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分析煤矿政策对安全生产中的影响,回顾1978年以来煤矿政策和安全生产状况。统计了1978—2010年我国主要的煤矿政策,分阶段分析其与煤炭产量、煤矿事故指标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运用EViews6建立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与煤炭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检验修正,比较验证煤矿政策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978—1991年和1992—2002年,煤炭产量对死亡人数的影响系数为397.482,事故随产量的增长而加剧,但后一时期由于政策监管等因素影响,在同等产量条件下,煤矿事故相对减少;2003—2010年,影响系数为-283.770,煤矿安全状况随煤炭产量的增长而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两项指标在1991——2008年出现了三个阶段的明显变化。其中,1991——1999年事故年度变化比较平缓,属于事故稳定发生期;1999-2001年出现事故高峰期,事故两项指标急剧增大;自2001年以来,指标逐年下降。同期GDP一直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在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烟台市有着怎样的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掌握硫化氢中毒事故特征及规律,预防事故与灾害发生,本文统计分析了199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275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时间、区域、行业类别、企业经济类型及事故原因等。结果表明:1992—2015年我国硫化氢中毒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呈明显增长趋势,2005—2017年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硫化氢中毒事故中一般事故占45.82%,较大事故占53.45%;5、6、7、8月份是事故的高发月份;浙江、山东、上海、江苏、新疆等省份是事故多发区;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行业,占事故总数的59%;主要事故经济类型是有限责任公司,占事故总数的50%;29.8%的事故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导致,15.6%的事故因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导致。  相似文献   

4.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探究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现状及特点,分析其相关因素特征,以2011—2020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法对突水水源、发生地域、发生时间及煤矿所有制4个相关因素与煤矿水害事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水害事故的突水水源主要为老空水,约占所有水害事故的80%;2)山西、贵州、黑龙江是煤矿透水事故高发区,也是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3)每年4月份是水害事故高发时期,6—9月份发生事故后死亡人数较多;4)乡镇煤矿年均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较多,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对重大水害事故原因进行总结整理,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延边——这片美丽而又充满神奇魅力的土地,以其绮丽秀美的风光展现在祖国的东部边陲,吸引着八方来客。近日,记者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自治州连续4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重伤人数实现"三减少、三下降",赢得上级和各界的好评与称赞。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我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征,选取2005-2019年国内852起重特大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ython编程语言针对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年份、季度、月份、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地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年,国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在不断下降;第四季度发生重特大事故最多,而第三季度平均每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重特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随月份显示出反复波动的趋势,均呈现3个"^",形;工作日期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数量最多,非工作日平均事故率最大;国庆节是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多的节假日;贵州、湖南、山西、云南、河南等省份"十四五"期间需要重点加强安全和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十三五”期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从发生月份、发生区域、行业分布等方面分析事故特征,从事故类别、事故环节、关键作业等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总结2011—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展趋势,按照全国4大经济区域研究2013—2020年事故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出现波动,总体形势较为平稳。2011—2020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东北、西部地区事故死亡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及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人数的一般规律,以2006~2015年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为分析对象,运用统计学和F-N关系对事故特征进行研究。首先,从时间和地域两个角度分别统计这些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的相关性;再者,采用F-N关系对事故的死亡人数进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2009年死亡人数达到峰值,其中五月份发生的事故起数最多;事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部地区,最为显著事故发生地为贵州;3-10人死亡的事故起数最多,其累积概率曲线在对F-N坐标轴中的梯度是-0.6756。所以,据该类型事故发生特点,可为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提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3月,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增幅逐月减小,较大事故下降,但部分行业和设区市事故死亡人数上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于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增幅有所下降。但当前形势仍十分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事故死亡人数总量仍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从2001年—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伤亡惨重,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2.
数字播报     
<正>3153家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获悉,2015年1—9月,全国共发生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事故24起、死亡59人,同比起数持平,人数增加7人、上升13.5%。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下降14.3%;重大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上升57.1%。2015年1—9月,河北、江西、河南、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10个省退出关闭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89家;又有4个市(区)、16个县整体退出了烟花爆竹生产。截至9月30日,全国共有合法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 153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伤亡规律,以2000-2014年发生的230起重大及以上瓦 斯爆炸事故为样本,运用统计学和F-N曲线法对事故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事故起 数和伤亡情况的时间特征进行了统计;其次,对事故起数和伤亡数量的地域性特征进行 了研究;最后,基于F-N曲线法,对事故的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进行了规律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15年间的瓦斯爆炸事故起数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2005年出现了峰 值,死亡人数与事故起数的变化趋势接近,受伤人数变化趋势不太明显;重特大瓦斯爆 炸事故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南地区,且尤以山西省最为显著,其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都 是最多的;大多数事故造成了10~30人的死亡,其累计概率曲线在对数坐标中的梯度是 -1.642,受伤人数最频繁的区间是1~10人,其累计概率曲线在对数坐标中的梯度是- 0.652。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13,(2):78
本刊讯2012年12月28日,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汇报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学主持会议并讲话。2008—2012年与前5年相比,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50%和35%,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34%和42%,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47%和54%,反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近些年的通报,在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统计中,地下矿山发生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而在地下矿山发生的较大事故中,因火灾和炮烟等引起的中毒窒息事故,分别占地下矿山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30%和40%以上,两项数据均居于地下矿山各类事故之首。地下矿山事故,特别是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制约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我国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MWSA)数据的有效管理,减少事故发生及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基于2010—2022年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的278起MWSA,建立通用的MWSA数据库,从事故发生时间、空间、行业、类型维度探究事故特征分布,并依据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量化指标,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全面识别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上,6—9月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处于高峰,日照充足的白天(7:00—18:00)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多达2/3,经济发达省/直辖市(京津江浙沪闽)事故较少;爆炸和车辆伤害为主要事故类型。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事故类型、发生日期、季节、日照条件、天气、平均温度、企业员工规模、企业成立时长等8个因素分别在不同分位点处与事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其中,天气、平均温度是低严重度事故中影响事故后果的重要因素,100人以下的企业员工规模因素增大了极端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胡馨升  多英全    张圣柱    吴昊    张昕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2):180-185
为了研究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特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十二五”期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研究,对事故发生时间、区域、类别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5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和冬季是事故多发期,东部沿海地区是事故多发区。主要事故类别、环节、直接原因、经济类型分别是爆炸及中毒、窒息,生产环节,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有限责任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分布在采矿业、制造业等7大门类中,除制造业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事故起数位居第二。将“十二五”期间与“十一五”期间的事故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总体特点基本一致,2006—201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平均下降19.3%,18.3%,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我国煤矿重特大火灾事故一般性特征及致灾原因,用统计分析法,从时间、地域、地点、煤矿所有制、点火源、外部致灾原因等维度综合分析2000—2021年发生的360起重特大火灾事故。结果表明:第4季度是重特大火灾事故高发期;贵州、山西和黑龙江3省重特大火灾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45.28%和47.11%;发生在硐室中的特大火灾事故概率最高,占硐室重特大事故的52.38%;2011—2021年发生在采煤工作面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有增多的趋势;乡镇煤矿重特大火灾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在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中的占比均超过了60%,但同比呈梯度下降趋势,且基本保持平稳;由违规明火、自热点火和摩擦撞击引发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占比逐渐上升,而由放电点火和爆破点火引发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占比逐渐下降;管理不善是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4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文章统计了2011年3—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243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243起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61.32%,其次是其他事故(14.81%)、矿业事故(11.93%)、爆炸事故(4.94%)、火灾(4.53%)、毒物泄漏与中毒(2.47%).243起事故共死亡1132人,受伤771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6.54%、矿业事故16.61%、其他事故15.19%、爆炸事故4.86%、火灾3.45%、毒物泄漏与中毒3.36%;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7.17%、矿业事故9.60%、其他事故5.32%、火灾3.89%、毒物泄漏与中毒3.37%、爆炸事故0.65%.2011年3—4月事故发生次数较多的前5个省市分别为云南(24起)、广东(19起)、贵州(18起)、浙江(17起)、广西(14起).死亡人数较多的前5个省市分别为云南(117人)、贵州(98人)、浙江(68人)、广东(66人)、新疆(64人).受伤人数较多的前5个省市分别为新疆(117人)、贵州(73人)、广西(67人)、江西(58人)、广东(40人).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统计了2012年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56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56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75.64%,矿业事故占7.05%,火灾占3.21%,爆炸事故占3.85%,毒物泄漏和中毒占2.56%,其他事故占7.69%。156起事故共死亡742人,伤623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0.89%,矿业事故9.70%,火灾2.96%,爆炸事故6.20%,毒物泄漏与中毒2.16%,其他事故8.09%;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83.31%,爆炸事故12.36%,矿业事故2.25%,毒物泄漏与中毒1.28%,火灾0.48%,其他事故0.32%。2012年1—2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省分别为广东(19起)、云南(17起)、贵州(12起)、四川(12起)、湖南(11起)、广西(11起);死亡人数较多的省分别为云南(83人)、广东(74人)、湖南(68人)、贵州(60人)、四川(53人);受伤人数较多的省分别为贵州(151人)、云南(95人)、湖南(58人)、河北(45人)、山西(37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