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白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早年国外除意大利Vigliani及土耳其Aksoy等曾有过一些报告外,近年有关流行病学系统调查资料少见。为探求苯致白血病的规律,于1982年对我市42个工厂接苯作业工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卫生防疫部门通过大量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苯可以引起白血病.这一调查的证实不仅为制订苯作业的安全允许浓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探索人类白血病发病病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上海市卫生防疫工作者在全市用苯企业中,选择了九十四家工厂作为调查对象,收  相似文献   

3.
羊华  陈秋鹏 《环境》2002,(7):35-35
丘医生: 你好!6月5日我从广东某报看到一篇报道、一名来自四川的女工在广东东莞某鞋厂打工不足2个月就突发白血病。读后感到很害怕。每天在工作中我也要接触苯、真怕象她那样也患上白血病。万一患了白血病可诊断为职业病吗?  相似文献   

4.
快速评价产生白血病的危险据推荐者在希腊雅典大气质量专家讨论会上说,通过测定对苯的环境接触,可以迅速评价产生白血病的危险。来自伦敦的大学学院医院的毒理学家SimonWolff称,他的研究组快要作出这类评价了。自1990年Wolff首次公布他的假设─—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购房、居室装饰装修成为消费热点,而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疾病如儿童白血病不断上升,引起社会和中国高层的高度重视。室内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有甲醛、氨、苯、氡、石材的放射性和可溶性重金属。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上述污染物的性质、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何东海同志: 由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所限,在某些特定的生产环境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一些有害甚至是致癌物质。如果劳动保护设施较差,加之个人忽视自我保护,就有可能诱发肿瘤,称之为职业性肿瘤。例如,石棉所致的肺癌、苯所致的白血病、焦炉工人肺癌、油漆工人膀胱癌等,都是与职业有关,比较常见的职业性肿瘤。据报道,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专家,对2100例男性膀胱癌患者及3874例对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论述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途径.研究表明,建筑物、居室装修、室内家具、厨房油烟、家用电器、人体自身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并重点分析了甲醛、氡、氨、苯、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可诱发白血病、导致哮喘、引起肺疾病、诱导过敏性疾病、导致空调综合症、发生多重化学物敏感症(MCS)、产生不良建筑物综合症(SBS)等危害效应.最后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建立了油漆稀释剂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构体多种有毒有害成分同时检测技术。采用HP-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器,一氯代苯作为内标,考察了主要苯系物的线性,校正因子和回收率情况。结果:线性回归情况良好,相关系数r除苯以外均>0.99;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229、0.6994、0.7347、0.7230、0.7320;回收率分别为98.57%、97.69%、95.92%、97.41%、94.19%。两种无苯稀释剂苯系物总量分别为:50.98%、49.88%,含有微量苯;松香水中苯含量为6.77%、苯系物总量12.93%,毒性大于无苯稀释剂。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俗称血癌,全世界每年患白血病的人数约30余万。我国白血病发病率每年约为10万之分3,它是导致16岁以下少年儿童死亡的首位诱因。1997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捐助的广州白血病患儿冯志斌、戴志勇、卢家慧等青少年学生的死,震动了整个广州城。  相似文献   

12.
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并噁嗪树脂及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性能。采用RTM工艺,制备了苯并噁嗪树脂浇铸体、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增强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DSC,DMA,TGA等表征了苯并噁嗪树脂及苯并噁嗪树脂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常温干态热性能,分别测试了70℃和120℃的湿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苯并噁嗪树脂浇铸体、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常温干态力学性能。70℃时,部分性能保持率在70%以上;120℃时,部分性能保持率在50%以上。苯并噁嗪树脂及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抗湿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对藻类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国际通用的试验藻种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uus)作为试验生物,研究了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二苯氰胂、二苯氯胂和苯氯乙酮)对试验藻类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二苯氰胂、二苯氯胂和苯氯乙酮对斜生栅藻急性毒性试验的96 h半数生长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0.14,0.10和0.36mg/L,表明这3种化学战剂均属于极高毒性物质,其毒性依次为二苯氯胂>二苯氰胂>苯氯乙酮,但其毒性均在同一数量级上,区分度不强.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文教区大气中苯系物冬季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冬天对上海市文教区大气中的苯系物(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市文教区冬季苯、甲苯、乙苯、对问二甲苯、邻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23 μg/m3,43.66 μ g/m3,13.50μg/m3,16.49 μ g/m3,5.52μg/m3,高于国内外相似功能区的苯系物浓度,与国外大城市交通干道附近的浓度相近.所测苯系物中,甲苯的含量最高,达47.3%.白天苯系物浓度高于夜间.甲苯、乙苯、二甲苯相互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与苯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苯的来源不同与其他苯系物.  相似文献   

15.
以苯和甲苯为研究对象,构造双岩性土柱I(砂土-粉土-砂土)和单岩性土柱II(砂土),模拟水位波动、土层介质对苯系物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波动前苯多集聚在粉土夹层上界面,水位波动后下界面苯浓度升高了27.04倍,水位波动有助于苯的垂向运移。波动周期内,苯和甲苯在夹层界面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但两者浓度峰值出现阶段不同,且甲苯穿透夹层的浓度小于苯,仅为苯的17.55%。在柱I粉土夹层下界面与柱II相同位置,水位下降时,苯的浓度变化趋势相反;波动周期内,柱I中苯浓度变化速率的改变幅度小于柱II,其受水位波动影响较小。由此,苯系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移特征,可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精准修复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苯酸的制造中,第一阶段的中间产品是异丙基苯(通过苯与乙烯的反应得到)。副反应生成的二异丙苯被分离出来后,一般是与其它杂质一起作为废料残渣,用焚烧处理。在Herdi川a化学有限股份公司,是用某种合适的催化剂,让二异丙苯与苯反应,促使烷基转移,从而转换成异丙基苯。所得到的异丙基苯还须是通过洗涤和最后通过两级  相似文献   

17.
以椰壳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365 nm紫外光辐照增加吸附剂表面含氧官能团,探究其对生物炭吸附气体和水中苯的影响.理化表征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后,对气体中苯的吸附量提高9.25倍,而对水中苯的吸附量却降低14.64%.生物炭对气体中苯的吸附过程符合Elovich动力学模型,而对水中苯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含氧官能团的引入使生物炭对气体和水中苯的等温吸附过程从符合Freundlich模型变为符合Langmuir模型.Weber-Morris模型分析认为,增加含氧官能团,可增强生物炭对气体中苯的表面吸附速率,却阻碍了苯从水中向吸附剂颗粒内扩散的过程,水分子与苯竞争吸附是导致生物炭对水中苯吸附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通量箱(30.0 cm×17.5 cm×29.0 cm)研究砂土与黑土中苯挥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通量变化特征.通过模拟不同空气流速、不同温度,并设定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初始浓度等条件,实时监测通量箱中各层土壤气相中和土壤上方空气中苯的浓度,来分析不同条件下苯的挥发特征.结果表明,砂土和黑土中苯的挥发通量分别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充气空隙率相近情况下,苯在砂土中的挥发通量明显高于黑土.空气流速在300~900 mL·min-1范围内,砂土中苯挥发通量随空气流速升高而加大;在20~40℃范围内对黑土的试验结果表明,苯挥发强度受温度影响显著.苯挥发通量与土壤中苯浓度呈线性相关,其可根据土壤中苯初始浓度和水溶出浓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沈阳化工厂生产农药“六六六”过程中,排出含苯废气,污染了环境,危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他们发动群众,向废气要苯,除害兴利,为民造福。不到三个月时间,制作出用活性炭吸附法从废气回收苯的生产装置,不仅回收大量苯,降低了苯耗,并且改善了  相似文献   

20.
石化装置苯泄漏检测及危害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化装置苯泄漏的危害严重,已引起广泛关注。对石化装置苯泄漏的危害、苯泄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苯泄漏检测需要多种检测手段联合进行,同时应对泄漏危害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