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社会学家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家庭健康.因为健康家庭情绪和家庭氛围,经常处于和谐、轻松和欢愉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环境中生活,如同生活在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一位著名的医生这样说:"一个不大健康的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健康家庭’里,他(她)的健康状况可望逐步改善.相反,一个健康者若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里,则他(她)的健康状况会每况愈下,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FUN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纷纷按FUN的要求进行自我保健。 所谓FUN是指新型的家庭生活方式,是现代健康家庭的三个要素。F代表健身;U代表和谐;N代表营养。具体来说,就是一个现代健康家庭必须长年坚持适宜的运动,具有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和摄取合理的营养,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劳动安全与政府、企业、家庭及社会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现代工业的进程,将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这由于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事故危险;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条件改善和提高,人身安全和健康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对工作的环境保障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为了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逐步建立了劳动安全标准,以有效地组织与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正>家是人们休息、生活的空间,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可以让人暂时忘记工作的辛劳,放松大脑和身体。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空气清新,可是由于一些原因,室内总会出现一些异味。若不消除,既影响居室空气,又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会给自己产生一种不好的心情。下面一起来学习下消除异味的小窍门吧。窍门1:鞋柜除臭法材料:小苏打方法:将小苏打装在一个空瓶子里,不盖瓶盖,直接放在鞋柜里。  相似文献   

5.
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要的声音。它经常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  相似文献   

6.
运动≠健身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公园、广场、社区内的小院里随处可见 前来运动的人群,或跑步、打球,或跳健身操,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 运动的行列。但是,运动并不等于健身,如果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不运动是万万不行的,但运动却并不一定就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健康。 长期打球的人会出现两个胳膊粗细不一样,这对于爱美的女性 来说,实不雅观。西方健身专家警告说"千万不要只做一种运动,单  相似文献   

7.
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吴卫彬噪声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要的声音。它经常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  相似文献   

8.
职安课堂     
《现代职业安全》2006,(4):91-9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这类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转而开始关注起生活的质量,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其中安全、健康问题更是人们注目的焦点。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每周5个工作日计,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年中有260天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占全年时间的70%多。既然要追求平安健康生活,那么“职业安全”问题就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保持健全的人格,并与他人及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家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人这一辈子,除了工作(劳动)就是休息。一张一弛,有劳有逸,“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才能健康长寿;反之,则有损健康。在一个讲究高效生产力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实际上不仅要在工作中承受这种高效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要承受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特别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所承受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相似文献   

11.
家庭,本来应是一个安静、舒适的最佳休息场所,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家用电器的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在给人们带来了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遗憾。收录机、电视机的长时间使用,尤其是高档音响发出的声言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噪声。洗衣机、电冰箱、抽油烟机、电风扇、空调器乃至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发出噪声。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噪音,对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都有不好的影啊。美国达扭斯预防医学环源卫生监测中IO\的研究人员曾对一些电器测定后认为,在家庭所用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渐渐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人们上班、出差、出门购物甚至旅游时都驾驶或乘坐机动车,这既适应了现在较快的生活节奏,又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然而,就在各类机动车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的同时,一个令人购车后感到担忧的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机动车被盗抢的情况逐步出现而且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3.
古装片里,一双银筷子能试百种毒,令人惊奇。回到普通生活中,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作为直接“入口”的餐具,筷子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如果长期不正确使用,小小筷子也暗藏着健康危机,快来了解一下筷子的健康注意事项吧。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安防家居智能锁的需求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改变生活,在这个智能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众多高科技产品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各种不安全因素也进入了我们的家庭,热水器、煤气灶、空调等一些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都会使得火灾、触电甚至爆炸等家庭事故发生成为可能;人为因素方面,不法分子的存在导致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如歹徒行凶、入室盗窃等,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如今,人们需要的居住环境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便利,更需要的是一个足够安全的生活空间,因此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5.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保持健全的人格,并与他人及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家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科技博览     
《现代职业安全》2006,(4):92-93
职安课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这类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转而开始关注起生活的质量,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其中安全、健康问题更是人们注目的焦点。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每周5个工作日计,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年中有260天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占全年时间的70%多。既然要追求平安健康生活,那么“职业安全”问题就不容忽视。去年发生的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等一些重特大生产事故,事后经过专家组的调查显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而这——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就不得不拷问一下我们当前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教育是否已经做到位!为了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相关机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企业自身加强检查和对员工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劳动者提高自身的职业安全意识,时刻保持清醒,防患于未然;这样不仅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更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本期“科技博览”介绍了一些最新的安全科技资讯,希望能给企业带来一定启发;“知识长廊”则侧重于普及安全健康知识,希望您能从中获益。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对这个版块提出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汽车成了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在大家赞叹社会进步、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无情的车轮下,一个个美满的家庭转眼破碎。  相似文献   

18.
正前段时间,"尘肺病"一词因为娱乐新闻偶然上了热搜,引起人们对尘肺病及职业健康的关注与热议。根据国家安监总局2017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至2016年全国新增职业病病例6万余例,其中89%为尘肺病病例。沉重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沉重的家庭负担,是以一个个健康生命为代价揭示出的我国职业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职业病的发病周期较长,与爆炸、火灾、燃气等显性安全事故相比,职业病的社会关注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信息化进程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子技术的飞跃,人们对安全防范的意识逐渐加深,电子保全系统——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巡更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区、银行、超市、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区住宅而言,人们对它的关注,已不仅仅局限于居室面积,周边自然环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与外界沟通、安全防范、物业等方面。家庭智能化系统的目标是实现每一个独立家庭的安全防范、三表计量,家庭电器自动化以及宽带入户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汽车成了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在大家赞叹社会进步、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无情的车轮下,一个个美满的家庭转眼破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