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BR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BR渐减曝气工艺处理模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实验研究了反应器运行条件与出水水质的关系及有机碳的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鲜渗滤液经24h曝气处理后,出水COD浓度约为500mg/L,BOD5/COD降为0.14左右;出水COD浓度与容积负荷无明显相关性;COD去除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并在容积负荷为5.0kg COD/m^3·d时达到最高,约95%;去除的有机碳气相转化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在容积负荷为5.0kg COD/m^3·d时,有机碳气相转化率接近100%;该系统最高容积负荷为5.0kg COD/m^3d,相应的污泥浓度(以混合液悬浮性挥发固体(MLVSS)计)为7.12g/L。 相似文献
2.
3.
4.
缺氧—SBR法—混凝法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缺氧—SBR法—混凝沉淀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确定缺氧、SBR法和混凝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处理后,COD总去除率达到91.2%,NH3—N去除率达90.4%,取得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矿化垃圾床+SBR工艺处理渗滤液的论证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论证,选择了矿化垃圾床 SBR工艺进行渗滤液处理的研究。当两类渗滤液水质CODcr分别为22.648和13.236g/L,NH3-N分别为850和642mg/L时,采用矿化垃圾床 S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渗滤液CODcr降到小于300mg/L,NH3-N降到小于20mg/L的水平,达到了渗滤液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8.
9.
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近几年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采用“吹脱-SBR-混凝沉淀-氯化”处理工艺对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各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并对SBR的强化进行了新的探索。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使垃圾渗滤液的COD值从1360mg/L下降到93.6mg/L,BOD,值从320mg/L降低到28mg/L,NH3-N的值从1098.6mg/L下降到16.1ms/L,出水色度接近无色,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混凝沉淀-SBR-活性炭过滤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SBR-活性炭过滤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确定混凝、SBR和活性炭过滤的最隹参数.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500mg/L、氨氮在900mg/L的条件下,经该系统处理后,出水COD均在300mg/L以下,氨氮在2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9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98%以上,达到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去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渗滤液处理现场进行了生物增效结合SBR-AO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实验,对试验各段和整体工艺的运行条件和处理能力进行了测试分析:SBR段经过生物增效后,对NH3-N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0%和80.8%,明显优于未增效前的去除率。AO段试验结果显示,O池DO达到3.0 mg/L以上,经过生物增效可达最大NH3-N去除能力;A池硝化液回流比R值达到1.2时,系统的脱氮能力最大,而R值在0.4之内时,系统的去除COD能力达到最大。整体运行结果显示,当SBR-AO系统以脱氮为目的,系统对NH3-N的去除率可达98.8%,对TN的去除率可达82.6%;当SBR-AO系统以去除COD为目的,BOD5去除率可达94.0%,COD的去除率68.0%。 相似文献
13.
缺氧-SBR法-混凝法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缺氧 -SBR法 -混凝沉淀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确定缺氧、SBR法和混凝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 ,通过该系统处理后 ,COD总去除率达到 91.2 % ,NH3 N去除率达 90 .4 % ,取得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处理城市垃圾渗沥液 ,结果表明 :在水力停留时间为 1~ 6d和容积负荷为 1 5~ 7 8kgCOD/m3 ·d的条件下 ,COD的去除率为 6 0 %~ 85 5 % ,且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和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甲烷产量随容积负荷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沼气中甲烷的含量基本在 90 %之上 ;污泥的VSS/SS先由 0 6 2逐渐减小到 0 5 6 ,随后稳定在 0 5 4~ 0 5 8之间 ;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一直维持在 0 0 0 35~ 0 0 0 5 3gCODCH4 /gVSS·gCOD·d之间 ;厌氧处理渗沥液的基本动力学常数Ks、μm、Y和kd 分别为 380 7mgCOD/L、0 0 337d-1、0 0 6 6 1gVSS/gCOD和 0 0 0 14d-1。 相似文献
15.
应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垃圾渗滤液,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经过37 d的运行,反应器内出现小粒径颗粒污泥。第50 d,反应器中污泥完全颗粒化。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内污泥的平均粒径为0.7 mm;SVI5min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7~47 mL/g);MLSS基本稳定在3 700~4 500 mg/L;当COD和氨氮的平均进水浓度为2 150 mg/L和312 mg/L时,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540 mg/L和35 mg/L,去除率分别为75%和89%。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了易于回收的磁性碳纳米管催化剂,应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实验处理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0 ℃,n(COD)∶n(H2O2)=1∶1.8,时间为60 min,催化剂添加量为0.1 g·L−1的最佳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去除率达到86.38%。出水可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紫外和三维荧光分析表明,实验对芳香族化合物和腐殖质的去除效果良好,可生化性提高。磁性碳纳米管在外加强磁场作用下30 s内便可实现快速分离,重复5次使用回收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7.
18.
用呼吸速率控制SBR反应时问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配水为对象,研究了SBR工艺反应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用呼吸速率控制SBR反应时间长度的可行性,结果证明,呼吸速率在SBR反应过程中有明显特征变化可以作为SBR反应结束的标志。把呼吸速率与其他物理变量结合起来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SBR,提高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