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峡水库对长江,嘉陵江重庆城区段水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兴建之后,在正常蓄水位时长江,嘉陵江重庆城区段的水文,水力学特征,预测了重庆城区范围2010年的污染物排放水平,用二维水质模型对建库后两江城区段的水质进行了模拟,并对建库前后的浓度变化作了大致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松花江水污染同江段水中硝基苯、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双苯污染带流经松花江和黑龙江的同江断面、同江东港(下列)断面及八岔断面监测分析,对同江段水质受硝基苯污染的状况作出了科学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悠悠嘉陵,浩浩长江,百转千回在这里交汇,两江之北,生机勃发,天地秀丽,一个承袭山城灵动之美,展示重庆形象之窗的现代化城区正快速崛起,这里就是重庆市江北区。在这里,河水清可照人,辖区长江嘉陵江水质持续为优,地表水考核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在这里,空气清新醉人,2016年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48天,同比增加19天,屡屡出现的"江北蓝"已成为重庆又一  相似文献   

4.
付江波  李新  周静  周维 《环境工程》2016,34(1):103-107
选取2013—2014年苏州市古城区河道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和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监测断面综合水质达标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苏州市古城区主河道水质在2013年5月份后明显好转,但小河道水质改善较小;在空间上呈现出城北河道水质较城南好,纵向河道水质比横向好的特点。根据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情况对比发现,层次聚类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法可以有效、准确地对城区河道水质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5.
WASP7.2是美国国家环保局开发的最新的Windows版水质模拟软件。文章以成都市核心城区为例,应用WASP7.2对城市区域河网水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的水质指标包括:BOD和NH3-N,并用2005年成都市成都核心城区河网水质实测值对水质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校验。研究结果表明:边界断面BOD、NH3-N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84%、0.947%;中间断面BOD、NH3-N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315%、3.0%。WASP7.2应用于在城市区域河网水质模拟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纵观天下     
<正>生态环境部发布3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重庆市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数据显示,2018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良好,114条河流196个监测断面中,Ⅰ类-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1.1%、12.7%、3.1%和3.1%;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占86.7%。6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有效保障了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巴东段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对2002年和2004年长江三峡库区巴东段的七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区江段以及其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东段2002年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2004年水质状况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长江干流巴东段和神农溪;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氨氮、总氮、总磷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8.
根据水质预测结果用组合规划的方法对长江,嘉陵江重庆干流段和城区段的水污染控制提出了多个不同的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从水质,经费和施工的可行性3个方面综合评定,筛选出优先考虑方案,同时对方案实施后的效益作出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闽江下游北港河段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不同排污口污染带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排污口的布置对北港水质有很大影响,在排放相同浓度相同流量的污染物时,各排污口污染带长度和宽度完全不同。各排污口污染带长度明显大于宽度,彬德闸、江泗闸产生的污染带比较短,五孔闸、九孔闸污染带很长,在排放流量为40m^3/s,排放浓度为15mg/L时,在彬德闸或江泗闸排放对东南水厂水质影响较小,在五孔闸或九孔闸排放对东南水厂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家将投资 80 0 0万元 ,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等环保设施 ,用两年时间改变库区水环境保护监管能力不足的现状。1 1月 6日 ,国家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周建司长表示 ,除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朱沱自动水质监测站外 ,国家还将在涪陵、万州等地建设 3个自动水质监测站。据悉 ,建成后的自动监测站将对水温、溶解氧、p H值等 7个指标进行 2 4小时自动监测 ,及时了解水质变化 ,出现问题自动报警。目前前期评估工作已完成 ,预计明年开始实施。除国家投资建设的自动水质监控站外 ,重庆还将在巫山长江出境断面、酉阳乌江入境断面、合川嘉陵江入境断面建设自动…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城市江段总体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对1999年长江三峡库区10个主要城市江段的12个监测断面(不考虑大肠菌群时为1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市江段以及库区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质主体上是属于轻度污染,少数水域属于中度污染,个别情况下有重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重庆主城区、长寿、涪陵和万州;主要污染物是大肠菌群、TP、非离子氨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重庆市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水质状况,得出了水污染的主要特征是:以有机污染为主,次级河流污染最重,从时空上看,长江干流丰水期污染明显,城市江段污染重于非城市江段,并在城市江段形成了明显的岸边污染带,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QUAL2E模型在长江重庆段水质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UAL2E模型是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出的一个河流综合水质模型。三峡成库后,由于河道的水文特性将发生重大变化,长江重庆主城区段水环境也将发生变化。但成库后长江重庆主城区段水文特征与目前平水期相当。因此,以长江重庆主城区段平水期水质为原型,应用QUAL2E模型对成库后的水质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选用水温、溶解氧、叶绿素a作为模拟预测指标,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好。为QUAL2E模型在长江的多参数水质模拟上进行了探索,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嘉陵江出口段硅藻水华发生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嘉陵江是三峡库区最大支流,是重庆主城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其主城段硅藻水华的发生预示着水质下降. 2005年8月—2008年3月连续对嘉陵江出口段水体水华硅藻密度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水华优势藻种为星肋小环藻(原变种)(Cyclotella asterocoststs),于每年的冬、春之交(1—3月)发生,生长速度快,发生数量有明显峰值并在总藻比例中绝对占优(0.02<优势度<0.28),4月以后水华现象消失直至次年同期再次发生,具有明显的年规律性. 水华发生时,污染物含量较高的磁器口右岸与朝天门右岸2个采样点的水华现象严重,尤其在2008年3月,磁器口右岸小环藻密度达到269×104 L-1,占同期总藻密度的92%. 较短的生活世代(5~7 d)使小环藻在适宜的生境中迅速增殖并在短期内迅速成为嘉陵江出口段富营养化敏感水体水华的优势藻种.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营养盐时空变化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卓海华  邱光胜  翟婉盈  刘云兵  兰静 《环境科学》2017,38(12):5020-5031
三峡工程开建以来,三峡水库长江干支流水文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水体流态及悬浮物沉降条件的改变可能导致库区表层沉积物性状的改变.对2000~2015年三峡水库长江干流江津至坝址段和嘉陵江、御临河、乌江、小江、大宁河、香溪河等主要入库支流河口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水平、时空变化及污染状况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干流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各断面含量平均值在678.2~928.6 mg·kg~(-1)之间,总氮质量分数平均值在0.203%~0.362%,钾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在1.74%~2.37%之间,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值在0.94%~1.54%之间;支流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各断面含量平均值在490.1~832.3 mg·kg~(-1)之间,总氮质量分数平均值在0.257%~0.495%,钾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在1.69%~2.32%之间,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值在1.21%~2.27%之间.干支流绝大部分断面表层沉积物中总磷、钾均值与背景值基本相当,但总氮均值明显高于背景值、有机质均值则显著低于背景值.干支流各断面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未表现出明显的岸别差异;不同的营养盐在沉积物中含量沿程变化趋势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不同水期干支流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蓄水对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影响有限,未出现明显地随蓄水进程而进一步富集现象.有机指数和有机氮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环境状况以较清洁为主,仅个别支流和局部时段会呈现较明显的有机污染现象,但均存在较明显的有机氮污染.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营养物质生态风险主要来自TP和TN.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倍受世人关注的跨世纪工程。2008年三峡大坝蓄水,江水流速将大大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将不断增加。三峡工程的生命力不仅仅决定于三峡工程本身的工程质量,最终决定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库区的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长,库区的环境质量越差,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短。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三峡工程寿命周期的致命因素。应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尽快制定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库区水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完善库区水污染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与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涉及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库区蓄水后形成的消落带湿地入手,对三峡库区的国土安全、水安全和生物安全等进行分析。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促使消落带湿地的保护及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香溪河消落区(海拔145~≤175 m)及其上缘(海拔>175~185 m)土壤中Pb,Cu,Cd和Cr含量. 并用单因子指数法、多因子综合评价法以及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土样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效应. 结果表明,消落区上缘土壤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消落区土壤,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前者处于重度污染状态,而消落区土壤基本处于轻度污染状态,部分处于安全或警戒线状态;影响香溪河消落区土壤环境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Pb和Cr. 生态风险评价得出4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Cd>Pb>Cr>Cu,生态风险指数(RI)在消落区上缘土壤的平均值为219.85,在消落区土壤为34.32,上缘土壤大部分处于重金属中等或可观级生态风险. 可能是由于季节性水淹原因,消落区土壤都处于低等级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坝前水体水化学及溶解无机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三峡水库坝前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至145m和172m水位时坝前垂向水体基本物理化学参数、主量元素、溶解无机碳(DIC)含量及其碳同位素(δ13CDIC)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坝前水体均没有出现水温分层现象,pH、电导、溶解氧也没有发生分层现象.坝前水体水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的控制,主量元素、溶解无机碳含量和三峡大坝截流前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水体δ13CDIC值夏季(丰水期)低于冬季(枯水期),在垂向上变化不明显,与水库、湖泊δ13CDIC的时空变化特征相异而与自然河流的变化特征相似.目前,三峡水库坝前水体水化学特征主要表现出自然河流的特征,水库"湖沼学反应"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