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诗秀 《绿色视野》2008,(10):57-58
我到武汉探亲,带着一岁半的儿子波波参观动物园。为了玩得开心,我特地约了表姐小琪。表姐有个儿子叫冬冬,8岁,随他妈妈一起来了,动物园里比三个大象还大的恐龙模型,如同活的一样,发出电影里那种吼声,乐得他大喊大叫。  相似文献   

2.
唐宝民 《绿叶》2013,(8):120-122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更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有一种读书的目的,是为心灵世界寻找一个宁静的精神家园,让浮躁的心灵能得到沉淀。每当我困惑之时,总能想起一本被称为青春圣经的书——美国著名思想家、超验主义哲学先驱梭罗的《瓦尔登湖》。梭罗毕业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他本可以像大多哈佛毕业生一样,戴着哈佛的光环走入社会,成为政坛明星或财富的拥有者,但他却选择了一个与世俗生活不同的道路——845年,28岁的梭罗在离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的树林里,盖了一间小木屋,他在湖边种植庄稼、蔬菜,在树林里观察植物和鸟类,在湖中泛舟,在湖边思考问题,在林中的小木屋里读各种经典著作,写下了200多万字的日记,写出了美国生态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一书。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5月7日,在爸爸的带领下,我和同学到河边的一个小树林里观鸟。刚进树林,便听到"扑哧、扑哧"的动静,这是鸟儿在树林中飞翔的声音。这些声音与树叶风吹的"哗哗"声和河边"沙沙"的声音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动听。带着观鸟用的望远镜,我们开始观察。这里有小溪,又有很多高树,周围有围篱,不会经常有人到这里,所以这里的鸟儿不会少。这不,才一开始,就有个同学像发现新大陆似地跳起来,他旁边的同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中     
唐颖 《环境教育》2016,(Z1):122-124
正我始终记得儿子在国内上学期间的一件事。冬天夜晚天早已漆黑一片,好容易等到儿子回家,他说他今天忘了戴红领巾,老师要他现在立刻戴着红领巾回学校一趟,不准坐车只能步行,说这是惩罚。步行去学校这一来一回至少1小时,此时已快8点,他没有吃饭,还有大量作业要做。我告诉儿子,这么晚了我不同意你去学校,你赶快吃饭做功课。儿子哭了,一定要立刻去学校,他说不想明天在课堂被老师狂骂。我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我家乡环境的现状却令我担忧,养育我祖辈的土地能否继续哺育我们这一代?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土地对人的意义。可是在这里每年都有人开垦荒地。小时候山脚下很远才是耕地,然而现在地已经开垦到了半山腰。四年前,在我每天上下学的路旁,一片小树林在推土机的碾压下不复存在了。近几年,周边的树越来越少,一下雨就发大水,河水夹  相似文献   

6.
老关正在一个水坑边呼呼大睡,他的三个儿子至少有两个已经喝醉了,是一种地封子酒。而他的三儿子,正在全神贯注地将一撮头发捅进火铳的铳管中去。就在这时,垫枪响了,我的兄弟绊上了垫枪的索子,索子上的引信拉响了,几乎在一秒钟之内,我的兄弟转过头去,那些钢筋头、滚珠就像碎痰一  相似文献   

7.
“弱水三千,惟取一瓢饮”;“大厦千间,惟眠六尺”。我们的生活在温饱之后,当求健康舒适,精神内涵丰富,不应追求奢侈。什么宴席、什么时装、什么豪宅、什么汽车……人,应当把握自己。我看过这样的报道:美国洛克菲勒住宾馆要的是廉价房间,经理人员告诉他:“你儿子住的是最好房间。”他说:“我儿子有一个有钱的爸爸,但我没有。”  相似文献   

8.
狡兔搏鹰     
《绿叶》2000,(2)
在村子西边,有一片不太大的树林,林中鸟鹊众多,鼠兔出没。可是近一个时期树林里忽然安静下来,有人看见林中飞来了一只黑鹰,小动物大概都被吓跑了。金秋季节,天高云淡。那天我坐在林中的大树下歇晌,朦胧之中忽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声。我警觉地睁开眼,却什么也没有。然而就在昏然欲睡的时候,响声再次传来。听动静似乎已来到了附近。我强忍瞌睡睁眼一看,哟,原来是一只肥硕的野兔正蠕动着三辩嘴蹲在不远的地方望着我。  相似文献   

9.
守护     
正听,树林里鸟儿们清脆悦耳的歌声;看,大街上处处茂绿的小草;闻,公园里芬芳扑鼻的花朵……若我们真心诚意地守护它们,这一切将不会单单只是奢求。相信总有人和我一样,看到那写着"珍惜花草树木"的告示牌会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用砍树造来的纸告诫他人不要伤害树木,要保护  相似文献   

10.
诗歌三首     
黄河史源头哭着,一路奔下来,在鲁国境内死于大海。一个三十七岁的汉人,为什么要抱着她一起哭?在大街,在田野,在机械废弃的旧工厂他常常无端端地崩溃掉。他挣破了身体举着一根白花花的骨头在哭。他烧尽了课本,坐在灰里哭。他连后果都没有想过,他连脸上的血和泥都没擦干净。秋日河岸,白云流动,景物颓伤,像一场大病。History of the Yellow Rive白云浮动白云浮动,有最深沉的技艺。梅花亿万次来到人间田野上,我曾见诸鸟远去却从未见她们归来她们鹅黄、淡紫或蘸漆的羽毛她们悲欣交集的眉间诸鸟中,有霸王也有虞姬白云和诸鸟啊我是你们的儿子和父…  相似文献   

11.
春日的一个清晨,我百无聊赖地走在大街上,忽然路旁的树丛中传来几声清脆婉转的鸟鸣声。抬头望去,只见两只艳丽的小鸟正在树上跳舞、唱歌。这鸟声对于久居城市的我,宛若天籁。倾耳聆听,我心中不禁生出对鸟儿的种种回忆。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河沟里自由自在的游鱼与村野上空飞来飞去的鸟儿总能引起我无穷的兴趣。我家屋后有一片树林,林子里住着很多小鸟,我特别喜欢和伙伴们去掏鸟窝。傍晚,鸟儿回窝了,我爬上树去摸,渴望着能抓住一只热乎乎、毛茸茸的小鸟。清早,林里的鸟儿在晨曦深处啼鸣,直到残夜消失、天光大亮为止。夜晚,我走在星空下,冷…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6,(10)
正他是林业专家,也是树木医生;他50余年风雨无阻,将毕生心血抛洒在广袤的森林里;他发扬"除害、敬业、厚德、求是"的"啄木鸟精神",足迹踏遍山间小路,汗水浇洒树林深处,为一个个"不能言语"的"病人"问诊把脉、开方施药,让森林生机盎然,让宜昌绿色常在。他就是湖北省宜昌市森林病  相似文献   

13.
<正>表妹远嫁德国,住在慕尼黑市中心玛利亚广场附近的一所公寓里。去年夏天我去那里旅游。表妹的儿子汉斯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小家伙聪明活泼,德语和中文都会说。我到表妹家做客时正是汉斯放暑假的第一天,汉斯刚从慕尼黑市青少年局领了一张假期证,特别开心。他说:"暑假我每天的任务就是玩,拿了假期证我就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了。""每天都玩,不学习吗?"我对汉斯说,"你可以预习一下下个学年的功课,或者参加暑期的培训班、补习班  相似文献   

14.
在以前,地球是很美丽的。可是,自从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以后,地球的环境就变得越来越差了。我听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生活在树林里,因为他们乱砍树木,树木越来越少,一天,一场暴风雨使他们不知去向。这就是乱砍滥伐的结果。还有许多人,随手将垃圾扔在路旁,因为没有人去清理,慢慢的,垃圾识暴成堆了,可人们只是  相似文献   

15.
那真有点悲壮。几个大男人,真是生死由命了。一天晚上,我躲在帐篷里,外面狂风呼啸,好像随时都会把我卷走一样。我第一次害怕了,不是怕我自己怎么样,而是担心我的妻子儿子……  相似文献   

16.
杜晓 《环境教育》2006,(4):33-33
有一次,老师让我用”地球”二字造句,我说:”地球是人类的妈妈。”不错,地球是人类的妈妈,她原本有着美丽的容貌,也有着漂亮的外衣,是一个美丽而有活力的母亲。因为地球上有丰富的资源,所以地球上能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幼小的生灵,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下来,繁衍后代。然而,就在这几十年的光阴里,地球妈妈突然病了,一片片树林倒了下去:一个个工厂发出呛人  相似文献   

17.
牧熊人     
伏击拉茜蒙大拿州怀特菲什东部距冰川国家公园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孤零零的房子。此时,我正躲在这座房子的门廊里,充满期待的心砰砰地跳着,眼睛却死死地盯着远处的那片树林——我正等着伏击一头大灰熊。卡丽·亨特拿着一个H 型的天线,正在接收套在那头灰熊脖子上的项圈发出的无绂电信号。那头灰熊名叫拉茜。如果拉茜走近我们15米之内,无线  相似文献   

18.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19.
范扬是个爽朗率性的人。初次相识,他便和我说:“你是‘绿叶’,我是红花,约个时间我们聊聊,画家可是最关心环保的。”范扬,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与范扬“约聊”时,恰巧他在钓鱼台国宾馆作画,一进门,范扬笑呵呵地说:“呦,‘绿叶’来了!”祖籍南通,生于香港,范扬对于南方城镇有一种迷恋。范扬说,他小的时候常去家乡南通友谊桥下的护城河里游泳、捉虾。“那时侯,我经常能钓到很大的鱼。可是当我儿子出生后,我带他去玩,只能捞到些‘小龙虾’,而近几年,连‘小龙虾’都没了,房前…  相似文献   

20.
哦,那只孤雁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儿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