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对《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解读。《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弥补了生态环境监测立法的空白。《条例》共分6章47条,重点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网络管理、污染源监测、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等制度,明确了统一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等内容。提出,加快补齐监测网络建设、基层监测能力、污染源执法监测、社会监测机构监管等方面的短板,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推动监测事业依法、科学、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荒漠生态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监测目的、监测对象、监测指标和监测数据的获取四个方面,论述了进行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从干旱荒漠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监测指标,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传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方法的不足,论述了"3S"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并结合"四川省岷江中上游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介绍了应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将会迎来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亟需强化支撑、引领、服务作用。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网络等方面将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世界级湾区进行系统比较,对标查找差距与不足,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环境监测区域布局、现代感知网络、智慧应用与"美丽湾区"综合评价、联合监测与信息发布、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的原因与现状,指出了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四川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构建责任明确的生态环境监测责任体系、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合理利用环境经济学手段等监管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站为掌握全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状况和近几年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政策的实施情况,根据呼伦贝尔市草甸草原、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包头市达茂旗荒漠草原、阿拉善盟荒漠生态系统监测子站提供的监测数据,着手编写《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十年监测报告》。 摘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信息简报》2:003年第l、2期内蒙古草原生态监测站着手编写《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十年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认博斯腾湖2018年水质变化情况,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区内3个监测站对博斯腾湖开展了本次水质验证监测工作。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博斯腾湖的水质仍然保持在Ⅳ类轻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浓度仍然大于20 mg/L,博斯腾湖水质未得到改善。本次验证监测中各测站均较吻合指标有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矿化度。针对此次水质验证监测活动,提出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产和进口NH_4~+、NO_3~-检测探头技术性能指标的测试,分析国产和进口水质NH_4~+和NO_3~-监测设备技术性能,确定其适应范围。比较两种仪器对单一纯溶液、复合溶液,以及多种实际水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得知两种仪器测定标准溶液及实际水样中NH_4~+和NO_3~-的标准值、实测值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测量结果稳定性较好。国产仪器在≥500 mg/L的NO_3~-条件下误差较大,需稀释后测定,在其他常规质量浓度范围内完全可代替进口仪器,两种仪器均可用于不同环境水体的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国内外遥感监测平台的发展现状,基于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遥感监测平台存在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缺乏、监测能力薄弱以及监测网络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从平台建设架构出发,构建了数据平台,对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调查/监测资料、无人机航测数据进行管理、存储、分析等;业务平台,主要围绕水、气、土壤等整个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开展相应的监测和管理,还可针对重点区域,环境督察等业务进行拓展;展示平台,主要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和硬件对各类业务进行可视化。提出发射独立高分遥感卫星、深化遥感监测应用研究、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等建议,以期为湖南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平台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水质状况、反映水污染防治成效、实施水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建立科学制定水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的有力保障。然而,目前新疆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尚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监测数据失真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监测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反映新疆水环境质量实际状况。为了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监督管理,本文分析了新疆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水质手工监测质量核查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展水质手工监测质量核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从2014年2月14日召开的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上获悉,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省今年将采取多项措施力保海洋环境。为加大海洋环境监测监管力度,江苏省已布设各类监测站位711个,获得监测数据约6万个,开展新增污染源调查,建设江苏入海排污口综合数据库和在线监控系统,有3个县已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2014年,还将通过启动县级海洋环境监测站资质申报,建设入海河口在线监测网络及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强化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监测及海洋功能区达标率监测力度,并建立跨区、入海河流断面数据交接制度。同时,通过海洋环境竣工验收、海洋生态补偿、跟踪监测及海洋工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环境监测业务的分类,提出应对监测工作流程、监测标准、业务分包工作、监测收费、监测报告格式、监测数据、监测质量、业务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指出,对各类环境监测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将有助于提高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空气苯系物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和评价中国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量化的手段评估环境空气VOCs监测数据质量,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笔者以环境空气VOCs中的苯系物为代表,组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6家各级各类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实验室比对,利用稳健统计技术分析评价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苯...  相似文献   

15.
从政府考核体制、监测网络管理、监测能力水平、监测质量管理、自动监控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度的原因,提出通过改变监测体系、政府考核体制、监测网络优化、改变监测机构的体制和性质、加大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监测规范化建设、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飞行"检查力度、加快现场监测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建设,建立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体系等手段来保证其准确、可靠,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水质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系统研究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与常规监测数据间差异问题,选取15个运行多年的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对p 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及总磷(TP)5项监测指标开展了站房外常规监测、站房内常规监测与自动监测的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监测结果之间相对误差、相对偏差、水质类别变化发现,站房内常规监测、站房外常规监测与自动监测结果之间误差较小;同时通过误差统计分析及直方图分析发现,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与站房外常规监测结果之间误差整体属于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研究得到了水质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数据一致可比的结论,为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多部门协作模式下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的背景及意义。通过分析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部门协作模式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管理,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以列举法对影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的样品采集、运输、交接和实验室分析等监测活动的各环节进行了技术分析,梳理总结了数据质量技术判断的常见方法,旨在为环境管理部门开展监督管理提供经验借鉴。同时,就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影响特征及判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南京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及PM_(2.5)组分监测结果,分析了2011年夏收秸秆焚烧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并探寻快速判别秸秆焚烧影响的指标及方法。结果表明:秸秆焚烧期间PM_(2.5)污染特征显著,其组分中K~+、EC、OC等浓度相对偏高。基于离子组分及碳元素在线监测数据,可选取K~+作为快速判别指标,并根据K~+与PM_(2.5)的相关性,计算秸秆焚烧对PM_(2.5)的贡献。同时结合OC、EC浓度变化,综合判别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质量核查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控网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的监测事权上收后,对监测数据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定量化评价已成为考核运维公司工作成果、评估国控网数据质量、编制数据质量报告的迫切需求。为加强中国环境空气数据质量核查体系的建设,总结了美国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质量核查体系及其相关的技术规范,简要介绍其包含的各类核查项目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建设中国环境空气数据质量核查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