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受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且城市建成区和非建成区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等差异显著.因此,城市土壤背景值的确定可能不同于非城市土壤,但目前相关研究短缺.为此,本研究选取北京市土壤中砷、镉、铬、铜、汞、镍、铅和锌等重金属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近30年来北京市建成区和非建成区表层(0~20 cm)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受人为活动影响外,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粒径较小、有机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较高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2019年北京市建成区表层土壤中铜和汞含量显著高于非建成区(p<0.05).近10年来,北京市建成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但近30年来,非建成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呈上升趋势.尽管采样点都远离了明显的污染源,但建成区和非建成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分别研究建成区和非建成区的土壤背景值,在建成区远离明显污染源采样点所获得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可以作为建成区土壤的背景值,用于评价城市建成区土壤是否受工厂、企业、加油站和交通等明显污染源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获取城市建成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提供了方法参...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需处理好大都市圈,市辖范围的城郊及市中心地区三个层面的城市空间环境问题。对大都市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范围内,突破踞行政管辖范围的限制,形成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保护网络。对市辖范围内的城郊,一是要充分认识杭州湾滨江海城市带,将是21世纪继浦东开发后,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及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地区,要有所预见并引导与规范其发展;二是要对郊工业的发展严格执行有利于环  相似文献   

3.
王桂林  张炜 《环境科学》2019,40(8):3447-3456
为推动绿色生态城区构建,基于2000~2015年城市分类数据,研究中国城市扩张以及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得出中国城市扩张(人口、经济和地域面积扩张)以及城市空间特征[人口密度、城市空间紧凑度(compact index,CI)、不透水覆盖率(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ISC)、植被覆盖率(NDVI)和夜间灯光指数]变化与PM_(2.5)污染显著相关,相关强度顺序为夜间灯光指数 CI人口密度 ISC城市地域扩张≥城市人口扩张 NDVI;夜间灯光指数与PM_(2.5)变化关系最明显,相关系数R为0. 77,具有强相关性,表征经济发展对PM_(2.5)的影响最大;城市CI和人口密度与PM_(2.5)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66和0. 55,中强相关. 2010~2015年期间,城市扩张、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城市空间特征异质性变化对PM_(2.5)浓度变化总贡献率为80. 30%.城市空间特征变化的贡献率最高为55. 00%,城市空间异质性的贡献率为25. 60%,均大于2010年基础城市特征的贡献率5. 70%. 2000~2010年期间,城市空间特征变化对PM_(2.5)浓度变化贡献率为39. 30%,城市空间特征异质性的贡献率分别为14. 90%,均大于2000年基础城市特征的贡献率3. 70%.结论表明未来城市转型发展中,构建绿色生态城区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特征变化,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实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城市郊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城市人口增长引起的建成区扩张.石家庄市兴起于晚清的铁路修建,优越的交通区位、丰富的矿产和农业资源是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原动力.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麓平原,西部丘陵区采石业的发展也成为当地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次调研旨在研究石家庄市建设用地扩张对当地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范围涉及石家庄市区和附近郊区4个县市.为保持行政区划的连续性,本研究全部采用2000年的行政区划.有关专家对石家庄的城市扩张已有全面研究,本调研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从耕地流失和环境保护角度探讨石家庄城市扩张的空间特征和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用水及供排水设施建设情况 城市用水效率逐步提高 城市用水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大幅度增长。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城市供水和排水设施建设、城市水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与1990年相比,2004年城镇人口由3.02亿人增加到5.43亿人,增长80%;城镇化率由26.41%增加到41.8%;城市用水人口由1.56亿人增加到3.03亿人,增加近一倍;城市用水普及率由48%增加到88.8%。与此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85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0406万平方公里,增加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在要求。结合西安市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生态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等,建立了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了西安市建成生态城市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对西安市生态建设提出了系统的设想,阐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及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水泥和沥青面为主的不透水面逐渐取代了自然景观,成为城市的主要地表景观。研究采用TM中分影像,对比分析了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法和城市建成区指数法提取不透水面的效果,成功提取研究区不透水面信息,并分析不透水面在城市区域的时空变化。成都市第一圈层行政区内的不透水面明显多于第二圈层,并呈现"一主、多点"的分布格局,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周边县城、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与城市建成区密度形态一致。随着城市发展,不透水面大量增加,向西和向南扩张明显。  相似文献   

8.
城市郊区河道污染问题成因及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郊区农村河道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之一。分析了城市郊区河道水质变化现状及影响因素。阐述了河道对城市具有的生态服务价值。论述了城市郊区河道的治理模式,提出将城郊河道治理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体系.明确基层政府的治理责任。  相似文献   

9.
利用呼和浩特地区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支持向量机法,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化进程进行分析,并对其热岛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建设用地迅速增加,水体和植被覆盖区明显减少;随着城市的扩张,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原有景观呈现明显的方向性破碎化;呼和浩特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建成区大面积增加,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热环境亟需改善。呼和浩特市热环境特征表明增加城市绿地和水面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水体、拥有水体的公共绿地以及大面积的绿色植被连续体冷岛效应尤其明显,这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夏季高温预警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2001-2010年2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共计2353个样本,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演化规律.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后,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将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平均浓度、综合污染指数4个空气质量指标与人均GDP、人口密度、第二产业结构、建成区面积4个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和演化规律,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2001-2010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倒U型曲线,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演化规律.10年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空气中SO2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并到达拐点,符合倒U型曲线;而对于NO2、PM10浓度及综合污染指数,10年间与经济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即现阶段呈现污染继续加重的态势.此外,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建成区面积与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