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有效降低灾后初期应急资源短缺情况下灾民生理和心理受到的伤害,提出等待效应和短缺效应衡量救援过程中的灾民心理痛苦效应,同时耦合时间和供需情况2个维度测度救援过程中的公平性指标,构建调度总时间最短、时间攀比最小和灾民心理痛苦效应最低的多目标应急资源调配模型,研究多灾点、多配送中心、多种类物资救援场景下的应急资源分配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区间犹豫模糊信息下的应急救援任务匹配问题,提出考虑救援人员与受灾群众后悔与失望心理的决策方法以及确定双边主体效用值的方法,基于后悔理论与失望理论获得双边主体的后悔值与失望值,确定双边主体的综合感知效用值,并构建最大化综合感知效用值的多目标匹配优化模型,以得到最优匹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后悔与失望心理对双边主体的心理感知具有重要影响,但不影响最优匹配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应急救援任务匹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灾后初期应急物资调度过程中不同灾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影响,引入不公平厌恶效应模型,量化灾民公平偏好心理,综合考虑成本因素,构建公平效用最大、综合物流配送成本最小的多目标应急物资调配模型。设计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汶川地震为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保障灾区的物资满足率和公平性,公平损失与效益损失之间是悖反关系,效益比公平更为敏感,决策者可以根据自身对公平损失和效益损失的偏重程度合理规划调度方案,确保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稳定灾民的心理情绪。研究成果对灾后初期多受灾点多配送中心的应急物资调配决策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煤矿事故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充分考虑决策者后悔规避的心理行为和决策信息的犹豫模糊性,提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和犹豫模糊集的煤矿事故应急响应风险决策方法。首先,定义犹豫模糊效用函数,据此将犹豫模糊风险矩阵转化为以精确值表示的综合效用矩阵;其次,依据后悔理论,分别计算每种情景下实施不同应急预案的后悔值,并进一步将综合效用值和后悔值进行集成,得到各项应急预案的感知效用,依据感知效用的大小确定应急预案的排序;最后,通过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响应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决策者有限理性和决策意见出现分歧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可为煤矿事故应急响应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应急资源调度的研究多数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处理某种物资调度问题,缺乏对相关人员行为感知和多资源协调调度问题的考虑。本文试图在资源调度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增加行为假设,分析相关行为主体的关注点、个性偏好和情绪波动,借鉴行为运作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前景理论、双边匹配理论、行为博弈理论和约束理论,从救助物资调度、救助人员调度和多种救助资源协调调度3个方面开展研究,改进应急资源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在有限的施工度汛应急资源状态下安全、经济地度汛,考虑度汛风险的不确定性,采用动态博弈网络技术,建立不同危机处理点的应急资源动态网络调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选择适宜的危机处理点,制订施工度汛应急资源的最佳调度方案,将度汛风险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用该模型能在不完全信息下制定方案,并统筹兼顾到在信息完全情况下的及时调整。将模型应用于枕头坝工程施工度汛应急资源调度方案的制定中。结果表明:枕头坝施工度汛时,为避免发生更大灾难,无论处于哪种危机状态,施工决策者都应按模型计算得出的相应方案,将应急资源调动到危机处理点处进行抢险救灾,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在保证高效完成救援任务的同时考虑受灾民众行为,进而提高灾民对救援处置效果的满意度问题,结合行为运筹学相关理论和不公平厌恶理论,提出民众对于应急物资到达时间的风险感知度量模型,以及民众对于所得到的应急物资数量的公平满意度度量模型,构建基于灾民心理感知的应急物资多阶段调度模型,解决应急物资到达时间风险感知、物资分发数量公平满意度等多目标下的调配决策问题;设计基于蚁群优化思想的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例分析对比验证了模型在提升灾区民众对于应急物资分发策略满意度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铁路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资源调度效率,分别以最优属性值和预期属性值作为外部和内部参照点,并划分资源调度阶段,增设时间参照点;基于累积前景理论(CPT),以方案总损失和延误时间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决策模型;通过模型评价出前景值最大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并分析决策属性及参照点偏好系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基于CPT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决策模型能够弥补期望效用理论的不足,使决策过程更符合实际;通过该模型得出的最优方案,能减小事故损失给决策者带来的心理感知落差。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应急避难所救援功能,借助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库和Web版引文数据库(WOS),筛选出355篇中英文文章,展开文献计量、网络分析和主题分析。采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梳理受欢迎的研究成果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阐述目前已形成的4个研究集群,包括灾民避难需求、应急避难所选址、应急疏散行为和应急避难救援网络,并分析各研究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从灾民需求、资源协调整合以及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避难所救援系统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996—2021年,应急避难所救援系统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中文文献以应急避难所选址为主,而英文文献还关注到应急疏散行为;针对4个研究集群展开详细的主题分析,便于审查相关文献,有助于发现仍需关注的避难需求,加强资源利用,探索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万素萍 《劳动保护》2021,(11):88-90
异常工况下应急处理的授权决策机制,将优秀的基层工作人员纳入决策主体,有效拓展了决策群体和决策所需的信息来源,具有分担安全责任、简化办事程序、整合应急资源、提高应急工作效率、规避事故风险等特点,企业建立授权决策机制,可以完善应急责任体系、培养后备人才、优化异常工况下的协调联动。  相似文献   

11.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can result in mass casualties and the risk usually escalates due to domino effects. However, most of the existing models of emergency logistics do not account for domino effect and may be unsuitable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proposed for optimal assignments of allocating and scheduling emergency resources for rescuing victims and preventing accident spreading simultaneously. The detailed characteristics of accident scenarios and emergency resourc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this, th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response is evaluated by the total number of fatalities and the amount of losses caused by domino effects which are the optimal objectives of the model. A numerical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solving the model using a designed heuristic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for making optimal assignment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多灾害点应急资源调度问题,构建不同路况下运输消耗成本最低、装车时间最少的多目标应急资源调度模型,基于双自适应因子改进飞蛾扑火算法,克服传统飞蛾扑火算法存在的局部最优而早熟收敛、种群多样性低而全局寻优性能差的问题,提高算法的寻优性能和求解精度,并求解应急资源调度问题,获得各灾害点高效应急资源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飞蛾扑火优化(MFO)算法以及基于Levy飞行的飞蛾扑火优化(LMFO)算法相比,基于双自适应因子的改进MFO(DAMFO)算法模型求解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合理高效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突发事件中基于满意度的应急物资优化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大规模突发事件下供给点应急物资供应数量小于应急点应急物资需求数量的应急物资管理调度模型。同时结合大规模突发事件的特点,将模型设为多时段动态变化的,能使有限资源达到最大救援效用的多物资、多种运输方式、多运输车辆的物资优化调度模型,并根据不同应急点对物资需求的重要程度不同引入权重系数,使应急救援初期有限资源的分配达到整体的最大满意度。结合模型特点,给出模型的求解算法,并通过一个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得出,以整体应急点的满意度作为具有多货物多起止点多运输方式等特点的应急物资调度问题的目标函数,能使应急救援过程达到最大的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高速铁路应急处置水平,考虑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通过对事故情景集的分析和计算,采用"情景-应对"模式,获取事故点的资源需求量;通过引入"软时间窗"概念,建立以超时惩罚成本、资源运输成本和救援点固定出动成本3者之和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应急资源调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基于实际事故案例验证方法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部门协同参与应急决策并执行应急方案的情形,提出一种考虑心理阈值的多部门应急决策动态调整方法。首先,将各部门的心理参照点作为识别框架,合成各部门心理参照点的基本概率分配,得到部门协同心理参照点;然后,引入心理阈值区间量化描述决策部门的心理行为,并结合部门协同心理参照点,得到不同情景关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满意度,进而合成情景属性满意度,计算各备选方案的总体满意度,并对方案排序择优;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使开放避难场所符合公众自行避难的实际情况,借鉴Huff模型量化公众选择行为,构建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第1阶段确定开放避难场所位置,第2阶段将溢出容量的灾民二次分配到有剩余容量的避难场所,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同一需求点灾民前往不同避难场所的过程,管理者干预政策能够使服务人数大幅度增加,避免资源浪费、灾民流离失所且二次分配情况主要依赖于第1阶段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部门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的认知水平对疏散心理和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建筑物火灾中,个体行为因人员的个体特征、认知水平、社会特质、面临不同危险局面等因素的不同会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建筑物火灾中,人员应急疏散策略和方案在充分考虑紧急情况下外界环境因素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处于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心理和行为特征。本研究是在大量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一定的数学模型,利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讨论体现人员认知水平的文化程度、消防知识与经验二个因素对疏散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特点。研究结果将充实我国人员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数据库,为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和人员消防培训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高校突发火灾时人员疏散行为及心理,在参照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大学生疏散行为及心理特征调查问卷,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应急个体特性、应急意识、应急经验、应急疏散条件与应急疏散心理及行为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取11组存在显著相关变量组。结果表明:男生在突发火灾时更冷静、自主,更愿意帮助他人;应急疏散心理及行为与消防安全关注程度、应急疏散设施及环境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专业的消防教育及演练、完善疏散引导设施、增强安全出口的导向性等提高学生的应急疏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