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和实现观。结合我国国情,说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系统的构架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生态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保护生存条件、保障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及生产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前提、建设生态道德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宁阳县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构筑循环经济基本模式,推动建立生态工业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长远规划;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Nina Voge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 Planning》2016,18(3):361-378
In contemporary planning discourse and practice, different planning ideas co-exists. How this affects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for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tential conflicts between planning goals caught between growth-led planning and sustainability commitments in a case study of Fredericia, Denm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underlying, framing and controlling conditions for transition dynamics. The analysis builds largely on the formulated policies, strategies or national goal achievements towards sustainable futures. These are put in the context of planning and political practices, which are interpreted from a sustainability rationale. Here this study introduces hypocrisy as a theoretical-analytical perspective to dispute actual sustainability practices to respond to continuous ambivalent planning measure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disregarding the inherently different internal logics of growths and sustainability leads to planning paradoxes and impedes sustainable transitions pursued.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齐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中,有相当多的城市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对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论述,以期对生态城市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的探讨,开发出了针对生态市建设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框架,并以淮南市为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分析了淮南生态市建设SEIA的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产业政策结构调整以及各项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为生态市建设SEIA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今天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开发可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选择。我国加入WTO后,再生资源业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因此,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1.
12.
以河北秦皇岛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针对秦皇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皇岛市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生态城市建设区域差距大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政府管理机制和法制建设尚未完善的现状,在总结秦皇岛市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法制建设等应对措施,并充分利用和调动各方力量,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统计数据,对青岛市1998-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预测了未来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Edward Osei Bing Du Larry Hauck Huijun Li Alexander Tant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2017,53(3):641-654
In this article, we provide an assessment of comprehensive nutrient management plans (CNMPs) as a tool for addressing nonpoint nutrient and sediment losses from the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 (AFOs) in the Ohio River Basin. We employ a macro modeling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aggregate economic and water quality impacts of CNMP implementation on AFOs in the entire basin.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implementing CNMPs on AFOs will help reduce sediment and organic nutrient losses from their current levels at moderate cost. The flexibility inherent in CNMP designs means farmers may be able to achieve water quality and other conservation goals at less cost with CNMPs than with other less flexible policy options. 相似文献
15.
16.
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有效方法。以皖南丘陵山区池州市为例,对其1996-2004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池州市历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9年时间增加了37.85%,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减少了5.49%。该地区历年人均生态足迹均出现赤字,而且呈增长的趋势;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以及自然资源供需的非均衡性增长导致生态赤字的出现和持续增长;目前池州市的发展模式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处在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生态执政能力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37-39
探讨了生态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内涵,认为生态执政能力是一个政党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安全等方面能否持续发展。生态执政能力的内容包括制定符合生态规律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领导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能力;动员和组织政党成员及国民学习和实践环境保护知识、理念、行为和规范的能力;领导国民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能力;领导国民和教育国民选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警惕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破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使生态旅游演变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本文讨论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出了目前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