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污泥调质和机械压滤脱水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半焦添加量和压榨压力对基于半焦的城市污泥调质与机械压滤脱水泥饼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城市污泥机械压滤脱水泥饼含水率随着半焦添加量的增加、压榨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当半焦添加量为4 g/100 mL污泥(含水95%),压榨压力为1.6 MPa时,压滤泥饼的含水率由现有的80%左右降至32.19%;基于半焦的城市污泥调质与机械压滤脱水的半工业试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同时发现压滤泥饼的热值由原污泥的7.82 MJ/kg提高到15.29 MJ/kg,可直接代替煤炭燃烧发电。半焦调质城市污泥+机械压滤脱水能实现城市污泥的高效能源化利用,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机械脱水后的污泥采用电渗透技术进行二次脱水,在恒电流模式下研究了电流密度、机械压力、污泥厚度、初始含水率对脱水效率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电流模式下,增加电流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及降低污泥厚度对污泥电渗透脱水速率有促进作用.脱水后的最终含水率随着机械压力和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及污泥厚度的降低而降低.电渗透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为178.3 A·m~(-2),机械压力为31.4k Pa,污泥厚度为0.8 cm,初始含水率为81.5%,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降至51. 3%.恒电流模式下污泥电渗透脱水单位能耗为0. 135~0. 269kW·h·kg~(-1),初始含水率对能耗影响最大,初始含水率每增加2%,单位能耗平均降低0.05 kW·h·kg~(-1).  相似文献   

3.
板框脱水机在污泥脱水时一般加入无机化学物,如石灰等,加重了后继污泥处置的压力。实验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铁盐”和“石灰+铁盐”不同的加药方案,在移动式板框脱水机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PAM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处理能力。在相同的设备条件和运行周期下,阳离子PAM产生的泥饼更干,处理泥量比用石灰加药时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不同调理剂对厌氧石化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蔚然  周俊  李想  曾勇  张雪英 《环境工程》2017,35(9):117-121
以厌氧消化后的石化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聚合硫酸亚铁(PFS)、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Fenton试剂对厌氧石化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再对调理后的厌氧污泥通过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考察其脱水难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无机絮凝剂PFS、PAC和有机絮凝剂PAM,Fenton试剂(七水合硫酸亚铁加到15,20,25 g/L时,H_2O_2溶液投加量为5 m L/L)的调理效果较好,调理后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分别降低至36.82,18.3,27.28 s,污泥比阻分别降低至4.22×1011,1.23×1011,2.45×1011cm/g;采用FPS、PAC、PAM、Fenton(H_2O_2溶液投加量为5 m L/L,Fe SO4·7H2O加到15,20,25 g/L时)调理后的污泥,经过板框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分别为68.65%、64.19%、67.21%、57.46%、55.83%、59.36%。由此可见,最优的厌氧石化污泥脱水调理剂为Fenton试剂(Fe SO4·7H2O、H_2O_2投加量分别为20 g/L、5 m L/L),该研究对厌氧石化污泥的高干脱水和减量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有污泥脱水技术仅使污泥含水率降到80%左右,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污泥处置要求.以污泥比阻(SRF)、脱水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两大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型和烷基糖苷APG)对剩余污泥的脱水效果,并对原泥及调理后污泥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污泥絮体粒径变小,不规则程度降低,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而且烷基糖苷APG脱水效果优于OPEO型.APG投加量为0.05%干固体时,污泥比阻即可降低到原泥的42%,脱水率可达到93%.以烷基糖苷APG为调理剂进行板框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当APG投加量为0.05%干固体时,脱水泥饼含水率比原泥脱水泥饼含水率低约10%,脱水率可达到97%.本研究为APG应用于污泥脱水,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影响污泥板框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及基于"骨架构建体"的污泥调理改性机理,并结合宝山污水处理厂板框压滤脱水单元的现场实践,从运行角度对其展开节耗分析.论文认为:(1)今后应加强其他类型"骨架构建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为污泥脱水单元的节能降耗奠定基础;(2)该厂现状水质条件下,调整石灰投量、挤压脱水时间分别为0.24 kg/kgDS、35 min时可得到良好污泥脱水效果,同时节约污泥处理成本约21.4%.  相似文献   

7.
在大同某污水厂进行了污泥二次脱水的化学优化实验。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到结论是应用FeCl3和生石灰、稳定剂、矿化剂等药剂进行污泥调质,调质效果主要受到泥浆酸碱度,泥浆浓度,脱水时间等因素影响。实验分析当中混合浆液的酸碱度对于脱水性能影响最为显著,以调节浆液为碱性的效果好于浆液呈酸性条件。浆液的浓度对于脱水效果有负效应,高浓度的浆液脱水效果不佳。压榨脱水过程需要的时间相对固定。加入矿化剂能提高含固率,但是会造成一定的泥饼增量。根据以上的结论,优化药剂和反应时间,选用适当条件稳定运行时,脱水污泥的含水率能够降低到60%以下,泥饼无明显异味,可以保持稳定形态。能够达到减量和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冷热联用干燥市政脱水污泥的可行性,明确冷冻对市政脱水污泥低温干燥的影响,以市政脱水污泥为试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冷冻对污泥的作用.考察了不同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对脱水污泥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含水率和厚度的脱水污泥冷热联用低温干燥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冻使污泥的内部微小孔隙增多.当冷冻温度降到-30℃时,细胞死亡率达到15.5%,是未冷冻时的9.7倍.当干燥温度为60℃,冷冻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脱水污泥完成干燥的时间分别缩短了25.0%、33.3%和29.2%.质量为5g±0.1g,厚度为3mm,直径为50mm的污泥样品冷冻6h后达到最大强化效果.污泥含水率的下降会导致强化效果减弱,当含水率降至45%时强化效果消失.增加泥饼厚度使强化效果小幅下降,5mm、10mm和15mm厚的泥饼强化效果分别为33.3%、31.3%和30.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镀污泥质量、微波功率、干燥时间及料层厚度对电镀污泥脱水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镀污泥质量为50 ~ 150 9,微波干燥时间为2~6 min,微波功率为120~ 700W,电镀污泥料层厚度为5~25 mm的试验条件下,微波干燥时间、微波功率、料层厚度对电镀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是显著的,电镀污泥质量对电镀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板框压滤机处理小青矿选煤厂煤泥水、试验包括煤泥水絮凝沉降和板框压滤机脱水,从半工业性试验结果看效果较好,为铁法矿务局煤泥水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污泥调理方法和调理剂的分类,分析论述了污泥调理时应注意的各种影响因素;污泥调理剂应以脱水性能好、用量少、产生二次污染小为优选.通过对市政污泥进行絮凝过滤试验,研究三种类型聚丙烯酰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3%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5.3 ml,抽滤泥饼含水率最小,为71.8%;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5%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6.1 ml,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2.5%;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6%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5.2 ml,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4.1%.证明了对有机物含量高的市政污泥,宜选聚合度较高的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调理剂,其消耗量少,调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产量逐年增加,对污泥脱水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化学调质被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机械脱水泥饼的含水率以及加药成本为指标,考察了几种有机和无机调质药剂对生活污水厂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最佳的调质药剂.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含水率95.1%左右的剩余浓缩污泥经加药调质后CST明显减小,再经板框压滤最终泥饼含水率可降至50%以下,且加药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3.
污泥深度脱水可以大大减小污泥的体积,降低管理、运输、处理成本,便于后续脱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污泥的化学及物理调理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压榨脱水几种技术,并对污泥改性调理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春萍 《环境工程》2011,29(5):117-119,126
在含水率为86.1%的脱水污泥中分别添加10%的电石渣和工业生石灰,其搅拌30min后及自然晾晒24,48,72,96,120 h后的含水率持续线性下降,自然晾晒120 h后可达到填埋标准;添加电石渣及石灰的污泥,其单位质量水分蒸发速率与原污泥有本质差异;两种改性剂均可使污泥比阻降低50%左右;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出的泥饼...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不同药剂对给水污泥进行化学调理,通过小试污泥比阻(SRF)初步确定出适宜于高压隔膜压滤过程的污泥调理方案,同时利用中试进行验证。旨在保证污泥高效脱水基础上实现脱滤液回用,以期为自来水厂污泥脱水工艺的选择提供建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铁和PAC分别与石灰复配投加不仅可以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同时能够控制脱水后污泥的绝干量。对于所有中试试验,脱水过程中的脱滤液浊度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小于0.2 NTU,能够达到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不同调理方案下污泥脱水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刘欢  杨家宽  时亚飞  李野  何姝 《环境科学》2011,32(11):3394-3399
污泥脱水性能评价指标选取不同导致目前调理剂难以进行比选.以聚丙烯酰胺(PAM)、FeCl3及无机复合物等几种常用的调理剂为例,通过测定调理后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污泥沉降性能、泥饼含水率及污泥脱水率5个常用评价指标,探讨了各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分别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投加量的调理剂时,SRF与CST具有良好的正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96、0.93).SRF及CST均能准确地反映污泥板框压滤脱水性能,但不能很好地预测离心脱水效果.污泥的沉降性能与SRF、CST大致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由于泥饼含水率与脱水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存在对应性,因此优选调理剂时,建议综合考虑泥饼含水率和脱水率.  相似文献   

17.
印染行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耗水大户,江浙地区是我国印染行业的集中区域。从资源化利用和实用的角度出发,针对江苏无锡某工业园区的印染污泥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以常规的板框压滤工艺为主体,建设了40 t/d的印染污泥高压板框压滤脱水的示范工程。运行表明:压滤后污泥含水率平均值低于60%,并满足其作为原料送给火电厂掺烧的热值要求,达到了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按照此示范工程处理能力估算,污泥减排率≥90%,年减排折合标准煤850 t以上。同时,压滤产生的废水通过"混凝沉淀+三维电催化氧化"预处理后,纳管排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未出现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8.
邢思奇  吴旭  杨华荣 《环境工程》2020,38(10):196-201
为了解脱水技术对后续污泥土地利用的影响,以3种典型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与土壤等质量混合作为栽培基质用于黑麦草盆栽试验,通过植物种植后复合基质的有机质含量、pH、容重、孔隙率等理化性质的分析以及黑麦草生长状况的观测,研究经过不同脱水工艺的污泥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采用土柱溶淋实验模拟1年降水,研究电解脱水污泥对环境的风险。结果表明经过电解脱水、机械压滤脱水后的污泥对土壤持水、保水能力有较好的效果;选用电解脱水污泥作为土壤改良剂,模拟1年自然降水后,对渗滤液中Cu、Cr、Cd、Pb、Ni等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初步判定电解脱水污泥的污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压滤试验,研究了强压条件下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及影响因素,确定了污泥压滤脱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压滤时间的延长和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的增加,所得净滤液量均明显增大。综合考虑脱水效果和经济因素,最佳压滤脱水的条件为:压力0.6MPa,压滤时间30min,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2.5kg/t干泥。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联合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泥脱水性能与沉降性能为指标,研究了超声波调理联合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超声波调理的最佳调理时间为20 s,此时污泥比阻为0.68×109s2/g;采用PAM对污泥进行调理时,在浓度为0.1%,投加量为100 mg/L时污泥比阻最小,为0.32×109s2/g;采用超声波与PAM联合调理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适合的组合条件为:调理时间20s、PAM投加量100 mg/L、浓度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