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美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经验的学习,考察了天津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天津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技术和现状,从法规、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具有法律保障的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废旧轮胎的各种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方法很多,其中有直接利用方法,包括翻新、用于建筑材料、原形改制等;还有间接利用方法,包括生产再生胶、胶粉、热利用、热裂解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旧轮胎产生量越来越多,其危害越来越大。文章在阐述轮胎的来源、组成及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废旧轮胎的主要流向及其环境影响,剖析了当前废旧轮胎在回收利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废旧轮胎的再循环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俊霞 《环境保护科学》2003,29(3):26-27,30
总结了我国废旧轮胎的再循环利用技术及利用途径 ,指出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应以生产胶粉或其他方式为主 ,再生胶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我国废旧轮胎的再循环利用技术及利用途径 ,指出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应以生产胶粉或其他方式为主 ,再生胶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有关情况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再生资源》2002,(3):18-19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有关情况及建议》这一报告是国家经贸委在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撰写的《我国废旧轮胎翻修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基础上整理的 ,两个建议报告 ,李岚清副总理都作了批示 ,要求国家经贸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报告。本刊在此刊登此报告 ,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我国废旧轮胎的再循环利用技术及利用途径,指出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应以生产胶粉或其他方式为主,再生胶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记者获悉,北京将出台六大“变废为宝”示范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示范项目,拟建设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示范工程,年处理废旧家电120万台;废旧轮胎生产胶粉示范项目,拟建设废旧轮胎制胶粉示范项目,同时建设胶粉改性沥青实验中心,进行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业内就废旧轮胎处理达成共识2007年2月1日,部分轮胎企业、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及贸易公司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组织下,对如何规范废旧轮胎回收处理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如下共识。  相似文献   

11.
胶粉的生产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废橡胶作为工业垃圾 ,已为世界所公认 ,介绍了废橡胶回收利用的意义和方法 ,着重阐述了胶粉的生产利用现状 ,并简要分析了胶粉的生产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固体废物做到资源化即通过综合利用,使有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一直努力方向。钢铁联合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量大、面广,如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获得好的效益,同时也解决了环保难题。通过借鉴国内外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功技术,使我们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钢铁企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进  李光明  徐敏 《环境科技》2006,19(Z2):71-73
废旧塑料难于自然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回收利用为处理废旧塑料垃圾开辟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道路。通过分析我国废弃塑料产生和回收再利用处理技术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解治理废旧轮胎制炭黑和燃料油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催化裂解技术治理废旧轮胎制炭黑和燃料油的工艺流程和成套设备,该工艺设备耗能低、产品质量好,工艺合理, 可连续投料、连续运转,处理效率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二次污染,适合于治理废旧轮胎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淘汰的电子废弃物日益增多,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电子废弃物虽然含有大量危险有害化学物质,但其中的稀贵金属却具有很好的回收利用价值,文章通过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体系研究,提出了建立电子废弃物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职能体系、资源回收体系、绿色行为体系的新思路,解决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漏洞问题、政府监督和管理缺位问题、电子废弃物回收路径不畅通问题和人们绿色消费意识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和轮胎行业的迅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废旧轮胎也逐年增加。废旧轮胎再利用技术既可解决橡胶资源短缺问题,又能消除黑色污染,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推广这一技术的同时,应注意其伴生的环境污染。再利用生产主要分为清洗、打磨、粘中垫胶、粘预硫化胎面、低温硫化等步骤。此过程将产生粉尘、非甲烷总烃废气、橡胶颗粒以及清洗废水等污染物。应对这些污染物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其满足达标排放和无害化的要求,以达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典型村庄环境污染特征,开展污水综合处理、禽畜养殖粪污及其他有机废物资源化、乡镇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工程,合理解决该村的污染问题。在整治方案中以废物资源化技术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调整,探索村镇污染综合治理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推进城市化中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探讨,文中介绍了中国固体废物的现状,包括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及分类和固体废弃物的危害特性,探讨了新型城市废弃物的产生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在中国城市废弃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最后提出了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要积极加快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要积极加快气体、液体有害物收集及回用、要积极重视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要积极利用城市废弃物,使城市生活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seriou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aste management pressures are pressing very hard with alarming industrial warming signals. Amo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s, concrete is about 81 percent of the volume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in Australia. To minimize the concrete waste generated from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recycling of concrete waste is one of the bes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situations of concrete recycl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vary considerably. Japan is a leading country in recycling concrete waste, with 100 percent recycling of the wastes that are used for new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concrete recycling situations in Australian and Japa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comparing the current concrete recycling situations between Australia and Japan,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major difficulties found from Australian and Japa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re o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transition to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be: i) developing a unified policy in concrete recycling; ii) providing financial governmental support; iii) developing clea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r standards on the use of recycled aggregate for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