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中国地震灾害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地震工作三大体系的要求和建设首都圈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地震灾害系统工程的设想,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论证。分析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系统工程可以涵盖地震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系统化、法制化及高科技等特点,对我国实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2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世纪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60万之多,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伤残人数和灾害损失值更是难以数计。尽管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地震活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十年活跃期,但是近几年的地震灾情却远远小于本世纪的年平均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颙 《自然灾害学报》1992,1(1):93-98,T002
估计某个地区未来将会遭到多大的地震灾害损失.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是十分重要的科学问题.因力地震预防和救灾的基础是对未来地震灾害的定量估计.地震灾害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是未来地震动强烈程度的估计(地震危险性分析).另一方面是各个地震动等级对社会、经济、人口等所造成的损害程度估计(地震易损性分析). 本文介绍了以上两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以及国家地震局“未来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组”试编的中国未来50年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图及其应用.讨论了在灾害预测方面所遇到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震对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有严重影响。分析了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震灾害特点,选用地震发生频率、强度、灾害面积,人口死亡数、受伤数,房屋毁坏面积、损坏面积等指标,依据1949-2013年的地震灾害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地震危害度评估模型,就地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其中,甘肃的张掖、酒泉、兰州、定西等,新疆的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伊犁、阿克苏等,青海的西宁、海南、海西、玉树等,宁夏的固原都属于地震灾害严重或较重的区域。评估结果可为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备受国内防震减灾领域关注的上海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历经一年紧张筹备,于2006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国家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了此次成立大会。救援队组织和管理体系上海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挂牌市消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应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M≥4的6759条地震信息和2000年中国672个城市的有关信息,采用中国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和城市地震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指数CV,构建了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指数W X,并编制了相应的分布图.研究表明:中国41.82%的城市历史上发生过≥4的近源地震.CV高值城市的分布与我国城市群、城市带的分布并不一致.华北地区、台湾岛地区是我国城市高危险度的高密集区,其次是福建广东沿海、云南省、新疆天山山脉等地区.WX值在3.0以上的37个城市应作为国家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城市.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地震灾害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士良 《灾害学》2002,17(4):76-81
台湾为地震多发地区,百年来已发生过12次灾难性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断层与地裂缝、沉降与塌陷、滑坡与泥石流等环境地质问题,其灾情在西部地区尤显突出。依地质条件与地形地貌,台湾西部地震带可分三个区,本文对三个区的环境寺质特征分别进行了评述。该评述可供工程规划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列出了1995年中国发生的M5.0级以上各次地震,并在各省(自治区)地震局提交的震害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统计了1995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主要数据,并对1995年地震灾害及其特点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出了1996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的目录,给出了1996年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并简要总结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评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列出2000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了200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对1990-2000年与1980-1989年两个时间段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应数据和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列出了1997年在中国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的目录,并根据有关省(自治区)地震局的地灾害评估资料,总结了199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的特性,并与1990 ̄1996年中的相应数据和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列出1998年5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了1998年大陆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并与1990 ̄197年相应数据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地震灾害保险体制的形成及其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给日本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减轻灾民的经济负担,快速有效地进行灾后重建和复兴,日本建立了一套地震灾害保险体制。对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地震保险制度的内容以及地震保险的普及状况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对日本政府和地震再保险公司在地震保险中的地位、作用、各自的责任以及相互关系作了详细地介绍,最后就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课题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杨军  宋峰 《灾害学》2001,16(4):27-32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其明显的自然属性,而地震灾害则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地震灾害是相对于人类活动而言的。本文借用胡焕庸线,将中国大陆分成东区和西区两个区,并初步探讨了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的防震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灾害与人文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中国的地震灾害与人员伤亡为世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不仅由于地震多、震级大、烈度高,多数地方建筑物抗震性能较低,而且还与人文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着重讨论了人品密度与震害伤亡人数的相关性,并分析了作息时间、作业方式、地震预报、心理状态等人文要素与震害伤亡人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19,(1)
以1966-2016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平台定量分析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造成生命损失的地震次数为143次,占成灾地震(有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地震)的25%。成灾地震平均每年发生9. 45次,而造成人员死亡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2. 38次。(2)中国大陆致死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突出,重特大地震对累计地震死亡人数作用明显,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呈高度集中的特点。(3)中国大陆地震灾害分布广,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28个省份发生过成灾地震,因地震导致有人员死亡的省份有18个,其中河北省、四川省、云南省因地震灾害导致的累计人员死亡占全国的比例高达90%。地震灾害总体呈现中小地震在多震省份生命损失较小,在少震省份生命损失反而较大。(4)5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累计人员死亡高达34. 66万人,其中城市直下型地震贡献率高达71%。(5)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分布受人口密度影响显著,以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高西低,与地震发生频次相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决定了灾情的大小.中国农村乡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大中城市,西藏、新疆、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西部农村乡镇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地震灾害对农村乡镇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农村居民住房的破坏,约占总损失的80%以上;其它的20%损失中,又以农村水利工程的破坏损失为主.目前我国农村乡镇居民的住房仍以抗震性能较差的土木、砖木结构为主,开展农村住房地震保险、农村低息住房贷款并加强农村建房的监督管理,是降低农村地震风险、减轻农村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通讯线路将电脑相互结合起来,融合成网络系统。这样的系统在区域、城市和国家组成有机体系,并且经卫星通讯与其他地区、国家网络连接,形成网络系统地区、国家和世界。电话专用线路和交通、急救医疗、物资流通、行政以及企业都开始应用普及这个系统,形成一个大系统大体系。这样的网络系统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中枢神经角色,而负责控制这些神经的平台,几乎都集中在大城市。这种网络系统越普及,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50%以上的城市和70%左右的大中城市位于7度及以上烈度区内.地震的发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主要的损失分布在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和云南-四川-陕西-内蒙古相连的南北带上,另外新疆的西北部也是地震损失较大的地区.所谓地震灾害风险是指建立在各地防震减灾能力基础上的未来地震损失估汁,风险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首都圈地区及内陆的个别地区防震减灾能力较强,而未来地震危险性则以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通过对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风险的研究,可以认为,中国的东部地区虽然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但由于其经济发达,减灾能力很强,因此未来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较小;中国的中部(南北带)和西部地区地震危险性很大,同时经济欠发达,减灾能力较差,因此未来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常熟-太仓5.1级地震现场震害评估和经济损失分析工作为基础,结合江苏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震灾快速预测,讨论准确快速科学评估地震灾害及其损失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