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污染犯罪中证据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犯罪长久以来具有"低犯罪成本,高司法成本"的特点。2013年6月8日,"两高"通过《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的颁行虽然加大了对该类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了犯罪成本,但无法解决司法成本高、认定难度大的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环境污染犯罪认定中存在的取证问题、因果关系认定问题、证据鉴定问题,提出准确理解并适用现有的法律法规、适当适用推论并借鉴国外的理论等建议,以期为环境污染犯罪中的证据调取和认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因果关系判定包括环境暴露与环境损害间因果关系判定和环境污染物从源到受体的暴露路径的建立与验证两个部分.因果关系判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重点和难点,因果关系的判定对环境损害案例的结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结合印染企业水环境污染事件案例实践基础上,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因果关系判定方法进行了探讨,为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方法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的相关法律对于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规定存在不一致、不细致等问题,实践中难以达成一致.考虑到环境污染损害专业性、技术性以及证据的易逝性等特点,在环境污染损害案件中,应当允许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即中国环境污染损害案件中司法鉴定启动模式应当采取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当事人申请启动以及法院依职权启动相结合的模式,使得司法鉴定启动权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丁霖  余文梦  竺效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6):1519-1526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有助于生态环境损害的价值化评价与损害产生的因果关系分析,是损害修复与赔偿的重要依据. 然而,现有法律与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机制. 为厘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的驱动因素,以完善启动机制,在梳理现行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分析949个环境民事司法案例数据,探讨启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驱动因素,继而对启动机制的完善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目前生态损害鉴定评估启动主体较广泛,原告方主体类型、被告方主体类型、生态环境损害类型、审理法院级别等因素对损害鉴定评估启动具有显著影响;国家公权机关启动的鉴定结果认可度高于社会组织和私人主体,诉前鉴定的诉讼成本较低. 基于此,提出通过明确诉前以生态环境行政机关启动为主、诉中由法院决定是否启动的顺位规则,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汪劲 《世界环境》2011,(4):23-24
存在的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政策框架设计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吸收和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成熟的方法,较好地指导了近来开展的试点工作.但因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尚没有法律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使得该险种的推广缺乏上位法的保障.又由于环境污染来源多样、因果关系复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经营经验,推出的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大众市场的需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其他试点中的险种相比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环境司法审判实践的关键环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是事实判断与法律判断间的纽带。但科学探究与法律辩护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科学旨在对现象进行分析形成系统的知识;而法律是在有限的期限内对事实问题进行裁决,因此"事实判断""科学判断"与"法律判断"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语言差异。且由于环境资源类司法鉴定的专业性强,鉴定人与法官的知识背景又各不相同,对该领域的知识可能并不了解,这可能会导致科学家(鉴定人)的科学知识不能与法官的法律知识相衔接,鉴定意见中的科学表述不能转化为法庭审判可以采用的关键证据,直接影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效率。为此,应当建立以真实性和充分性为主要类型的证据采信标准作为环境损害鉴定意见采信规则,提高审判质效,确保环境案件审判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海洋环境污染案件的专业性与复杂性凸显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的重要作用.海洋环境污染司法鉴定的证据效力包括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经由对鉴定主体、程序及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期规范海洋环境污染司法鉴定有关行为,为污染事件的科学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对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进行合理鉴定、测算的技术活动。环境污染损害鉴评工作在有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上发挥重要作用。司法实践中,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文书常见于各类行政执法、民事诉讼及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均被作为重要证据类型加以适用。文章以民事诉讼为视角,国内外制度对比剖析作为司法证据使用的环境损害鉴评文书所应具备的属性特点,对环境科研单位如何提升出具文书的证明效果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三个: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事实(事件或者行为),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结果,事实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结果应当界定为"由人的行为或自然事件引起的,对人类生活生产区域及可控制、可利用范围内造成的,使法律主体的利益受到影响的或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新的进展。环境执法部门对污染企业的查处更严格,对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权益保障更重视。虽然法律明确了企业在污染问题上所必须承担的相应的法定经济责任,但是污染受害者在健康损伤举证上遇到不少问题,特别是对于潜在发生的身体损伤无法得到合理鉴定。通常情况下潜在发生的一些损伤属于疾病发生的前体状态,很难在临床医学中得到确诊,无法纳入法律规定的惩罚范围内,这些问题给环境污染追责造成很大困扰。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发展中,对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有了重大突破,特别是表观遗传学基因甲基化的研究可为污染物暴露引起的相关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有力证据。这些分子生物学方法能为相关的环境污染责任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对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害范围、程度等进行合理鉴定、测算,出具鉴定意见和评估报告,为环境管理、环境司法等提供服务的活动。为推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本文论述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重要意义和运行机制以及技术路线。同时提出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亟需技术规范加以支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的编制对于建立健全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环境损害评估现状的基础上,对总纲的编制思路与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环境基线的确定和因果关系鉴定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难点和重点,并就此对总纲中相应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3.
如何构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及环境资源损害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结论作为环境污染事件损害的量化结果,已经成为处理环境问题以及司法解决涉及环境案件的技术依据或定案根据.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尚未适用统一的评估鉴定技术方法、技术标准与程序等,而作为证据的评估结论在诉讼过程中又面临质证与认定问题,有时还要接受权威专家的质疑.如何保障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信性已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将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纳入国家司法鉴定体系,实行统一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并建立专业性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诊断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果关系分析与确定是整个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诊断的核心,探讨了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因果关系的特点,因果关系分析基本原则和内容,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步骤,并简介环境污染事故中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和环境暴露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事业单位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引起环境污染危害后果,就要依法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环境污染危害违法行为是产生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依据,环境保护法律责任是环境污染危害违法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在处理民事侵权行为案件、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时,一般要具备四个要件、(一)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行为已造成一定损害后果;(二)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三)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要有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四)实施损害行为人要有过错。应当肯定,在处理环境污染损害案件、追究环境污染损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原则上也要适用上述民事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6.
因果关系判定是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因果关系链条,从法律角度界定了引发环境损害的大气污染行为,为大气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适用范围提供了思路;由于生态损害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大气污染行为与环境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可通过分析两者之间时间上、空间上、污染物三方面的关联性来衡量和确定,时间上的关联性要求大气污染行为与环境损害间存在先后顺序,空间上的关联性分析是判断大气污染物到达环境损害区域的可能,污染物的关联性包括大气污染物的同源性分析和大气污染物发生环境损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的BOT模式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污染治理是政府的职责,但并不必然要求政府直接“生产”,其投资渠道应多元化,BOT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其与现行环境法律制度的冲突与衔接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日公害赔偿法律制度在无过错(过失)责任的含义、因果关系的认定、损害赔偿范围在原则上存在差异。中国应借鉴日本公害赔偿法律制度的优点,进一步完善“无过错责任”理论、加强判例研究以及建立多层次的环境污染赔偿责任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新时代环保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公众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环境司法案件审理公平合理的迫切需求.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即可以使环境私益损害得到足额赔偿,有利于环境公益损害赔偿的推动,又能通过提高环境污染成本,促使企业和地方加大环保投入,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风险.该文简要概述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基本概念,并从其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部2012年4月19日在京召开2012年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领导小组组长、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有关"初步形成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