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浅析新疆城市声环境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疆近五年来的城市声环境变化趋势,并对城市噪声污染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与建议.从区域环境噪声状况看,噪声值呈下降趋势;从声源强度看,对城市声环境冲击最大的是交通噪声源;从道路交通噪声状况看,近五年交通噪声污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全区各年度均有超标路段,全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仍存在污染.因此,整治城市噪声污染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综合利用科技、法律手段来改善城市声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交通噪声相当严重。评价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对其两侧交通噪声敏感点的污染状况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以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为例,对其周边的交通噪声敏感点进行现状调查,利用SoundPLAN软件模拟噪声污染状况,并对安装声屏障前后的降噪效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大部分处于好和较好水平;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主要处于较好和轻度污染状态;约有1%的人口处在噪声重度污染区域;交通噪声影响强度最大;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范围最广;环境噪声污染仍存在污染投诉率高、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等问题,改善声环境质量仍是今后一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3年郑州市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全市声环境质量呈现出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变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加剧、建筑施工噪声依然严重、工业噪声影响减少等特征,提出了城市合理规划、加强联合执法等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机场噪声污染的舒适性影响评价和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飞机噪声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多方面的和难以计算的,噪声污染的舒适性资源的损失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以广州市白云机场为例,介绍了机场噪声污染的舒适性影响评价及其经济损失分析方法,计算方法为调查评价法,主要参数为人们对改善噪声环境的支付愿望。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来源多、成因复杂、影响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产生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纠纷时,其法律主体复杂,涉及部门多,受影响群众覆盖范围广,是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噪声类型之一。邻里噪声是社会生活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邻里噪声的立法现状,我国国家层面有关邻里噪声的法律规定,以及地方邻里噪声的立法实践;系统分析了江苏省邻里噪声扰民的主要类型、特点和污染防治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邻里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建议,可为江苏省噪声污染防治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发展迅速,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新建扩建的街道、马路使原来偏僻区域变成了繁华嘈杂的市区,从而加重了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交通噪声声源流动、声级高、干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严重扰乱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兰州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和危害,并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兰州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得出兰州市总体交通噪声目前属于中度污染,在总结国内外城市交通噪声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兰州市声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神经网络城市环境噪声预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噪声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并预测,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及治理措施是噪声污染防治的关键问题,文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选取了影响环境噪声的主要因素,采用BP(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对北京市1994~2006年的环境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并预测,验证结果误差较小,说明基于灰色关联的BP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对城市环境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噪声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低频噪声污染引起的环境投诉也越来越多。文章主要对社会生活噪声,尤其是低频噪声作一个介绍,简述其特点、危害及相关法律依据,同时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例,对低频噪声污染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手段和数据综合分析技术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能实时反映环境噪声状况,以便分析、掌握城市噪声污染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及趋势,在城市声环境的治理和监控中发挥有效作用。本文根据南昌市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南昌市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无锡建成区交通噪声等效声级(L_(eq))与车流量进行监测,应用GIS技术分析交通噪声与车流量的空间分布,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噪声L_(eq)峰值及车流量峰值均集中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必经路段,此区域为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同时发现,噪声L_(eq)与车流量在空间分布上并非成正比关系,在时间趋势上车流量上升但噪声值下降,说明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改善交通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3.
噪声不仅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可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速公路迅速建成,交通噪声污染不容忽视.对西宝高速公路沿线交通噪声进行了实地昼夜监测,结果表明交通噪声夜间超标较为严重,干扰了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分析了污染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一些简单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宿迁市区的建筑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市区建筑噪声产生的原因和污染特点,提出了市区建筑噪声的有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规划角度浅议城市道路噪声污染问题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兰州市近三年来交通噪声的特征在城市空间结构的背景上,以公众反映为尺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1)公众对不同城市空间结构上道路噪声反映均为起伏大、吵闹和一般不可接受;(2)部分区域噪声污染指标超标与早期规划有关;(3)近期道路规划和建设是噪声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基于规划基础上的环境问题规律性的研究和基于环境保护理念下的规划设计模式的研究将是今后环保专业和规划专业人员共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噪声地图在环境噪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为例,采用变网格划分法,研究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噪声地图在区域环境噪声评价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噪声预测系统结合GIS,以数字与渲染图的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现噪声污染在环境区域的分布状况,可用于指导区域的规划和环境噪声评价。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昼夜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广州市的昼夜交通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分区域分道路等级的实地监测,得到共53个监测点位白天和夜晚的等效声级及其统计声级,同时对每个监测点展开了交通流调查,并分析交通流特征对交通噪声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 白天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74.2、72.2、67.8、65.1 dB,快速路及主干路沿线的交通噪声污染比次干路及支路的严重。夜晚所有测点的噪声值均超过55 d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平均等效声级分别为72.2、72.3、66.3、64.5 dB,广州市夜晚的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海口市声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噪声污染一直是海口市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城市纵深度太低,道路密度太高,交通布局不合理,1991年-2000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值分别为59.0dB(A)和69.5dB(A)。利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预测方法和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对该市噪声进行预测,2001年-2005年该市的区域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综合预测值在57.6dB(A)-56.7dB(A)之间;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综合预测值在68.2dB(A)-68.3dB(A)之间。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噪声评价方法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目前城市噪声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城市评价需分两步进行,首先采用PN法进行区域评价,然后用全城区的平均等效声级PSRN法对全城环境噪声进行评价,既体现了区域噪声与城市总体噪声关系,同时考虑了较大起伏的噪声的“贡献”。关键应注意合理布设测试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噪声污染多头管理、监测方法单一、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基于Android 4G技术城市环境噪声分布式监测设计思想,介绍智慧城市噪声分布式监测的应用方法。以移动终端作为传感器节点替代传统集中式噪声监测的分布式监测方法,依托云计算数据处理平台,解决了监测网络数据管理分散、定点检测站和一些手持检测设备收集数据引起的信息滞后的问题,有益于实现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数据分析、处理和融合等复杂功能,使各种质控任务和标准传递等复杂任务得到自动化执行与反馈,将对城市噪声污染联防联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