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水及人们生活排放的污水,污物形成了对水体的严重污染,在湖泊、水库、内海、河口等处水域中由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类的颜色所决定的,使水体呈现出赤红色的现象,被称为红潮.现已查明约有60余种常见的暴发性繁殖的浮游生物:腰鞭毛虫、裸甲藻、短裸甲藻等.造成鱼贝类受害致死以致危及人类.  相似文献   

2.
问与答     
问:《交通环保》笫1期中,曾报道湛江港港区海水发生变异、危及鱼、虾、螯、贝等海生物的生存,并把这种现象叫做“赤潮”。请问“赤潮”是怎样发生的?是否经常发生? 答:所谓“赤潮”是指由于浮游生物异常地急剧繁殖而觅食动物比平常少时,而发生的海水变色现象。一般发生此现象时海水发红,故称“赤潮”现象,亦称“红潮”现象。  相似文献   

3.
赤潮是海水中浮游生物异常地急剧繁殖,从而引起海水颜色变化的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的,不同的浮游生物所引起的“赤潮”颜色并不相同,其中有红色、粉红色、红褐色。绿色等,通称为“赤潮”。1980年5月中、下旬湛江港内水域发生的赤潮,是由细柱藻这种浮游生物急剐繁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海洋火災     
烟波浩渺的大海,资源丰富。可是有时也会发生冲天大“火”,红色的海潮,鱼虾死亡,海鸟远飞,人们称这种海洋“火灾”为赤潮,这是一种严重的由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污染现象。赤潮,是海水里呈现异常特殊颜色的现象。由于海水富营养环境使某些浮游生物主要是甲藻类在水里暴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优越种呈现粉红或红褐色,染红了海水,以致海水改变正常颜色,这些藻类之所以能疯狂  相似文献   

5.
水中单细胞藻类和植物性浮游生物是鱼类最好饲料。但因下水、工厂排水以及施肥等原因,水中氮素和磷等营养盐增加,受太阳光照射,即会猛烈增殖,出现红潮或“绿色物质”现象,均含有对人类和生物致毒物质。以日本为首,东南亚、欧美、澳洲等沿海,常受红潮之害。广大湖泊,亦大多受“绿色物质”的危害。1988年6月中国东南沿海即出现红潮。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在这方面,有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正> 一湖泊的富营养化湖泊的演变要经历诞生、变浅、富营养化和下涸陆地化这样一个慢长的发展过程,人门把这个过程叫作湖泊地形的变迁.湖泊地形的变迁,过去足以地质年代的速度进行的.现在由于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及人类的其他活动急剧地加速了其进程,使许多湖泊由贫营养型迅速地变成富营养型,经常发生淡水红潮和水花.红潮大都是包括水花在内的现象,都是因营养盐——氮、磷的增多,使浮游生物大量增殖而引起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人们把第一性生产者——浮游植物大量增殖的现  相似文献   

7.
关于重金属吸附的泥沙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很快地被水体中的悬浮物吸附,转入底泥,使得水中的可溶性浓度大大地下降,大量地累积到底泥之中。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开展了重金属的吸附试验,以探讨重金属在自然水体中悬浮物等自然胶体上的吸附和迁移规律。在室内的模拟试验中发现,同一种金属离子,在同一试验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悬浮物做吸附剂,吸附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称为“重金属吸附试验中的泥沙效应”。为了探讨这一现象,本文利用实验数据,作一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禹城地区新开养殖池塘中因鱼种放养量及搭配不合理、施肥投饵不均,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制约了鱼类的生长和鱼产量的提高。论文中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原位条件下较系统地研究了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鱼类对渔业水质的调控影响。在不投饵、不施肥的前提下,养殖一定规格(鲢41~195g/尾、鳙53~210g/尾)、密度(0.74尾/m^3)的鲢鳙鱼后,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和水体中N、P含量降低。抑制了水体中蓝绿藻水花的形成和发生,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增加、浮游生物个体总体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9.
近岸及港湾水体赤潮的生物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勇 《交通环保》1996,17(3):40-42
国外学者根据“以虫治虫”原理设计了一套新的赤潮控制系统,该系统对赤潮水体中高度密集的浮游生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我国北起渤海,南至海南岛以东海面,赤潮频频发生,并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从未发生过灾害性赤潮的广西沿海是否可以高枕无忧?这已成为人们甚为关注的话题。赤潮的成因及危害在一定条件下海区海水中的营养盐类、生物激素的比例改变(增强),促使某种生物在短时间内急骤地大量繁殖,成为该海区的优势物种,这种生物在海水中的浓度大增,海水的颜色便随该生物(及其尸体)的颜色而改变。由于多数硅藻和浮游生物的尸体是红褐色的,夜光虫等是桃红色的,因而海水也变成红褐色或批红色,并随潮水的涨落而流动,故称“赤潮”。而某些鞭…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安全检查别“坐船”■雨林有一则漫画,读来耐人寻味。说的是两个安全检查人员坐在小船上,水下布满暗礁,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船,而水面上却风平浪静。于是,检查人员得出结论“:这一带很安全。”漫画是一种艺术,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中,类似的“坐船安检”现象颇为多见。有些部门在安全检查中,往往只看材料,听汇报,或者是走马观花瞧一瞧,很少深入一线,身临其境。这种浮在水面上的检查,听到的是虚言,看到的是表象。正是掌握了安检人员爱“坐船”的习惯,少数企业才在安全生产中弄虚作假,以标语口号、汇报材料等欺上瞒下。要改变安全检查“坐…  相似文献   

12.
1.赤潮与其灾害 1.1赤潮的发生 所说的赤潮,一般是由于某种浮游生物迅速的繁殖,使海水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当然由于海面和湖泊的浮游生物的繁殖而引起水的颜色变化也不例外。 本文主要讲的是沿岸,内湾的赤潮,虽然  相似文献   

13.
有时我们看到一些海湾、湖泊、坑塘以及河流等水体水草丛生,并时常有水藻团团浮泛水面,致使水色斑杂,形成所谓“藻华”,但与水生植物繁茂的景象恰恰相反,水生动物却异常稀少,并时常发生死鱼漂浮的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由于营养物质,特别是磷和氮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水体,而又无相应的适当措施,从而引起水体生态系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导致水质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后果造成的,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水体“富营养化”或“过营养化”。这一事实本身正好说明了:事物总是一分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生物带入水体.其中,有许多种类对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这种污染,就叫水体生物污染.污染水体的生物种类繁多,但是引起水质恶化,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细菌:细菌污染水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医院污水.医院污水经常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各种病原菌往往可以通过粪便、垃圾、污水等污染水  相似文献   

15.
赤潮     
1.赤潮的研究状况 1.1 已往的赤潮研究从前所谓赤潮,是指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们与水库等淡水里发生的“水花”现象有所区别。但是,最近淡水水域的“水花”现象也称为淡水赤潮。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并不一定都呈现红色,除去夜光藻(Noctiluca mitiaris)和红海赤毛藻(Trichodesmium)等外,蓝把其它微生物分别呈现的黄色、褐色、黑绿色等各种颜色也称为赤潮。因此,“赤潮”一词便缺乏科学性了。但是现在这种叫法不仅  相似文献   

16.
基于热成像技术的污水排放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暗排口是一种较难监测的污染源.为了更好地探索监测这种污染源的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城区积水潭处的护城河为对象,利用热成像技术对模拟污水暗排口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模拟污水与河道中的原水的温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原水温度分布均匀,而模拟污水排入后水面温度呈辐射状同心圆分布,从红外图像上可以明确地把两种水体区分开来.实验还研究了在异质水体排入时水面红外图像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有异质水体排入时,图像中会出现温度异常的水域;随着异质水体的持续排入,温度异常水域开始逐渐扩大.研究结果为利用热成像技术遥感监测污水暗排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杞麓湖约1200m^2围隔水域的现场试验中,“真光元”、“毫使特”和“光合菌”三种菌制剂对抑制杞麓湖水体中的藻类疯长、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溶解氧确有较好效果,且有投加量少、无二次污染产生等特点,三种菌剂的投放均可直接喷洒于水面,易于实施,对人体和环境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1.什么叫化学发光: 发光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碰到的一种现象,比如,当我们划火柴去点燃蜡烛的时候,随着燃烧的同时,发出了光和热。拉动电灯开关的时候,灯泡就发出了明亮的光,沸腾的钢水,节日的焰火,夏季雷鸣电闪,这些生产和自然现象,也会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和热,这些现象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发光的同时放出一定热量,我们把这种光叫做热光。  相似文献   

19.
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面水总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有机物污染水域后,其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将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为浮游生物繁殖提供了条件,从而导致红潮的发生。将总氮、总磷列为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是十分必要的。总磷的测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常规分析,而研究、建立总氮测定方法则为环境监测工作者所关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站的现有条件,提出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面水及地下水总氮含量。实验表明,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可满足地面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地下水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许多水域,受到工农业污水污染后,对水生生物构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浮游生物是水生生物链的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体的污染不仅使污染物在浮游生物体内积累进而沿食物链逐级富集,而且改变了浮游生物的组成、数量和分布状况,破坏了水体原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