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宋某2008年5月至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化工原料装卸工作,后因化工产品滞销,2009年5月在家待岗,而后,经人介绍至某建筑公司从事建筑管理工作,月工资3000元。2010年5月,某建筑公司与宋某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宋某主张工作一年为一个月的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5000元,某建筑公司因宋某是待岗人员不能建立双重劳动关系而不同意给付。请问,宋某待岗后至某建筑公司工作,是否应依劳动关系给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科学》2011,(9):49-51
案情简介 王某于2009年8月申请仲裁,称2007年5月7日进入某机械制造公司,任机械加工车间操作员,签订期限为2007年5月8日-2008年5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09年7月51日被公司无故解除。现要求: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7月51日期间应订未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相似文献   

3.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10,(2):54-55
赵某2008年5月到某加工厂工作。2009年5月,该厂实行“末位淘汰”制,因赵某被排在最后一名,加工厂决定解除与他的劳动关系。赵某主张加工厂因非法解除应支付其经济补偿金二倍的赔偿金,该厂厂长却说:“是因你个人原因所致末位被淘汰,没有什么经济补偿。”请问:某加工厂是否应给付赵某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8年7月与某机床厂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约定从事炊事员工作,期限5年。2011年5月,某机床厂书面调李某至热工车间从事清砂工作,并要求于同月25日报到。李某不予同意,双方经协商未果,同年8月,该机床厂以李某拒不服从工作岗位调动安排,经多次书面警告后仍不到新岗位上班为由,作出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的决定。李某遂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又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科学》2012,(5):51-53
张某于2011年11月5日申请仲裁,称其于2008年5月2日进入某机械制造公司,任车间工艺工程师,月工资5000元。公司于2011年1月4日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现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支付自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的工资。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科学》2007,(12):46-49
李某于2003年10月到某影视公司应聘,公司经面试考核后录用了李某,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某影视公司聘用李某担任某栏目主编。试用期为两个月,月薪1万元。双方未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满后,双方未签订新的合同。在李某到该公司工作满4个月时,公司以李某违反劳动纪律和不胜任本职工作为由口头通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此后李某即未到该公司工作。李某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劳动仲裁。2004年6月18日仲裁委裁决某影视公司给付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及额外经济补偿金。仲裁裁决后,双方当事人均不服,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赵某于2008年2月至某时装公司工作,月工资为3000元。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于2009年1月30日到期后,赵某继续留在该公司工作,但双方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2009年11月1日,某时装公司与赵某协商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 姚某,女,1958年5月出生,2002年10月开始在一家外资企业工艺公司铁艺车间做定型工,工资以计件计资,月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2002年,该公司将铁艺车间承包给没有资质的李某经营,姚某是李某所雇,直至2008年1月28日,姚某才与该工艺公司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即2008年1月28日至2015年1月27日止)。2013年3月31日,公司没有安排任务给姚某,姚某认为公司要与其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公司认为,姚某原与其师傅合作才能完成其本职工作,现公司与其师傅已解除劳务关系(超出法定退休年龄4年),有些任务姚某无法独立完成任务,就将任务转给其他班组员工完成。  相似文献   

9.
黄某2007年5月到某齿轮公司从事维修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每月工资1200元。2009年5月;51日,某齿轮公司与黄某补订了一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6月31日,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2010年7月1日,黄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某齿轮公司补足他2008年2月到2009年5月的二倍工资差额16800元。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 申请人季某称其于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11日在某大厦从事保洁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08年7月11日,被其直接雇用人陈某辞退。季某于2008年7月16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被申请人某大厦赔偿工资5500元;向其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1000元。季某为了证明与某大厦的事实劳动关系,向仲裁委提交了下列证据:陈某办公室钥匙、员工工作服、员工工号牌、员工本人更衣柜钥匙。在庭审中,季某又举证了一份手写的但是并无负责人签字和某大厦盖章的员工签到签退表,来证明其,XA2008年6月开始在单位上班是签到的。季某还申请证人李某出庭作证,证明其与某大厦的事实劳动关系存在。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 1998年5月,张某经熟人介绍到某医院工作,该医院系民办非企业单位。期间,张某从事过勤杂、专家公寓楼建设质量负责人、分诊等工作。双方—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1年8月26日,该院口头提出与张某解除劳动关系,张某自2011年9月1日起没再上班。2012年5月12日,张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请求某医院支付2008年2月至12月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不与张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陈某2007年7月受聘到某建筑公司工地做木工,用人单位没有为陈某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缴费。同年11月,陈某因工作受伤,经治疗后双方于12月签订了《工伤事故了结协议书》,某建筑公司支付陈某3.5万元后再未支付陈某其他待遇,陈某也离开了工地。2008年7月,陈某通过劳动仲裁确认与建筑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后,于同年11月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 李某系甲集团公司职工。2005年,甲集团公司安排李某到其下属企业乙机械公司(法人单位)工作,李某的劳动关系仍保留在甲集团公司。2008年1月,乙机械公司被法院宣布破产,因甲集团未为李某安排新的工作岗位,李某一直未上班。两个月后的5月22日,甲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对李某等20名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处理决定》(下称《处理决定》),理由是李某自“2008年1月起旷工至今,连续旷工55天”。  相似文献   

14.
问:李某2009年6月至某木材加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双方签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限为一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为2000元。2010年5月1日,某木材加工厂因工作需要,安排李某节日加班1天,某木材加工厂同意给付李某节日加班费200.01元〔(2000.00元÷30天)×3倍〕,李某不同意,李某主张节日加班费275.88元〔(2000.00元÷21.75天)×3倍〕。请问,李某的主张能否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5.
某建筑公司将工程转包给没有相关资质的自然人李某,由李某召集工人施工,并由李某制定工资表后统一发放。臬工人赵某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受伤。现赵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与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要求建筑公司支付拖欠的部分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10,(10):58-59
李某2005年1月到某不锈钢厂上班,双方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2009年7月,李某在工作中受伤,后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又经鉴定为伤残程度九级。2010年2月,李某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有问有答     
问:我在甲公司工作15年后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并于2008年1月31日到乙公司工作。2008年底,我要求乙公司给予我2008年年休假工资,但乙公司称我在其公司工作未满12个月,不能享受当年年休假待遇。我于2009年2月28日与乙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因我2009年未休年休假,所以我还要求乙公司支付我2009年未休年休假的工资。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 张某于2008年4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3月31日。2012年12月1日,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将在2015年1月1日解除。2012年12月10日,张某突发疾病死亡。张某家属认为,张某突发疾病死亡与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解除直接相关,故向公司提出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要求。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 李某2005月7月在工作中受伤,被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八级伤残。2006年12月,李某因违反用人单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在工伤保险待遇支付问题上,李某与用人单位发生了争议。李某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八级伤残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但用人单位却以其因违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支付。2007年1月7日,李某申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20.
原告马某于2008年5月12日入职于被告某服装公司,任导购信息员,于2009年8月7日正式离职。2008年5月12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书,约定:该合同自2008年5月12日生效,于商场售卖季节结束或所在商场下达的撤店日期为准,马某从事导购信息员工作;第十一条约定:双方按国家和北京市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公司为马某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并承担相应社会保险义务。2009年8月1日,被告向原告发出《通知》称:马某严重违反其劳动规章制度和导购守则,鉴于马某提出口头辞职,故在其提出口头辞职申请之日起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