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新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其贵金属以Pt,Pd为主活性组分,载体以堇青石陶瓷蜂窝体涂复天然沸石粉,经测定,催化剂净化汽车尾气的活性,热稳定性,及抗铅,中毒等性能均较好,台架试验表明,催化箱对HC和CO均有很高的净化效果,HC转化率≥85%,CO转化率≥91%,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冷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2.
Ce-Mn/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低温活性及抗毒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炜  童志权  罗婕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8):1240-1245
用浸渍法制备了Ce-Mn/TiO2催化剂,考察了其在O2存在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活性和抗SO2及H2O毒化的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空间速度、NO进口浓度和NH3/NO摩尔比对NO转化率的影响较小;在120℃的低温条件下,该催化剂显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NO的转化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该催化剂有良好的同时抗SO2和H2O毒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邱志光  叶尤楠  张志 《环境科学》1980,(4):38-42,78
催化燃烧是五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反应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它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效能高,燃烧速度快等优点。 最近国外催化燃烧已广泛用于汽车排气的净化。汽车尾气中烃类和一氧化碳通过装在排气管道中催化净化装置进行燃烧而成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汽车尾气催化法净化技术,包括催化法净化机理、催化剂的选择分类、性能要求、催化载体种类要求和具体的催化氧化法、催化还原法、三元催化法以及氧化、还原、三元催化装置作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催化净化装置在国内外的开发和实际应用作了详尽描述.此外,文中对当前汽车尾气主要控制方法亦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汽车尾气催化法净化技术,包括催化法净化机理、催化剂的选择分类、性能要求、催化载体种类要求和具体的催化氧化法、催化还原法、三元催化法以及氧化、还原、三元催化装置作了系统的论述,并催化净化装置在国内外的开发和实际应用作了详尽描述。此外,文中对当前汽车尾气主要控制方法亦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6.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净化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手段。文章介绍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过程;描述了当今普遍使用的三效转化(TWC)催化剂;提出了未来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TWC催化剂是以贵金属Pt、Pd和Rh为活性组元,引入Ce、La、Ba和Zr等作为助剂,担载在高比表面物质上制备而成的一类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它能对尾气中的3种主要有害物质NOx、CO和HC同时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7.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制了一系列非贵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测定这些催化剂净化汽车尾气的活性和抗硫、磷、铅及析碳中毒等性能,排出了它们的活性和抗硫中毒的顺序。实验表明,ASC(Re-Mn-Pb-Cu-Cr-A-O_x/Al_2O_3,A助剂)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及较好的抗硫磷、铅及析碳中毒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陶粒负载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并以硝基苯为稳定性有机污染物的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对臭氧化的催化性能,对影响催化效果因素及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烧结的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有机物能力进行了比较,使用SEM进行表征,确定最佳烧结温度.通过改变催化剂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pH值、添加不同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等,表明在700℃温度下烧结的催化剂具有最大催化活性;硝基苯臭氧化反应中主要氧化剂为羟基自由基,其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硝基苯的去除率随催化剂投量增加而增大;在pH为10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对硝基苯的去除率为46.5%;催化剂连续3次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张静  马军  杨忆新  王胜军  秦庆东 《环境科学》2007,28(10):2208-2212
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并以硝基苯为稳定性有机污染物的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对臭氧化的催化性能,对影响催化效果因素及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烧结的催化剂催化臭氧化有机物能力进行了比较,使用SEM进行表征,确定最佳烧结温度.通过改变催化剂投量、硝基苯初始浓度、pH值、添加不同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等,表明在700℃温度下烧结的催化剂具有最大催化活性;硝基苯臭氧化反应中主要氧化剂为羟基自由基,其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硝基苯的去除率随催化剂投量增加而增大;在pH为10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对硝基苯的去除率为46.5%;催化剂连续3次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将垃圾焚烧、钢铁冶炼等典型行业烟气处理中的NH3-SCR脱硝与VOCs净化模块耦合,发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理论和技术,协同催化净化NOx与VOCs,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目前,NOx与VOCs协同催化净化技术已在环境催化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已报道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协同催化剂性能的考察,但该项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获得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效协同催化剂,且相关反应机制有待深入考察。未来NOx与VOCs协同净化催化剂技术的发展需解决3个关键难题:协同净化催化剂酸/氧化还原双核活性位的构建及调控、协同净化催化剂上酸/氧化还原双循环反应路径的理解、协同净化过程中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提升。解决这些关键科学问题的第一步仍是设计并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抗中毒的协同净化催化剂;然后探究催化剂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解析催化剂双核活性位的微化学环境;进一步利用原位测试手段、表面反应技术以及理论模拟计算,解析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阐释催化净化过程高效协同机制和催化剂抗中毒机...  相似文献   

11.
氯代有机物(COPs)是一类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和中间体,但其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致癌性及遗传毒性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开发消除COPs毒性的新型技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电催化氢解技术(ECH)因具有高反应活性、结构简单、二次污染风险小等优势而备受青睐. 本文系统综述了钯(Pd)基催化剂上的ECH反应机制,探究强还原性氢自由基(H*)的定量分析方法,揭示脱氯反应与析氢副反应间的竞争关系. 通过分析H*产量、污染物脱附、电场等因素对脱氯速率的影响规律,建立晶面与效能间构效关系,识别不同反应条件下制约ECH速率的因素. 聚焦阴极催化活性低、易受脱氯产物毒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暴露Pd活性中心位点、强化水裂解、调控电子效应和配体效应及几何效应等策略增强催化剂产H*量和抗毒化性能. 开展ECH脱氯反应路径识别、脱氯性能影响因素探讨以及生物安全性评价,并基于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ECH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设计和发展实用型环境催化新技术和新型催化材料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汽车尾气净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催化净化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手段。文章介绍了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发展过程:描了了当今普遍使用的三效转化催化剂“提出了未来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TWC催化剂是以贵金属Pt,Pd和Rh为适性组元,引入Ce,La,Ba和Zr等为助剂,担载在高比表面物质上制备面成一的类性能优虹的催化剂,它能对尾气中的3种主要有害物质NOx,CO和HC同时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以低碳醇作燃料的汽车尾气净化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有人研究了甲醇汽车尾气Pt、Pd等催化剂处理问题。但内扩散影响尚未研究。由于深度氧化是强放热反应,传热、传质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催化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当前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降低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及生产成本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等四个方面,为了解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汽车尾气的治理技术与控制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跃花 《陕西环境》2000,7(2):22-24
当前汽车尾气最有效的治理技术是催化净化技术,但更彻底地控制尾气污染则需改变车用燃料。文章评述了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X701 200401569 富氧条件下选择性还原NO的复合催化剂体系/ 李俊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3,4(9).-1-6 环图X-4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x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单一催化组分或单一类型的催化剂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复合催化剂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复合催化体系的组合形式,回顾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复合催化剂体系净化NOx的研究成果,为将来设计新的复合催化体系提出了建议。图3参35 XT01 200401570 固体吸附剂控制燃煤重金属排放的实验研究/刘  相似文献   

17.
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hlorine-contain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VOCs)由于存在来源广泛、生物/环境毒性高、易使催化剂Cl中毒失活等问题,是当前VOCs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催化降解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二次副产物少等显著优点被认为是最有效的CVOCs排放控制技术之一。高性能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目前,CVOCs降解催化剂主要以Al2O3、TiO2、MgO、CeO2等单一或复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以Pt、Pd、Ru等为反应活性中心。在CVOCs氧化反应中,贵金属在低温下易与Cl作用,覆盖/惰化活性位,导致催化剂低温活性下降。常用的提升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CVOCs催化性能的策略有金属助剂掺杂、活性中心状态优化、载体性质调控、反应条件调节等。本文综述了贵金属(Pt、Pd和Ru)基催化剂在CVOCs催化氧化中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过渡金属引入、载体本征性质调变、反应条件调节等在CVOCs转化效率及催化剂性能改善中的作用。此外,对CVOCs催化净化催...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ZrO2催化裂解废旧聚乙烯反应。探讨了影响聚乙烯催化裂解的因素,如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催化剂用量等。主要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ZrO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差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采用激光粒度分析,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在催化裂解废旧聚乙烯反应中具有催化活性,反应浓度、焙烧温度对Zr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锆盐溶液浓度在0.05mol/L、焙烧温度400℃得到的ZrO2催化剂活性最高,其裂解率达46.16%。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微晶纤维素作为纤维素的模型物,开展了对亲水改性的磺酸型碳材料在水热条件下催化纤维素水解产生还原糖的研究,考察了亲水改性对催化水解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了在改性碳材料催化条件下,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纤维素水解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材料的亲水改性能提高催化剂表层的亲水性能,从而提升其催化水解纤维素的性能。在170℃条件下,催化剂投加量为0.2 g,反应时间为10 h时是纤维素水解和还原糖积累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0.
x734 .2012(X) 302954稀土一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研究鸿六着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以刃3,22(2),一177一181环图X一87 以不含贵金属的稀土一过渡族金属四元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模拟汽车尾气的组成含量,运用连续流动式反应器,研究了四元复合氧化物场.5编.SNi,一:Cu:几系列(x二o一1 .0)对eo和NOx的催化氧化还原消除活性及其在消除反应条件的抗硫中毒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钙钦矿型四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场.5sr05蝙.SC呱5伪对co和NOx的氧化还原消除都具有较高的活性;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