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菌藻共生体去除废水中砷初探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廖敏  王锐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19(2):11-12,38
研究了菌藻共生体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培养分离所得菌藻共生体中以小球藻为主,此时菌藻共生体积累砷达7.47g/kg干重。在引入菌藻共生体并培养16h后,其对无营养源的含As(Ⅲ)、As(V)的废水除砷率达80%以上,并趋于平衡;含营养源的As(Ⅲ)、As(V)的废水中,菌藻共生体对As(V)的去除率大于As(Ⅲ),对As(V)去除率超过70%,但对As(Ⅲ)的去除率也在50%以上,在除砷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应用AFS-2202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的痕量砷.用5%的盐酸和1%硫脲与1%抗坏血酸混合试剂处理,并以1.5%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在5%的盐酸介质中测定砷,从而建立一种测定痕量砷的新方法,用于地表水痕量砷的测定,结果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3.
砷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强。环境中的砷往往被农作物吸收而进入粮食、蔬菜、果品等食物中,然后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因此,对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一般采用Ag—DDC比色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砷,存在不少弊端。本文研究了用冷原子汞吸收间接法测定粮食小痕量砷,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石灰—硫酸亚铁法处理高浓度砷和氟酸性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二级石灰-硫酸亚铁法处理砷和氟浓度分别高达110mg/L和650mg/L以上的酸性废水。当一、二级控制条件分别为pH9.5和9.0、Fe/As比为2.5和15时,一级砷和氟去除率分别可达99.5%和94%,二级出口砷和氟残余浓度分别可低至0.1mg/L和13.8mg/L,Cu、Zn和Pb等重金属离子均达检不出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索了用冷原子汞吸收法间接测定痕量砷的新方法。它是基于砷酸被硼氢化钠还原为胂,胂再把相应量的汞离子还原为原子态的汞,然后用测汞仪表测定汞蒸汽的浓度。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由测汞仪上读得的吸光度与样品液中的含砷量成正比。主要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GDX-502富集,GC-MS分析,对城市河流、湖库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共检出58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含有多种美国EPA公布的重点污染物,从而为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建立了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痕量铬(VI)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6G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催化荧光测定痕量铬(VI)的新方法。催化反应在沸水浴中进行15min,为假零级反应。方法的检出限为2.1×10-9g/mL,线性范围为0.2~2.5μg/25mL。将该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铬(VI)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介绍了国内对大气中气态,颗粒态PAHs的研究概况,室内外空气中PAHs污染与城市交通间的相关性,PAHs总量代表物,硝基PAHs及人体接触PAHs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提出,砷含量已成为粮油食品检测中不可缺的指标,我国规定:原粮含砷不得超过0.7ppm,食用植物油不得超过0.1ppm,酱、酱油和食醋不得超0.5ppm。因此,建立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测定粮油食品中痕量砷的分析方法,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健,促进四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发展较快。1974年,K.C.Thompson等人采用电热石  相似文献   

10.
吹扫—捕集法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吹扫-捕集法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推出的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富集方法,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富集率高,快速,精密,准确,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20多年以来,吹扫-捕集器和GC、GC/MS等仪器联用测定环境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已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吹扫-捕集法将在有机污染分析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絮凝剂用于染色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课题以染色废水中占比例最大的印染废水研究对象,用合成的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两性电解质PAN-DCD和PAN-DCD-HYA以及阳离子聚电解质FA-2^#对印染厂废水进行脱色和去除COD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证明,这几种高分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都优良的脱色性能,并与常用的无机絮凝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DHDPS是赖氢酸合成通路中第一步的合成酶。将中国春小麦的DHDPS基因质粒移植入RDA8中,得到RDA8/pDB26菌株,本研究通过细胞培养、层析提纯和结晶条件的探索,给出了一个较好的技术路线,并为开展义衍射分析蛋白结构创造了条件,通过该研究,对中国春小麦DHDPS和野种大肠杆菌的DHDPS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细胞培养的MM介质处理,DEAE-Sepharose,Phenyl-Sepharose和MonoQ层析的方法给出具体实验条仲。酶活的检测和蛋白浓度测定都是采取高灵敏度的方法。结晶的SCreening条件对于二种DHDPS有很大的差异。对野种大肠杆茵的DHDPS,需要表面活性剂N-octyl-D-glucopyranoside,pH10.0~10.5,对于中国春小麦一DHDPS则未找到较好的表面活性剂,pH6.8~7.6。中国春小麦一DHDPS晶体培养条件在以往文献中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石膏中砷的污染问题,通过烘干、水洗对石膏进行除砷研究,分析石膏中砷的存在形态和砷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毒性浸出法能够浸出石膏中大部分可交换态砷、部分结合态和残渣态砷。烘干能使石膏中结合态和残渣态砷转化为可交换态砷,导致其砷洗出总量增加。同时水洗液pH值越低,洗出砷的总量就越大,水洗后石膏砷的浸出浓度越低。用pH=3.0的水洗液水洗石膏,水洗后石膏砷的浸出浓度低于5.0 mg·L~(-1),为一般固体废物。通过XPS、SEM分析可知,烘干、酸洗能使部分三价砷氧化成五价砷,并使石膏晶体粒径变得更小,这是砷洗出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Alcaligenessp.YF11菌杀灭菊酯的降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降解菌Alcaligenessp.YF11对不同浓度杀灭菊酯的降解及其降解途径。在纯培养系统中,Alcaligenessp.YF11对100mg/L的杀灭菊 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探索高浓度含砷废水中砷的深度脱除方法及脱除机理。采用预氧化-二段铁盐沉淀的方法脱除炼铅烟尘浸出液中的砷,研究影响砷脱除效率的控制条件和因素,砷脱除机理。结果表明,用双氧水氧化原料液中的低价铁和砷,加Fe Cl3调节铁砷比=1,在p H=4~5、T=60~70℃反应60 min,砷的脱除率达到99.95%,XRD分析结果表明,沉淀物为非晶态砷酸铁形态;在二段除砷中,控制铁砷比=5、p H=7~8,除砷后液中的砷含量小于0.014 mg/L,远低于允许的排放限值。采用二段铁盐脱砷工艺可以将高砷溶液中的砷深度脱除。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废水、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到2标絮凝剂产生菌。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鉴定,初步确定均属氮单胞菌属(Azomonas sp.)。将Azomonas sp.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生。废水絮凝实验表明该菌种所产絮凝剂絮凝效果明显,可絮凝各种水溶液中的悬浮物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巯基棉分离、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简称Ag-DDC法)光度法测定了用1MHCl提取的土壤提取液中三价、五价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MHCl的土壤提取液中的三价砷在巯基棉上的吸附率平均为95.7%,标准差S=±4.58%,变异系数C.V.=4.79%;五价砷的回收率平均为100.4%,S=±3.55%,C.V.=3.54%。土壤中能被1MHCl提取出来的共存离子不影响三价砷的吸附率和五价砷的回收率,分离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结果紫而使其褪色的催化作用,建立了灵敏的催化光度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测定范围为0.02-0.16μg/mL,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淮河水中痕量Cr(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槲皮素-H2O2-Cr(Ⅵ)-KOH化学发体系,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新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20.
结合浙江省环保局环境监理信息系统的课题,对环境监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了总体设计,该软件选择Win95为操作平台,VisualBasic5.0为编程软件及Access2.0为数据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