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星云湖流域磷矿开发污染历史的分析,并将星云湖与杞麓湖各污染源入湖污染负荷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磷矿开发是造成星云湖TP污染负荷较大的重要原因。磷矿开发对星云湖TP输入量为58.66t/a,占总入湖污染负荷的28.2%。  相似文献   

2.
星云湖、杞麓湖磷污染来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Ⅴ类、劣Ⅴ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而杞麓湖由于流域内无磷矿资源也没有大的磷化工产业,其磷含量水平得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V类、劣V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而杞麓湖由于流域内无磷矿资源也没有大的磷化工产业,其磷含量水平得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1999年对星云湖十二条主要入湖河流及湖面降水、降尘进行际监测调查表明,入湖河流、地表散流、降水、降尘实际进入星云湖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为:CODCr:1983.8t、BOD5:360.27t、SS:26460.5t、NH3-N:165.18t、TN:228.23t、TP:184.226t。污染物入湖一般以河流方式为主,但磷主要通过降尘方式入湖,降水载入的氮量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玉溪市星云湖入湖污染物分布研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云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2):56-58,61
污染物进和湖泊的方式,无论是来自点源或是来自面源的污染物,最终都将通过入湖河流、地表散流及湖面的降水、降尘载入湖泊,因此,通过对这几种方式进入的湖泊污染物的量进行监测,就基本可以掌握住进入湖泊污染物的总量。1999年,玉溪市环境监测站对星云湖的十二条主要主湖河流、地表散流、降尘、降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际监测。得出通过入湖河流、地表散流、降尘、降水实际进入星云湖的主要污染物总是为:CODCr:1893.8t、BOD5:360.27t、SS:26460.5t、NH3-N:165.18t、TN:228.23t、TP:184.226t。污染物入湖一般以河流方式为主要方式,但磷主要通过降尘方式入湖,占入湖总量的54.1%,这与湖区磷工业发达有直接的关系:降水载入的氮量也不容忽视,占总量的11%。  相似文献   

6.
星云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个流域出发,根据湖泊环境保护目标,流域内污染特征,入湖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提出了以氮、磷为重点,富营养化控制为核心,分阶段分区域的星云及其流域生态恢复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星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并为湖区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湖区表层沉积物中Cu、Zn、Pb、Ni、Cr、Cd、As、Hg等重金属含量,研究了其风险特征及污染来源组成.结果表明:①仅Ni、Cu含量尚未超过星云湖的背景值,其余元素均出现累积,Hg含量是星云湖背景值的2.13倍,潜在生态风险最高.②星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入湖河流和湖盆地势相关,表现出由河流输送向湖心扩散的趋势,高浓度区均分布在湖心深水区和特定河口位置,Hg的分布异于其他元素,呈西北湾>南部>中部的特征.③西北湖湾潜在生态风险最高,Cd、As是主要贡献元素.④星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自自然源(占比为43.32%)、工业源(占比为25.89%)、农业源(占比为20.52%)和交通源(占比为10.27%).研究显示,星云湖自然源重金属污染贡献最大,人为源相对较低,但湖区重金属污染处于较高水平.星云湖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可能会持续加剧,其中Hg是污染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对抚仙湖、星云湖湖面大气干、湿沉降TP量进行了布点监测,通过监测的结果,计算两湖通过湖面大气沉降方式向湖泊输入的总磷量。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湖周边磷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湖面沉降对星云湖总磷污染负荷贡献是明显的,而对抚仙湖总磷污染负荷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星云湖浮游植物和水环境特征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10年9月(丰水期)和2011年3月(枯水期)对星云湖水环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星云湖枯水期各营养盐分布较均匀;而丰水期藻类的大量繁殖打乱了水体中营养盐的均匀分布。对水生态调查结果显示,星云湖丰水期叶绿素a含量最高达到了736.56 mg/m3,位于螺狮铺和大庄河附近,浮游植物总量最高达到6.1×109个/L,蓝藻为优势种;枯水期叶绿素a含量最高达到了89.28 mg/m3,位于陈家湾和河咀附近,浮游植物总量最高达到1.04×109个/L。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知,星云湖浮游植物总量与叶绿素a和总氮呈显著性相关关系,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星云湖水环境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别,水质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星云湖水华防治工作中,建议重点应关注各湖湾区域,尤其是南部区域的螺狮铺和大庄河附近。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意义,分析了星云湖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探讨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娟  李玉兰 《云南环境科学》1999,18(2):37-38,53
本文在对星云湖流域重点工业污染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并对2000年和2010年工业废水产量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工程治理措施和对流域内污染企业宏观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8年江川县和通海县的主要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和产业构成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二县经济总量差别不明显,但主要产业结构有显著差别。位于二县县域内的星云湖、杞麓湖的污染特征明显不同,经分析后认为,目前星云湖、杞麓湖的污染状况,很大程度上也是二县产业结构布局影响的结果。建议对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星云湖水生生态系统变迁及富营养化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星云湖近20年来水生高等植物、浮游生物、鱼类、底栖动物的变迁历程及优势种群的演替过程。并运用卡森指数法、选取6项典型因子对星云湖四个时期的富营养状况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分析水生生态系统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控制富营养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琪  钟晖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3):52-55,62
阐述了高原湖泊星云湖的自然条件、污染根源和景观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本项目星云湖南岸(一期)生态整治规划,尝试在整个流域范围内运用GIS分析生态湿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重现滨水空间等,改善星云湖的水质,提高星云湖及周边的生态旅游价值.规划采用顶端控制和底端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恢复星云湖流域的生态功能,解决星云湖流域现有...  相似文献   

15.
星云湖流域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星云湖流域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排泄系数法原理,估算流域各乡镇的畜禽污染物产生量,进一步核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在此基础上,对各乡镇农田畜禽粪便负荷承受程度进行警报与分级.同时,对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各乡镇畜禽粪便污染物的产生量,测算了各地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为了分析出各类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值的大小,引入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流域各地畜禽污染物产生量与农田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值并不成对应关系,污染物产生量较小的路居镇对环境已达到威胁级别;畜禽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较大,各类污染物中.猪尿排放对水体的影响较大,在各类污染因子里,TP对星云湖的贡献值最大,其次是TN,C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