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弧炼钢炉钳型罩式排烟除尘装置的主要优点:不影响冶炼工艺,实现冶炼全期吸尘,收尘率高;熔化期大于90%;氧化、还原期大于80%,不增加电耗。整个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无水冷却工作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动力消牦少维修管理方便,不受车和调换电极影响,不设炉前专职操作工、深受炉前炼钢工的欢迎,整套工程造价低,只有普通窑闭罩式除尘装置的40%左右而且占地面积小,是已有电弧炉改造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2.
天津三达铸造有限公司是以生产中型铸铁、铸钢件为主体的中级企业,电弧炼钢炉是其生产合格钢水的关键设备,由于其为高耗能设备,所以对其进行技术更新、节能改造是历届工程技术人员的奋斗目标。以我公司为例,电弧炼钢炉的耗电量约占全公  相似文献   

3.
电除尘器内部结焦导致阳极板、阴极线损坏,电场短路跳闸危及安全运行。积灰高温熔化是结焦的根本原因。二次燃烧结焦应具备可燃物、氧气、火源3个条件,通常发生在第一电场入口第一块极板和极线之间;而电场积灰熔融结焦要具备堵灰,强烈的电弧放电,通常发生在灰斗积灰的电场底部阴阳极之间。破坏结焦形成的条件是防止电除尘器内部结焦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极材料对脉冲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脉冲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对甲苯、二甲苯的降解率达73%~91%,对二氯甲烷的降解率达82%。在实验中发现电极材料的不同会影响分解效果,其中钨电极的降解率最高。本文运用等离子体化学中放电气体电子碰撞电离和化学自由基产生的机理以及阴极电子学中带电粒子轰击电极表面激发二次电子发射的理论,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电极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研究电极材料对脉冲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气影响的机理,发现主要是由于不同电极材料δ值的差异引起降解率的差异,电极稳定性对降解率和电极寿命也有重要影响。在实验的三种电极材料中钨的δ值最大,其最大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m为1.4,铜其次为1.29,不锈钢最小约为1.24,这成为导致三者降解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热法处理PCBS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赵毅 《环境科技》1997,10(1):28-30
本文论述了目前利用热法处理PCBS的主要方法,即:焚烧热解法、电弧热解法、超声波辐射法,等离子体电弧法、熔融铅法和熔融铝法等,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各种处理方法做了较详尽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袁琦  黄亚继  杨亚平  刘俊龙  赵通  王双群 《环境工程》2013,(Z1):329-332,353
在不同的温度和电压条件下,对自行开发的新型阴极分别在不同的介质中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随着温度和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高压有利于动态条件下电子发射;在静态实验条件下的发射电流密度要比动态实验条件下大很多,这主要是由于阴极发生中毒以及离子迁移率的减小造成的,烟气中的粉尘也对阴极的电子发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的金斯敦等离子研究公司研究用等离子技术处理有毒的工业废弃物.该方法所用的等离子气体主要是空气.在处理装置中,将电弧设置在一个涂有耐火材料的密封腔室内,并在铜质的阴极与阳极之间放电.等离子流内的空气温度在轴线上可高达10000—15000°K.由于径向温度梯度为500—  相似文献   

8.
<正> 上地幔岩石是基性、超基性及某些其他成分岩浆的来源。岩浆熔体的熔融及其由上地幔运移到地壳中,这在漫长的地球演化期间是一长期过程。毫无疑问,熔体的熔融并从上地幔岩石中分离出来,不可能在保存下来的残留物的成分中没有反映:地幔物质熔融和分离得越  相似文献   

9.
实验岩石学的研究表明,岩石中熔体的出现.可诱发断层作用,加强碎裂流动、位错蠕变和扩散蠕变作用。在给定的条件下,上述四种变形机制在部分熔融岩石中都会起作用,但只有那种能产生最快应变速率的机制占主导地位。而应变速率与岩石中熔体的百分数(体积)有关,因此,当熔体的百分数不同时,占主导地位的变形机制会有所不同。临界熔体百分数曾被当作反映部分熔融岩石流变学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但近期的研究表明,临界熔体百分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或者说部分熔融岩石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植。熔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岩石的流变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空气阴极MFC是一种无需添加曝气装置的MFC构型,它是利用大气中的氧气作为阴极的电子供体,相比其它构型的MFC节省了装置运行的能耗。该文以膨润土作为修饰碳布电极的材料,以PTFE为粘结剂将膨润土粘附于碳布上,然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和循环伏安曲线(CV)表征电极的微观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然后以制备的电极作为空气阴极MFC的阴极材料。其中碳布电极、膨润土单侧修饰的碳布电极和膨润土双侧修饰的碳布电极分别为空气阴极MFC反应器1、2和3的阴极材料,考察经过膨润土修饰的碳布电极对空气阴极MFC的影响。电池的电压、极化曲线、功率密度等电化学参数的结果表明MFC反应器2的性能最佳。控制外电阻为1 000Ω,MFC反应器1、2和3的最大电压分别为0.048、0.095和0.056 V,最大功率密度为12、33和17m W/m~2。膨润土修饰的碳布电极作为MFC阴极提高了对氧气的吸附能力和阴极的催化性能,进而提高了空气阴极MFC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许多Ⅰ型花岗岩类岩浆是由较老的变火成岩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这类熔体的组成大致是钙碱性和准铝质的。这些熔体是花岗质至英云闪长质熔体,是在其下地壳源区内的极端热条件下形成的。普遍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实验数据表明,高钾Ⅰ型花岗岩类岩浆只能由壳内含水的钙碱性岩石至高钾钙碱性岩石、镁铁质至中性的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由于各种变玄武岩的K2O含量低,所以它们不适合作源岩。幔源玄武岩浆和地壳熔体相混合的模式也是不适用的。Ⅰ型钙碱性岩浆作用无论如何都与俯冲作用有关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电解槽是电化学处理废水中的主要设备,槽内电极和直流电源的联接有单性电极和双性电极。单性电极是每块极板和直流电源的(+)或(-)相联接,极板的二侧都是一个极性,阳极或是阴极,如图一。双性电极只是在极板组的第一块和最后一块和直流电源相联接,第一块和最后的一块与电源相接的极板均为单性电极,中间的极板就成  相似文献   

13.
岩浆中主要挥发份含量──熔融包裹体和淬火玻璃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份在成矿熔体和流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直接分析火成岩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是确定岩浆结晶前挥发份含量的最理想方法。本文在现有熔融包裹体(和海底火山淬火玻璃)中挥发份含量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了主要挥发价(H2O、CO2、Cl、F、S等)在基性、中性和酸性等各类岩浆中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了解熔融硅酸盐的各种性质,综合前人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对硅酸盐熔体中的微结构单元进行了探讨。熔体中包含5种不同的硅氧四面体(以Qn表示,n为四面体中的桥氧数目),不同的硅氧键中的电荷分布以及Qn在Raman谱图中的特征位移区有区别,熔态谱和玻璃态谱之间也存在差别,同组成熔体和淬冷玻璃中,同一Qn具有不同的摩尔分数、自由能和无序度,并且熔体中Q4的振动是非Raman活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35 kV电压等级串联灭弧防雷间隙的熄弧特性,利用多物理场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耦合多物理场的磁流体动力学(MHD)模型和电弧间隙的二维磁流体仿真模型,包括磁场、电流场、流体传热和层流等模块,计算了电弧间隙电导率的分布情况,及调整电极半径、间距时温度与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同时搭建了35 kV防雷间隙电弧截断试验回路,对35 kV串联灭弧防雷间隙的灭弧性能进行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腔内离子体电导率由小变大,电弧路径拉伸变长的过程,反映了电弧的建立、发展、熄灭过程,电弧主要燃烧阶段为电流输入之后0. 05~6 ms之间,电弧完全熄灭时间为10 ms。电弧截断试验验证了串联灭弧防雷间隙电弧喷射过程具有物理冲击能量,电流波形显示电弧熄灭时间为0. 16 ms,且电弧没有重燃。仿真结果、试验结果都证明了35 kV串联灭弧防雷间隙能够自行、快速地熄灭腔体内电弧且不再重燃。  相似文献   

16.
构建Pt/生物炭电极反应器,研究其对水中腐殖酸的去除效率和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 A·cm~(-2)下反应300 min,Pt/生物炭电极反应器对水中腐殖酸的去除率为74.58%,较Pt/石墨电极反应器47.10%去除率提高58.3%.Pt/生物炭电极反应器对水中腐殖酸的去除主要通过电化学氧化和气浮作用.生物炭阴极比石墨阴极能产生更多的H_2O_2,是提高Pt/生物炭电极反应器对腐殖酸去除率的重要原因.三维荧光光谱和凝胶色谱法分析表明,Pt/生物炭电极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将较小分子量的腐殖酸直接矿化.研究结果显示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反应器的阴极材料用于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下面四种环境中岩浆混染作用的实验研究:(1)俯冲板块之上;(2)地幔-陆壳边界之下和(3)地幔-陆壳边界之上;(4)浅部地壳内。用含H_2O硅质熔体与橄榄岩或角闪岩之间反应的一系列清楚的边界确定了:(1)混染熔体内的扩散断面和(2)二种物质之间的结晶反应带。由含H_2O的橄榄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混合物实验确定了一些相界,这些相界能区分从俯冲板块中产生的并经过地幔上升的熔体的混染程度和与橄榄岩(如堆积岩)接触的地壳熔体的混染程度。花岗质熔体在1.5kbar~1)、810℃条件下的化学扩散速度较慢;在10kbar条件下,热的含H_2O的玄武质与流纹质熔体之间的扩散速度比较快。在10~15kbar、920~1050℃条件下,不饱和H_2O的花岗质熔体的熔融前峰通过与作为水源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相邻的结晶花岗岩时,会发生对流作用。对流运动使混染熔体运移离开扩散带,从而留下一个狭窄的扩散带。壳-幔边界附近岩浆的混染和混合作用速度看来比浅部地壳侵入体中要快得多。产生于板块的熔体的Ca/Mg比值较钙碱性岩石高;而在深部与上覆地幔的混染作用使其Mg/Ca比值比钙碱性岩石高。在壳-幔边界附近,混染熔体的Ca/Mg比值与钙碱性岩石相当。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具有不同阴极材料的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对300 mg/L酸性橙7(AO7)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研究,重点考察阴极材料对脱色率和反应体系矿化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HPLC、UV-Vis、GC-MS等分析方法对·OH、H2O2以及降解产物进行测定,探讨了3种电极对AO7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电压20 V条件下电解60 min后,活性炭纤维(ACF)、石墨和不锈钢等3种阴极体系对于AO7的脱色率均高于96%,三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是ACF体系对TOC的去除率可达到57.4%,高于其它两者.3种阴极体系中均有高活性的·OH和H2O2生成,但是ACF阴极体系中产生的浓度较高,从而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矿化能力.几种不同电极体系电解AO7过程中都遵循了相同的产生酮类和萘酚类物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聚苯胺(PANI)与氧化石墨烯(GO)来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阴极电极,可以加强氧阴极还原速率并且降低阴极电势损失.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XRD)、红外光谱(FTIR)、CV曲线与EIS曲线分析等手段,考察PANI与GO联合修饰MFC阴极的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聚合修饰液中,当苯胺浓度为0.1M时,GO的最佳浓度为0.10~0.12g/L,此时修饰电极的氧还原峰电位最高,CV测试电活性面积最大,EIS的测试表明此时阴极传荷内阻达到最小.研究显示通过使用GO与PANI来共同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可以使阴极的高电化学活性更高,可提高MFC的最大电压和最大电容.研究结果对优化,MFC的应用与运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锌污染的电动修复技术,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和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使得大部分重金属能在电极附近富集而被去除,且土壤的pH值等是影响电动力学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污染物Zn在电场作用下主要是在阴极附近产生富集,迁移方向由阳极向阴极,当实验电压为0.5V/cm时,在阳极附近土壤中锌的去除效率达到74.3%。电动修复中由于两极的氧化还原反应造成电极附近pH值产生明显变化,阳极附近的pH值由开始时的6.7逐渐变小到4.8,而阴极附近则相反,由开始时的6.8逐渐增大到9.2,表明土壤的酸性碱性条件变化明显。此外电动修复过程中电极附近的温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