象的湿地保护区.自1975年建立以来,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保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青海湖是一个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和湖区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保护区的湿地环境和自然资源日趋恶化.对此,如何加强鸟岛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和候鸟资源的保护管理已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现状和今后的发展、保护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地给人类生活带来种种便利和享受,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自身的麻烦和环境的恶化。一部分高消费群体已过上较为奢侈的生活,他们对物质财富的享用和贪婪呈现出无穷大的趋势。在这里,仅从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谈一谈挥霍浪费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呼唤人们珍惜资源,励行节约。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被作为当代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之一的提出,是人类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人类与宇宙中唯一已知可维持生命的星球——地球之间关系继续恶化的反映。环境的破坏有两种原因,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自然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等灾害造成环境的破坏称为原生或第一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5日,由联合国倡导的“世界环境日”活动踏入了22个年头.它对于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人类环境意识,呼吁世界各国行动起来.保护人类生活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南北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问题日趋突出并逐步加深,不仅严重地阻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动力,是通过利用周围环境的资源(食物、化石燃料等)获取能量的,它很少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根据普里高律的耗散结构理论,如果进入地表的负熵流总数一定,那么人类社会系统从周围环境中吸入的负熵越多,它本身的熵值就越低,即向有序化发展。反之,环境熵值就越高并向无序化发展,其结果就是目前所看到的地表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景象。因此,环境的变化是地球高度发展到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呢?作者提出把人类社会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人类生活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和工业生产系统。将这三个子系统在地表分置不同地点,让它们彼此间边界明显地分离开来,从而建立起一种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共课程的教学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人类社会,物质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人类经济水平提高、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如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等也伴随而来,它不仅威胁了当今的健康与生存,也危及到子孙后代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11.
正学科渗透是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能适时、恰当地渗入环境教育,将收到语文教学与环境教育相得益彰之效。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人们生活在环境之中,对周围环境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  相似文献   

12.
黄昊 《绿色视野》2009,(11):35-37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是当代以至今后人类面临的一个比突出的问题,环境的恶化一再提醒人类必须善待环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全民的环境意识被认为是解决环境的基础前提,开展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前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出现 ,大约已有200万年的历史了 ,从直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再到10万年前智人的出现 ,经过种种艰难曲折 ,使这个在自然界中并非坚牙利爪的物种 ,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然而 ,人们在对自己的进化与发展的胜利陶醉之余 ,发现了因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及短缺已构成了一种“人类生存困境”。于是 ,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观念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一致 ,珍惜共有的环境资源 ,应变革现有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河北省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在我国当前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国情下,显得尤为重要。河北省环境立法的缺失、投资缺乏和意识薄弱等实际情况,使河北省农村面临着包括土地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严重,农村农业和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解决这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贤金  周艳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6):36-42,54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对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向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发展,再到近年来以土地开发强度为特征,以及基于供给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兴起的历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单一资源走向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及综合要素的承载力评价,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但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存在更多地关注承载的极限容量,对发展容量的关注不足;缺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等问题,其研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需在承载力从极限容量向发展容量转变,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强化以空间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与石油开采区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人类大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导致生态失去平衡、环境恶化,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1996年夏天安徽蚌埠市严重的水荒就是一例);二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及不合理开采,致使水土流失、森林减少、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面对这些环境问题,近几年人们开始觉悟,环境意识逐渐增强,目前正步人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持续发展是新近提出的作为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原则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吴宇 《环境教育》2008,(6):41-42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推进,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失调十分关注,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都极为重视,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下,环保问题已成为本世纪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大量“三废”排放,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9.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环境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如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草原沙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干旱、洪涝泛滥等,所有这些环境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也对档案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环境恶化给档案保护工作带来的威胁   目前,环境恶化对档案保护所带来的威胁是极大的,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空气环境的恶化,对档案的破坏已经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1、空气污染物总量的增加,使档案保管状况有所下降。   空气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张玉林 《绿叶》2011,(8):126-133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背负着环境重压的"中国奇迹"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特例,因此有必要修订《环境保护法》,并将它提升为国家的"基本法"。前提是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以及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重新审视目前和未来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符合天道和人道的发展观"确立为社会整体的核心价值观,从宏观上缓和资源环境压力,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