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领域物流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日益严格的安全监管要求存在差距。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运输企业分布范围广、运输线路长、区域跨度大、救援力量薄弱,运输车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手段,危化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危化品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往往会出现燃烧、爆炸、泄漏等更严重的后果,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员伤亡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和控制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掌握和揭示事故特征,运用Python技术获取我国2016-2021年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从事故趋势、事发地域、事发时间、事发路段与事故后果5个方面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期为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危化品是指易燃、易爆、易中毒、易污染的化工产品,运输中车辆一旦肇事都可能酿成重特大衍生事故,后果不堪想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危险化学品运输越来越频繁,此类交通事故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当地环境,危化品运输事故的施救难度很大,危化品的处理回收也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通过公路运输的危化品有几千个品种,达2亿t之多,易燃、易爆等危化品运输占年货运总量的1/3以上。在危化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发生的事故中,运输环节发生的事故有  相似文献   

5.
危化品运输应急救援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昆瑜 《劳动保护》2009,(2):108-109
危化品运输事故具有易扩散、易污染、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等特点,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因此,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然而,由于危化品运输种类多、运量大、运输中的违章行为严重,加上运输安全管理受危化品运输企业本身规模小、安全基础薄弱等条件的限制,造成危化品运输事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预测问题,运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与局部加权回归模型(Locally Estima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LOESS)的组合模型,对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起数进行预测。首先,基于2011—2018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建立ARIMA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预测,获取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起数的线性部分;其次,应用MATLAB建立LOESS回归模型,对ARIMA模型预测偏差进行残差优化,获取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起数的非线性部分;最后,建立ARIMA-LOESS组合模型,利用组合模型对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起数进行预测,并根据真实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ARIMA-LOESS组合预测模型可较好拟合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序列,并修正单一模型的误差,获取较高的预测精度。该研究可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与运行的趋势分析与判断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依据,也可为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防控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发生的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敲响了危化品运输安全问题的警钟。伴随着危化品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安全问题日益显露,诸多业内人士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近日,本刊记者就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现状、管理难点,以及危险货物运输技术标准、规范方面的最新进展等问题,专访了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  相似文献   

8.
危险品的GPS运输监控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频发的危化品运输事故说明,危化品运输环节的技术化监管仍存在重大的漏洞和不足.从分析导致运输事故的原因出发,提出通过建立以GPS定位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全程监控危化品的运输系统,并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推广,才能降低事故率,营造出持久、稳定、安全的运输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料和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在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省市经济的增长,"十二五"期间危化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带来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也成为监管部  相似文献   

10.
2006~2007年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统计分析了2006~2007年我国发生的17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铁路、船舶运输事故.从运输工具、事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省份、月份、在一天中所处时刻、事故导致的后果6个方面,研究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经统计分析,道路运输事故是危化品运输事故的主要形式,船舶运输事故对水系污染严重;危化品运输事故中涉及易燃液体的事故最多,毒害品引发的事故危害最大;江苏、浙江、广东为事故发生率最高的省份;每年7~10月及春节前后是事故高发的月份;凌晨零时到六时是一天中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时段.笔者针对这些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防范事故发生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宇  吕淑然  王婉青 《安全》2020,(3):54-60
为客观评价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状况,防止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聚类分析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以危化品与设备情况、环境情况、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在途监管水平及人员特性为一级指标构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为了避免指标信息不完整所造成的误差,选用灰色聚类分析对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研究对象的安全等级。运用该方法对C企业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企业安全等级较高,但安全防护设备、交通状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指标安全性较低,同时验证了该方法具有适用性及有效性,为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吕慧  彭敏 《安全》2017,38(11)
本文基于中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官方网站公布的北京危化品运输事故信息,对2006~2016年期间在北京市境内发生的87起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时间、地点、成因、特点、结果、车辆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减少本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物流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也愈来愈频繁。由于危化品运输车辆导致的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危化品运输车辆成为公路上的移动“雷区”。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往往会衍生出燃烧、爆炸、泄漏等更严重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生态破坏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影响因素,探究其事故发生机理,本文在改进前人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利用贝叶斯网络,对我国2017-2021年发生的1 348起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进行参数学习,得到改进的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预测模型;然后,用2022年1月发生的20起事故案例,进行情境模拟以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风险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推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率均达到70%以上,该模型有效;因果推理结果表明,驾驶员操作不当易造成侧翻事故,驾驶员疲劳驾驶更可能导致碰撞、侧翻事故,以及驾驶员操作不当是泄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驾驶员行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天气,影响事故后果最主要的因素是物质类别。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情景演变趋势,发掘事故后果类型预测方法,首先搜集、统计2013—2018年国内983起易燃易爆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从中提取事故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征参数,并将其作为网络节点;然后借助Netica软件进行参数学习,并构建易燃易爆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情景分析贝叶斯网络(BN)模型,最后进行后验概率推理,提出"初发事故—危化品事故"模式的事故链预测方法。研究表明:该事故情景分析模型可有效评估各类因素对事故情景演化的影响程度,并预测事故情景演化态势和导致特定事故后果的最可能出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提高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降低事故后果,文章基于目前应急救援中心选址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双目标决策救援中心选址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应急响应时间及应急处理能力对救援能力的影响,建立了救援中心点的最大网络覆盖模型;并采用较优的邻域搜索算法求解救援中心点的合理位置。最后以某地危化品运输路网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事故应急救援中心的合理布局计算求解。结果表明:考虑应急响应时间及应急处理能力限制的应急救援中心选址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救援中心的综合应急能力,为有关部门合理规划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布局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针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中的安全问题 ,建立了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模式和系统危险性评价程序。应用所开发的ACES软件系统对汽车燃料汽油的替代品LPG的道路运输进行了最大事故后果分析评价 ,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指导 ,还能为减少系统事故损失及事故时的应急疏散等提供参考数据 ,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危化品道路运输行车安全,基于STAMP模型构建危化品道路运输的分层安全控制结构,将安全问题看作是控制问题,并将系统工程思想融入事故预防中。在此基础上,引入沪昆高速湖南邵阳段“7.19”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爆燃事故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从物理层、基础层、运营层及监管层动态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控制缺失。结果表明:基于STAMP模型的安全分析方法不仅可考虑由组件失效引起的事故,还可发现组件之间的组织问题及决策背景,并对事故致因做出更为详细的解释,为类似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化工园区危化品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了化工“园区间”与“园区内”2种空间尺度下危化品运输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提出以最小化运输阻抗、最小化运输风险和最小化风险敏感度为优化目标的不同空间尺度下危化品运输路径优化模型。通过目标量化确定每条路径上的目标值,将标准化后的目标值引入到Dijkstra算法和集成目标函数最优折衷路径的扩展标号法中,对危化品运输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危化品运输最优路径不同,应根据危化品运输的实际情况对运输路径进行选择。最后,以平顶山某化工园区的抽象路网为例对优化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化学品具有危害性,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世界各地接连不断发生的化学品事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综观这些事故,运输环节事故在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废弃等6个主要环节事故中所占比例较高,仅次于生产环节。在目前的交通运输体系中,由于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及时、方便经济的特点,在危化品运输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