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陈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4,34(7):247-248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民族认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国家的长远稳定。文化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是维系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发展的基石。新时代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国家文化安全防范与治理策略,既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又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高校英语教学以西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的地方,但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习者掌握英语、学习英语文化,还在于通过英语教育与学习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人才。高校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当下是我国踏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以国家文化安全为导向进行英语教育改革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基于此,《教育安全论: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视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也为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汉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3,33(3):231-232
<正>语言是了解文化的钥匙,当今世界由不同性质与特点的文化体组成。当代中国正在积极融入世界,语言教学是促进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手段。中国人主动学习英语等外国语言的同时,也积极推行国际汉语教育,目的在于通过语言教学促进不同文化体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外语是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工具,跨文化交流意味着2种或以上差异性文化激烈碰撞与深度交流,且会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冲击,影响个体行为模式。由于价值立场与国家利益的差异,跨文化交流会遇到安全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3)
正新全球化发展趋势不可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深入和频繁。在全球化大潮中,各国的社会文化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国家整体实力不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很弱,国际强势文化的冲击会对本国文化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要想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就很有必要重视语言文化安全教育,毕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基于语言记录和发展的。若一个国家连语言文化安全都无法保障,其国家文化安全自然也无法保证。《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一书以全球化为背景,探索了文化安全问题,全书共8章,分为上下篇。第1章到第4章为上篇,主要内容为基本概念和理论,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是国家民族精神的沉淀,也是文明的基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维持他们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来源。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有不少民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人种或土地的消失,而在于文化消亡。文化消亡使得群体失去了精神纽带,最终被其余文化同化,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记忆。在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文化竞争力是核心软实力,目前欧美世界依然占有显著优势。文化竞争力强,意味着他们输出文化理念,制定诸多行业文化规则,影响普通民众的文化思维观念,最终让自己国家和民众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6.
施玉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3,33(4):233-234
<正>校园安全管理对教育事业发展有独特意义,亦是社会安全治理的重点领域。校园安全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关联着无数学生以及背后家庭的幸福,且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一旦校园安全出现问题,则意味着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可能受到伤害,进而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且可能会给校园安全事件当事人带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王丹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4)
校园安全作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意义,毕竟学生群体比较脆弱,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需要社会的特别关爱与照顾,让他们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校园安全还关系着师生背后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因此,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安全教育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显著价值,通过安全教育,可以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师生都... 相似文献
9.
刘兆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4,34(3):250-251
<正>在全球化大潮中,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相互依存性不断加深。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各国经济体更容易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面临诸多潜在风险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经济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从经济安全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国家经济风险管理及其法律规制,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肖丽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2):191-192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内涵与精神所在,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比较丰富,并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文化育人,不同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心理与意识产生不同的影响,最终影响其个人行为.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安全校园创建是重要内容.高校为了推动安全校园创建,则需要重视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化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2)
<正>中国对于体育运动教学越来越重视,这是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而且有利于个人心理素质的提升。在现实中,热爱运动的学生,通常会更容易融入社会,拥有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心态。但是,在体育运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会对运动参与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我们在开展运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存在安全需求,安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而行为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前提,影响行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安全心理,一个人具备安全心理的时候,其行为通常相对温和、理性和稳定,这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一个人若是缺乏安全心理,其行为则容易出现攻击性与偏激特征,从而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行为安全与安全心理有着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9.
20.
曹勤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6):196-197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当事人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且对高校师生心理情感以及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后,若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缓解,可能会影响其思维与行为.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之后,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愁闷无法得到排遣发泄,就可能出现危害自己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